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遗产遗址

遗产遗址

古遗址——又说炎帝故里在会同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6月0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众多古地名印证炎帝故里

中国“连山”地名确实不止一处,但只有会同连山才可能是炎帝故里。根据古今地名资料,全国共有八处“连山”,除会同连山外,还有辽宁葫芦岛的连山、广东韶关的连山、云南富源的十八连山、四川广汉的连山、陕西南郑的连山、淅江奉化的连山和淅江萧山的连山。辽宁、云南、四川和淅江的五处“连山”和史学界认定的炎帝活动区域相距甚远,应与炎帝无缘。广东的连山大至在区域范围,且文字记载较早,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就有“连山郡”,但史料明确记载“连山郡”是由古“连州”演变而来,因此也可以排除。陕西的连山与炎帝“北方说”地域吻合,似乎很有“竟争力”,但陕西与炎帝代表的史前稻作文化不相匹配。关键的还有,我们研究“连山”是和炎帝的《连山易》连在一起的,而这七处“连山”都没有此类关联。 更有说服力的是,会同境内印证炎帝故里的古地名不只“连山”一个,而是多个。在上篇文章里,我们提到过连山乡境内有“火神坡”;“火神坡”亘古就有,百里闻名。“火神坡”意味着什么?《列子·汤问》说“楚之南,有炎人国”,炎帝有“火神”之称,会同又正好在“楚之南”。炎帝又有“太阳神”之称,与连山挨在一起的就是“太阳坪”。与连山相距不远的炮团乡还有个“天皇冲”,《会同县地名志》解释,是古时候这里来过皇帝。此外,“会同”这个县名也颇有来由——笔者考证,中国“会同”地名仅会同县一处。“会同”一词始见于 《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 会同有绎”。《伦语·先进篇》有“宗庙之事,如会同”、“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这里的“会同”作动词,是指国君会见诸侯,《周礼》有“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见”指单独接见,“殷见”为集体同见)。“宗庙”作国家、社稷解释,也指帝王居住的地方(按周制帝王可建七庙,诸侯可建五庙,炎帝的史前期没有限制)。会同境内的古庙遗址也很多,在连山周围与古庙有关的地名就有三十多处,如“老庙背”、“庙场坪”等。林城镇步云村西南观音阁内有一块“石碑岩”,高四米,宽二米,厚约半米,重数十吨,字大如杯,碑文记述的是明万历年间县主陈原道破除当地大规模敬祀神灵的事情。这样一个避静山区那时候香火如此盛行,无疑受到当地世代相传的炎帝易文化影响。会同旧志载,会同县原名三江县,“宋崇宁二年县治由东城迁会同”时更名,说明“会同”这个地名古已有之,推测“会同”地名的产生与炎帝故里有关。《伦语》中的“宗庙会同”大概就是起源于会同的。

会同王气重。连山东北面有座著名的金龙山,千百年来演绎着“真龙天子和真龙太子”的故事。金龙山顶有座“金(真)龙太子塔”,通体用青条石砌成,八角盔顶,高十二米,宽四米,门额为“德配乾符”,两则对联是“起国灵威昭胜地,封王帝泽耀山名”。太子塔始建于宋末元初,清乾隆五十四年重修,现为会同八景之一。

离金龙山不远,还有一个古地名,名之为“若水”,就是现在会同的若水镇;若水开发很早,史料记载,现在繁华的洪江就是宋代从若水搬迁过去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生二子,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取蜀山氏女,生高阳(即颛顼帝)”。司马迁的这段话是可信的,而且这个“若水”就是会同的若水(有人以为有“取蜀山氏之女”就认为是四川的若水是不对的,会同古时候也曾属蜀地)。屈原在《离骚》中说,他是“帝高阳之苗裔”,屈原是楚国人,祖籍今之常德,也证明昌意降居的是会同若水。《五帝本纪》还说到高阳帝“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耻”,说明他管理的范围达到会同、靖州以南的广西地区。黄帝打败炎帝集团后,派他的儿子来炎帝家乡作都诸侯,治理南方,是当时政治的需要。这正好佐证了炎帝故居在会同。这么多古地名相印证,该不是巧合吧!

