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谈拜师-我看中国的传统师承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玛雅咖啡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看到阿城写木心的一段,谈到拜师的礼仪,他说丹青是拜了师徒礼的,就想说说师徒关系。丹青与木心,那是当代的钟子期与俞伯牙。

遇见今生第一个老师,是在我第一个本命年,可惜跟他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只有半年多。第二个本命年,遇见第二个我可以称为老师的人, 时间也很短, 也是半年左右。 来美国之后,有越来越多可以称为老师的人,我的几位舞蹈老师、瑜伽老师,不仅是可爱的老师更是朋友。2012年,我在美国到处走,寻找一个特别的老师,想安心固定下来跟随。可惜,固定跟随一个老师,有系统地学种学问的路子对我大概是不合适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老师,可惜他根本对我不上心,他更喜欢名利场,我与他自然也无缘无分。那次旅行结束我很失落,就在俄勒冈州的红杉树林里待了一个星期。那个星期,我遇见了这几年我最好的老师——老红杉树,古老巨大的红杉树让我睁眼看大自然的秘密,在近5000年的老树下,我顶礼膜拜。

真正的师徒情谊,是soul mate(知己)的关系,灵性相通,心心相印。中国的师徒故事很多,却没有一个感动我的,那个“圯桥三进履”的故事读来让我很不舒服。起初还觉得是那么回事儿,后来越想越不对劲。故事说有个老头儿看上张良,认为他是人才,但要考验考察这个徒弟的心,所以故意扔了三次鞋,让张良捡上来,张良好脾气,见他是个老者,耐心给他捡了鞋。具体故事细节我不讲了,不知道的可以自己去看百科。

这个故事到底在说什么?说的其实是权威嘛,老师“整”“考”学生的传统经典,难怪“五四”以来,造反是罢课的近义词。老师要考察弟子,这没错,当然要谨慎,老师要审核挑选,因材施教。但弟子同样也要考验老师吧?师徒关系是双向选择。你要当我的弟子,请我传授给你大学问真学问,你得给我老老实实地,首先第一步要用威严、强力驯服你把你吓倒,用“老”来让你服帖。这是正常的关系吗?在中国许多传统艺术的传承上,依然走着这样一条无法与时俱进的老路,老压新,新成老,新老又压新,而不是激发新人突破创新。新一代的科技艺术人才怎么能“胜于蓝”呢?

我们再来看看施洗约翰是怎样对待徒弟耶稣的,耶稣又是怎样恭敬对待他的门徒的。施洗约翰给众人洗澡,并预言接受他洗礼的人要比他自己重要千百倍。

他是耶稣的表兄,却“没大没小”地给晚辈洗脚,耶稣也给众人洗脚。这是什么姿态? 这是什么样的心?老师多么谦卑!这是多么动人感人的一副画面!一个是故意扔鞋刁难学生,一个是谦卑恭敬地给学生洗脚,甘为弟子的陪衬,大家自己用心去比较,哪个是正向正常的师徒关系。

这样的老师,用得着去鞭打训诫、威慑徒弟吗?徒弟怎么会不诚心不耐心听他讲话呢?师徒关系不正常,徒子徒孙才是一代不如一代。

尊师重教、师道尊严里的尊,这个尊该怎么尊,我们要重新思考。互相尊重有礼才叫尊,强力强迫的尊是真心尊吗?老师难道没有从学生那里学到东西?我们这个时代,是人人平等的时代,智慧、技能、创意都是在交流中互相促进。教育家Paolo Freire 说过:好的老师是一个塑造学生的艺术家。他不是按照自己的模子来打造,而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发现他自己。他还说:“如果在一堂课上,老师没有被改变,那这就不是一堂好课。”人类历史上的大师们都是对学生后代十分谦卑的人。谦卑的心态才让他们始终有颗童子之心、赤子之心,对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心,一直不停地往前探索。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什么话?直到今天,这样的昏话还在毒害我们下一代人。当我的老师难道还要我承认有你的DNA?天理都说不过去吧!维基百科是我的老师,youtube上那么多课程,如果跟维基学习一天, youtube就是我的父亲了?连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么多人都要当我老爸? 那怎么行。传统的师承里,太多这样的例子了。鸟兽虫鱼、清泉流水,大自然难道不是老师?要拜的话,机器人也可以是老师,阿尔法狗刚刚打败了围棋高手,他的棋法不值得学?勤奋、谦虚地学习当然要,跟谁学?跟所有的人学,博采众长,超过前人,这才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最好的“尊”。“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说到拜师的礼节,我是个很喜欢礼仪的人,尤其喜欢一些今人不屑的古礼,但中国传统的拜师礼,糟粕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前几年,我遇见一位90多岁的老隐士,想收我为“关门弟子”,也要求我跟他搞这些礼节,要宴请众人,登报告示,等等。 传统国学,都是选男性作“关门弟子”,选女性当关门弟子,他已经很革命很超前了。但长谈之后,我觉得我们分歧太大太多,尤其对《易经》的历史跟解释,与现代心理学的接轨,对孔子的思想分析,基本点上就分歧。我说,我会跟你学习我想学的,但关门弟子还是另觅高徒吧,有问题我一定登门请教,但要求我只学习你的门路,我办不到,况且我不想走学术一路,我要找到自己的路子。他变了脸色。

回到刚才的那个圯下老人的故事,老头儿怕的是什么?怕学生忘恩负义学了本事来造反?为什么要用这样严厉的试探来考验学生?我们先来读几段历史,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是残酷的统治系统出了问题,这一套系统从根上就是有问题的。追溯起来,要追到周文王那里去的。而西方文明的根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直到亚里士多德,从苏格拉底这颗树上,自由地向上发展,茂盛结果,新人挑战前人,一代胜过一代。时代进步至今,吸纳知识、获得传授有很多路径,现在最要学习的是向自己学习,自己到底知道些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自省自查筛选信息,认识自己,否则要在信息知识丛林里迷路。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