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老北京为何爱劝酒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劝酒,是传统餐饮文化中的陋习,曾制造过许多误会与麻烦。

劝酒,本源于敬酒,古代中国缺乏公共生活,社交以聚餐和看戏为主。清末来中国的传教士惊讶地发现,每个村都会定期聚饮,且各司其职,组织完密。一位神父因购地纠纷,不得不向村民赔偿一笔钱,他想购买农具、文具折抵,但村民认为,那样分配难以公平,不如聚餐,这才最公平。神父勉强同意后,表示愿意出面组织,可乡民谁家出碗,谁家出凳子,菜品分配等,瞬间就已商量好。

古人喜敬酒,因为酒的度数比较低,唐代酒一般只有0.5度,是汉代的3倍,故宋代人说:汉代之酒,略具酒味而已。唐代以前,中国基本采取分餐制,敬酒有条不紊,不显吵闹。随着佛教传入,印度桌椅等渐次在中原普及,中餐走向聚餐制,虽然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却也带来噪音过大的问题。

传统餐饮既然负担着社交功能,所以时间往往延宕,唐代一宴经常是从午至昏,长达八九个小时,清代河工宴更长达三天,还要聘请剧组唱戏,往往人去楼空,台上仍然哼唱不已。清代学者恽毓鼎在《澄斋日记》中记载,他常常一天赶几个席,一月之中,无席之日不过一周,他当时是个闲散官,吃了别人要回请,可他收入低,哪里请得起呢?只好负债撑面子,这几乎是清代的通例。一顿饭要吃如此长的时间,话题自然会渐渐枯竭,必须创造出许多游戏方式,劝酒因而勃兴。

老北京劝酒名堂甚多,分文敬、武敬、罚敬等,有行酒令的,有抽酒筹的,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说辞,蔚为大观。

西风东渐后,刚到中国的西方人对劝酒深恶痛绝,欧洲在文艺复兴前也是聚餐制,但以后将分餐制看成是文明的体现,所以对中餐评价很低,遇到劝酒时,甚至会愤然离席。

明代利玛窦来中国时,曾对米酒大加赞赏,认为比西方最好的葡萄酒更美味,马戛尔尼访华时,乾隆也赐给米酒,其中加了中药与香料,马戛尔尼赞为世界上最美味的酒。可米酒成本高,国人更多饮用白酒,欧洲人普遍感到难以接受。

马戛尔尼本人带有偏见,看到船上死掉的猪扔进河中,普通中国百姓群起打捞,并争抢起来,他在日记中感慨中餐不讲卫生。其实,马戛尔尼使团得到了超规格的招待,为让他们能喝到鲜奶,还给船上送了两头奶牛。然而,充满失败感的马戛尔尼还是在日记中不断发泄,他的观点产生了深远影响,中餐在相当时期被污名化,直到“二战”时才有所改变。

今天,法国人敬酒时也互相碰杯,并互道“干”,这是受中国劝酒文化的影响,不过,劝酒确实有不文明的一面,逐渐消退,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