连山发现“药王洞”

众多史书说,炎帝神农“偿百草”发明医药,中国第一部医药书《神农本草》据说就是根据炎帝神农口传所作;传说中的“药王”就是炎帝,这一观点已为史学界许多专家认可。我们在会同连山发现“药王洞”,算是找到了炎帝故里在会同的重要证据。 调查中,我们在连山大平村发现四个洞穴,我们由东至西分别将它们命名为一号洞、二号洞、三号洞和四号洞。当地人对四个洞穴有六个叫法:“仙人洞”、“先人洞”、“狮子洞”、“老虎洞”、“斜洞”、“连山洞”,并对洞穴与对号的洞名还有“错位”的争论。我们最后确认称一号洞为“狮子洞”(洞门处有崩塌巨石形似狮子),二号洞为“先人洞”或“仙人洞”(洞门处刻有“仙人洞”字样,“先”与“仙”同音),三号洞为“老虎洞”(所处之山形如卧虎),四号洞为“斜洞”,而“连山洞”是连山洞群的总称。找一些老人深入调查得知,“仙人洞”(先人洞)古老的叫法是“药王仙人洞”,传说是“药王仙人”诞生和成仙的地方,并说很久以前人们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都要到洞里来烧香敬祭。此洞内空宽约一百五十平方米,高约三米,洞岩质为灰白色夹砂石灰岩;内有一半人高柱石,顶面有人工磨制过的工作平台,宽如桌面;柱石四周原有较大活动空间,现洞顶塌方(已通顶,有亮光),占住了洞内大部分空间。洞门内一米处有一碾槽似石头加工的器皿,半埋土中,我们认为这或许是后人祭祀“药王”烧纸用的灰盆;洞内一孔道中还残存与祭祀有关的铁锈色的红朱砂。这些都与传说相印证。从老人的传说分析,“药王洞”中断香火已经很久,应与明万历年县主陈原道禁止祭祀鬼神有关,这也说明当地人对药王炎帝的信仰是极其久远的。 根据史前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和历史文化推断,我们认为连山洞群(从山体破坏情况分析原有洞穴应多于四个)是古人生活过的洞穴。第一,根据石灰岩地质成洞规律和岩表风化程度,这些洞穴形成在两百万年以上,洞内有多处人工改造过的痕迹。第二,洞群位于四面农田的一组小山包上,山体高约十五至二十米,山下有两个由地下水形成的天然水泽,便于古人设防驱赶野兽和取生活用水(据闻一多先生的《伏羲考》,南方古人是用凿空的瓜葫芦取水的);洞穴内空较大,一、二、四号洞洞外都有塌陷、破坏迹象,估计原始洞穴内空都在两百平方米以上,三号洞内空长达两百米(当地群众说此洞在解放战争时期住扎过一个加强连的部队),洞内地表干燥,是古人最理想的居住选择。第三,现存一、二号洞穴相距约三十米,二号洞与三号、三号洞与四号洞相距约两百米(均指直线距离),这个间距适宜“走婚制”——五千年前的炎帝还基本处于人类社会由以母系为主的走婚制向配偶婚姻的过渡时期。第四,从居住文明历史进程看,炎帝时代中国南方总体还处于穴居时期,淅江河姆渡发现五千年的榫卯结构的木干栏式住房是一个例外(那是因为低洼沼泽地特殊地理环境逼迫所致),在会同相邻县的靖州发现的四千多年前的斗篷坡古部落遗址,也还是半地窖似的住房。会同连山有优越的天然岩洞可利用,古人自当首选。

