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相声拜师规矩 是“师父”不是“师傅”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蒋慧明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相声的表演特征和喜剧元素尽管可以追溯到先秦,但真正形成并发展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云游客《江湖丛谈》中记述:“张三禄乃相声发始创艺之一,其后相声之派别分为三大派,一为朱派,二为阿派,三为沈派……”张三禄虽被尊为相声的创始人之一,不过他与朱绍文(即“穷不怕”)、阿彦涛、沈春和是否有直接的师承关系还有待确考。

根据文字记载及相声演员们的代代相传,从清代道光年间开始作艺的张三禄算起,迄今为止,相声演员的师承辈分已传至第九代。殷文硕、王决所著《相声行内轶闻》及王决、汪景寿、藤田香合著之《中国相声史》等书中,都附录了较为详细的“相声师承关系表”(第一代至第八代)。

相声界的拜师收徒有一套既定的严格程序和仪式,从中可管窥关乎民俗技艺、行会行规、宗法制度、伦理道德等诸多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声界这种师出有名的门户制度,虽屡遭诟病,但若摒弃其封建落后的负面作用以及部分人的攀比心理等个人因素,对于保证演员的素质和节目的质量而言,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最典型的莫过于相声从业者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恪守,体现了民间艺人朴素的思想感情,和对尊师重教之传统道德观的遵从。

相声演员正式叩拜的业务老师,称为“师父”,而不是“师傅”。之所以是父亲的“父”,而不是一般对有技艺的人的普遍尊称——师傅,在于过去拜师仪式上要立“门生贴”(即写字据):“师道大矣哉,入门受业投一技所能,乃系温饱养家之策,历代相传,礼节隆重。今有×××(师赐艺名××)情愿拜于×××门下,受业学演相声,三年期满,谢师效力一年。课艺期间,收入归师,吃穿由师供给。自后虽分师徒,谊同父子。对于师门,当知恭敬。身受训诲,没齿难忘。情出本心,绝无反悔。空口无凭,谨具此字,以昭郑重……”(见《相声行内轶闻》)。

艺谚云:“说书唱曲,平地抠饼”,形象地道出了旧社会艺人卖艺谋生的艰辛。尤其“撂地”演出时经常遇到“下雨减半,刮风全无”的恶劣自然环境,围观人群的流动性,加上地痞恶霸人为因素的困扰,相声艺人为了养家糊口讨生活,着实不易。而同行间的业务竞争促使他们自发地提高技艺,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拿手绝活。所以艺人间有“艺不轻传”或“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口春”的说法,反映了过去行艺的艰难和狭隘。

徒弟拜师之初,尚无登台表演的可能,而是吃住在师父家中,协助师娘做些家务,兼习技艺,出师以后才能正式登台。如今,这些规矩早已打破,但尊师重教的理念传了下来,如“为人须重德,受艺不忘师”,这种亲如家人的师徒关系,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授业与学习。

相声界还有按“字”排名的习俗,据说,第四代至第八代相声演员是按照“德、寿、立、仁、义”这五个字排名的。事实上,也并没有完全严格遵循,有的仍用本名,有的自选别的字排名,也有的因某位演员(如常宝堃,艺名“小蘑菇”,牺牲于朝鲜战场)的社会影响,而按该字排名,不一而足。像第七代演员应排“仁”字,实际却以“文”字排名者最多且影响甚广。

这其中还有一则小故事。著名相声演员苏文茂1943年在天津拜师,前辈艺人谢芮芝老先生给他起名“苏伯光”,转年到北京演出时,张寿臣先生又给他起名“苏仲仁”。为了统一,也是不想违背两位前辈的意愿,只好仍用本名。苏文茂解释说:“我从小是由寡母一手拉扯大的,如今我四处演出,海报上贴出‘苏文茂’三个字,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中老母只要听人说起,便会放心许多。若用别名,只怕老母不知道是我,会心生挂念。”感念于他的一番拳拳孝心,谢、张二位前辈遂慨然应允。此后,第七代演员很多都以“文”字排名,当然,这与苏文茂久负盛名有关,但恐怕也与他善良仁厚的品行不无关系。足见“德为艺本”的老话绝非空泛之谈。

每一代演员中都有几位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不仅演技精湛,且品性纯良,作艺做人皆为楷模,为同辈及后人所效仿。他们对于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许,相声将是为数不多的保存民间艺术传承方式的行业之一,“师父”——一声既亲切又满含敬意的称呼,实在蕴含了太多值得琢磨和体悟的内容。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