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遗产遗址

遗产遗址

非物质:民族记忆的背影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6月0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非物质文化在传播上的特点让它们成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如果说现有的古迹遗迹是国家和民族在演变过程中留下的固化足迹,那么非物质文化则是民族的内心思想。一个民族的延续靠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而非物质文化是其中最为隐秘和深层的部分,充分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品质。

众所周知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现存只有华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其他三个古文明已经没有实质的踪迹可循,也许数千年前的神庙和宫殿依旧还可见遗存,但文明已经陷落,那些“死”的建筑已无法恢复文明的鲜活和内涵。从世界各地古文明的兴衰来看,即便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可窥当年的盛况,但由于没有文字和史料的佐证,人们只能从一些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中寻找蛛丝马迹。可见,相比宏伟瑰丽的宫殿和陵墓,非物质文化虽然大都散落在民间,而且显得庸俗和司空见惯,但正是这些脱离了权力和征服的文化因子沉淀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

教育是有效保护的前提从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算起,200多年来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崛起和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变得十分的便利。原本隐藏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也在时代大潮中暴露在世人面前,这种靠身口相传的脆弱的文化形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败下阵来,因此最近的200多年来、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最剧烈的时代,而且也是多样性文明消亡最多严重的时代。许多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身份标签和感情认同,这也是直到今天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国家已经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此外,中国还有“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专家认为,这些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尤其是年轻一代,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出现了一道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题目,这被许多观察家认为是国家意志的表露,是国家在教育领域开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信号。

全国政协委员王仁杰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为传统文化走入课堂奔走呼告,他一直呼吁应该从儿童时期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他认为,传统文化进入教科书,让孩子们在心灵上有印象,这可能会产生长期的效果,也许一辈子都忘不了。青少年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意味着他们会成为非物质文化明天的支持者和保护者,正如一些教育学家所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在对下一代的教育,而不是急于去利用它们赚钱。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许多为孩子报暑期辅导班的家长,他们目前还是将对孩子的教育重点放在了应试科目上,或者是对孩子升学有利的其他课程上。记者了解到,就北京而言,英语辅导班连年爆满,钢琴课、舞蹈学校和其他特长班也受到学生和家长青睐。相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却是少之又少。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作为家长他也想让孩子多学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但现在这样的机会太少了,而且费用不菲;另外,学生的升学压力太大,他希望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学到这样的知识。

在变化中与时俱进无数事实证明,一种民间艺术的消亡,首先是市场的凋亡,艺术的传承没有了勃发的动力,一个失去生命力的事物迟早都会被历史所抛弃。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传承人的危机导致了非物质文化的危机,但实际上还是市场的原因,经济问题是否最根本的因素。

有关专家指出,现代生活的节奏已经让人们难以介绍千百年前形成的那种既定文化模式,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非物质文化如果不能以现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将很难受到青睐,因为他们可选择的面太广了,除了教育熏陶的方式,如在高考题中出现非物文化的内容,非物质文化本身也应该反思,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现代社会。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内涵,并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有利于传承的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但前提是要在实质上保护它。 事实上,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在市场上有着不同的命运,比如,福建的南音经过改变,融入新的音乐元素,受到了当地青年的喜爱。相反,湖北的皮影戏,却走到了消亡的边缘,记者曾经在当地农村观看过这种古老的艺术表演,观众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已经完全沉溺于流行文化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一些年之后,皮影戏必将失去观众。如果,我们的保护只是要将非物质文化完整地保留下来,而非将其介绍给民众和推向市场,那么,它们依旧摆脱不了消亡的命运。联合国给非物质文化下的定义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韩国人从中国人手中“抢”走了端午节,抛开民族感情不说,韩国人对端午节这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创新确实要好于中国人。如果保护非物质文化,只是要让它存在,就如封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那这样的保护就毫无意义。非物质文化要“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躺在博物馆里的非物质文化和仅掌控在某个人手里的非物质文化如何去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近年来见诸报端的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危机的报道中多数是在强调传承的困局,少有关注其创新和如何健康地推向市场,这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要与时俱进,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中,存在许多形式和内容上都难以与现代社会接轨的部分,如果传承者不能加入新的时代元素,恐怕是难以走远的,遑论肩负那样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

过度市场化是一种背叛既然非物质文化不是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那么它们必须要走向市场和群众见面。按照市场逻辑来说,一种商品失去了市场就失去了生命力,非物质文化失去了欣赏者,传承也就失去了动力。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如果仍然脱离市场,一味以道德标准来要求传承者“无私奉献”,那么现在已经很严重的传承危机可能还将频频上演。

客观地讲,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出现“人亡艺死”,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问题。在经济元素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缝隙中的现代中国,不和市场挂钩就难获得经济效益,就算得到国家的扶持,也非长久之计。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都是人,脱离了人,文化就没有了归依。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民众的重视,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发掘和保护本地的非物质文化,但是在这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中,许多地方政府的行为却暴露了严重的利益取向。最近几年在媒体上炒得很火爆的“名人故里之争”便是典型,争得“名份”的背后是大兴土木的伪文化建设,塑像越建越高、广场越建越大、开山劈石在所不惜;举办文化节、搞祭祀、劳民伤财乐此不疲,为的只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

记者了解到,一些富有地域和民族风情的歌舞被大众流行文化的形式所取代,变得徒有其名;有的手工艺术被机器批量生产,美其名曰是普及文化;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原本隐蔽的古老村落被过度开发,成了嘈杂的商品市场,原先的文化意味被浓浓的商业气息所取代,而更为可悲是,当地民众长久以来独特的风俗习惯逐渐被它们自己所遗忘,非物质文化中所包含的反叛和创新因子消失殆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应该遵循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市场原则,但这种市场化只能是适可而止,变与不变的尺度如何把握,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的课题。市场化的目的是推广和保护,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可能异化非物质文化的本质,导致民族“失忆”和国家蒙羞,那种竭泽而渔的疯狂行为是对民族文明的背叛。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