研究过程中有人提出质疑,炎帝作为一代始祖,不可能栖居如此简陋的洞穴。二十世纪人类社会进入高度文明时代,作为一国之君的毛泽东也有过“洞居”经历——延安窑洞。炎帝首先是一个药师、一个烧制陶器的火师、一个制“耒”的“发明家”,他是在因他的贡献使众多部落不断走向兴旺之后才被推崇为帝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世袭制度。 神话和传说是研究史前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它有别于考古,它只能反映历史的基本事实。如陕西平利县发现清代女娲庙石碑,史学家结合当地女娲传说的丰富性,认定女娲不是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人物,且认定其故里就在平利女娲庙址附近。我们发现“药王洞”也只想证明炎帝曾经是会同连山人,还住过岩洞,至于他住的是一号洞、二号洞、三号洞或者其他什么洞,从科学角度讲是很难准确的,只能确定个大体位置。

古遗址作证:会同史前并不落后

说一千,道一万,论证炎帝故里还要有相应的考古资料作依据。在上篇文章里我们用沅陵盘瓠洞遗址、洪江高庙遗址和靖州斗蓬坡遗址作了印证。其实会同境内的许多古遗址(见于《会同县志》和《会同县文化志》),也很能说明问题。 沙田遗址,位于会同黄茅团村东北,巫水右岸第三级阶地上,属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七百平方米,石器见于四纪综红色粘土层中,离地表深约两米,采集有砍砸器、削刮器等,原料为青灰色及黄红色砂岩砾石、石莫岩砾石。

坛子墙遗址,位于连山乡建设村西北、渠水右岸第二级台地上,属旧石器延续至新石器的遗址。裸露遗址面积八百平方米,发现有砍砸器、削刮器和磨制石棒等;石器发现于第四级红色亚粘土层中和地表,原料为石莫岩砾石。 渡头江遗址,位于林城镇大桥村西北、渠水左岸第一级阶地上,属新石器至商代遗址。面积约六百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三米,采集有斧、矛等石器,及夹砂红陶、夹砂黑陶残。伴随出土的还有动物骨骼、螺蚌壳和鹿角。

对江口遗址,位于岩头乡溪口村西南,属新石器至西周遗址。面积宽达一万多平方米,暴露物丰富,有灰坑。

在会同境内,考古工作者已发现这样的古遗址十一处之多,且大多分布在连山周围。这些大多是在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部门还没有对古遗址作深入发掘。从已掌握的资料看,会同连山一带五到十万年前就有先人繁衍,至五千年前炎帝时代已经是遍地炊烟,且这种繁荣连续到东周时期。五溪流域的“荒蛮”落后是从战国开始的。 包括会同在内的五溪流域为什么战国以后会走向衰落?笔者在《怀化,天生一个“战争窝”》一文中有过专门的论述。从公元前280年秦国欲吞并楚国、攻打黔中郡起,中原汉人开始南侵。由于五溪为“黔桂门户,全楚咽喉”,地处西南战略要冲,历次南北战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都成为焦点;历代统治者与苗、瑶、侗、土等土著民族难以调和的矛盾,更使这里烽烟迭起,战祸连年。根统计,从公元前280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 五溪怀化境内共发生战争七百八十三起,平均不足三年一起,一个地方在长达二千二百多年间里保持如此高的战争频率,恐怕世界上绝无仅有。“两千余年八百战”,让历史上无数众生成为冤鬼,这是造成五溪衰落的主要原因。《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武陵郡有人口十九万,推算其中的怀化境内每平方公里约五人,这个人口密度高于当时全国的平均数;此后人口大起大落,明万历年间每平方公里达到九人;但到明末清初怀化境内每平方公里反而下降到四人;据清光绪版《会同县志》载,到康熙元年会同县只有人口二千七百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一人,不及西汉的四分之一(现会同人口三十三万,每平方公里一百四十七人,现怀化地区每平方公里一百七十人)。

说五溪历史人文落后实在是一种误解。我们讲清楚其中的原因,只是想说明会同史前人文并不落后,炎帝诞生于此并不是“不可能”,而是在情理之中。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