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赣文化

赣文化

赣南采茶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赣南采茶红是江西南部地区的民间不戏,它源于当地浪行的采茶歌和采茶灯,这个剧种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

采茶歌是古代我国江南茶区群众自娱的一种民歌小调,最早唱单曲,产被古代戏曲所吸收,如元曲中的"采茶歌"曲牌,即是一例。

赣南民间采茶歌流行甚广,其演唱形式比较简单,先是一人干唱,没有伴奏,后来组民了"十二月采茶歌",采用以竹击节,一唱众和的联唱形式。

这种"十二月采茶歌",在明万年间,已间进入了豪绅官吏的"大雅之堂",如石城县崖熊氏六修宗谱《熊甫先生传》中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鸣鸣然,撼户牖?quot;(注:"插身采茶歌"即十二月采茶歌),由此可见,"采茶歌"已是雅俗共赏的一种娱乐形式。

明末,"十二月采茶歌"联唱在当地民间灯彩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它在原有基础上加入纸扎茶篮、扇子、手帕和舞蹈动作,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据有关专家考证,此种采茶灯见面礼诸于文字记载,最早是明末诸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次则是清康熙时吴震方的《岭南杂记》。二者所言,大致相同,在正月灯节所演的采茶,都是由姣童扮演采茶女(八人或十二人)手提花蓝,边歌边舞,另有男队首一至二人,作为指挥,穿插其间,所唱曲词均为"十二月采茶歌"。这种形式的采茶灯,除赣、奥两省外,在江南的其他一些省份,(如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省)也都非常盛行,这些省的史料中,均有记载,其中较早的如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贵州巡抚田霞所辑《黔书》中的《看灯词》:"城南城北栖老鸦,细腰社鼓砂停挝,踏歌角蛮村戏,椎髻花铃唱采茶。"又如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广西西林知县王维淮的《公余偶吟》,其诗云:"秧歌小队竞招邀,高髻云鬓学舞腰,十二花篮簇簇,采茶声中又元宵。"此外,还有诸多文字记载,兹不一一述。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赣两省的采茶灯,交往频繁,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赣南菘灯双得到了新发展:"原来十二人采茶女,两个男队首的采茶灯,缩减为二女一男(女的叫大发姐、二姐,男的叫茶童),并将原来一唱众和的"十二月采茶歌"改为姐妹对唱,茶童穿插其间,这个节目名为《姐妹摘茶》,它是一个具有简单情节和人物的歌舞小戏其内容表现姐妹二个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歌边舞,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随后又有人编了一个表现三个小孩子(大姐、二姐、三郎子)用条板凳仿作龙灯戏耍的小戏,叫《板凳龙》。至此,两旦一丑?quot;三脚戏"从采茶灯的母胎中脱颖而出。

赣南采茶戏就是在《姐妹摘茶》和《板凳龙》这两个"两旦一丑"的早期剧目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不过,一个是用采茶灯的形式来表现茶农的劳动生活,而另一个则是用龙灯形式来表现农家儿童的欢乐嬉戏。由此,后来一路发展成为"灯戏",另一路则脱离灯彩形式而衍为"采茶戏"灯戏始终保持着《姐妹摘茶》这种茶篮灯的艺术形式,灾路戏剧目不多,但很有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姐妹摘茶》、《大堂花鼓》、《五子等姐姐》、《九龙宝杯》、《九龙山摘茶》等等。其中《九龙山摘茶》是一出比较完整的整本大戏,又叫《大摘茶》,它是在《小摘茶》(即姐妹摘茶)和《九龙茶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个两旦一丑的歌舞小戏,后来增加了两个茶女,一个茶娘,并加入了梳妆、挑帘、发灯、出门、上山、摘茶、摆字(?quot;天下太平"四个字)等情节,音乐上也吸收了一些民间牌和海外侨胞打乐器,更为《九龙茶灯》。到清代嘉庆末年(1815),这出戏传到赣县以后,经王母渡下邦村李斌(外号叫"子师傅")口头传授,由当地副榜举人李汤凭加工改编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它在原来单纯反映茶家劳动过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茶商朝奉告别妻子前往九龙山收购春茶途中落店、闹五更、上,山看茶、尝茶议价,送茶下山,搭般回程、接风团园等情节,剧中人物由原有六人(四人茶女、一个茶童、一个茶娘)增添了朝奉、朝奉妻、丫环、店嫂、艄婆子、仙女等角色,行当更齐全了,音乐上除大量吸收民间灯彩曲牌和吹打音乐外,还吸取收了一些东河戏的高腔,西皮,二凡和石牌调等等,剧名更为《九龙山摘茶》,以叫《大摘茶》。全剧共分十三场,四十多折,大部份曲牌采用唢呐加民间锣鼓伴奏,气氛热烈,保持了浓郁的赣南民间灯戏艺术的风格色彩,其班社规模较大,称?quot;灯班"。

采茶戏双叫"杂套戏"、"三脚戏",它是在《姐妹摘茶》和《板凳龙》的基础上,淅离灯彩形式而与其他民间艺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剧目内容不单是的反映茶家生活,题材远比灯戏广泛,它拥有大批两旦一丑和一旦一丑的生活小戏,其中有些小戏充实情节和唱白后,发展成为整本大以,如《四姐反情》、《卖杂货》、大劝夫》、《上广东》、《大哨表哥》、《大哨同年》等等,这些剧目的最大特点是人物少,有两旦一丑即可演出其音乐大部份是民间小调,?quot;勾筒"的正反弦和弹拔乐器随腔传伴奏,过门加锣鼓,少用唢呐,共班社规模简小,有"三脚成班,两小当家",两个当家"和"七紧八松九偷闲"之说。人称"三脚班"。

"灯戏"和"条、采茶戏"同这一缰滞匆炝鞯牧酱笞槌刹糠郑吵聘幽喜刹柘罚杏纬捎诿髂┣宄酢W郧≈恋拦饽歉幽喜刹璧拇笮送币彩谴蠼逼诎皇逼谟泄匚淖旨窃仄亩啵缜∧昙涑挛娜鸬摹赌习仓裰Υ省吩兀?quot;淫哇小唱数营前,妆点风流养少年,长日演来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再如间县小坌圩兴隆寺门口所立的两块"禁碑中记载:第一块上刻"禁搬唱采茶,扰乱地坊。另一块碑文刻"禁村坊圩市居民铺户许容留面生歹人窝囤私宰赌博以及包唱采茶遗害村庄。"这两条碑文,前者立于乾隆四十七年,后者立于乾隆五十二年,两块禁碑至今均完好无损。此外,《信丰县志》亦有"严禁采茶、大戏"之碑记载?quot;禁碑在小江圩的真君庙,立于乾隆年间,此外,在北的《阳山县志》和《南雄州志》以及东兴宁县的出土文物"禁碑"中亦有"乾隆年间三脚班大兴"和乾隆年间,知州下令禁演采茶淫戏"之记载。由于打茶对的蓬勃兴起,官府衙门、地方豪绅视为洪水猛兽,到处张巾告示,立碑严禁,至此,灯戏班社因规模较大等原因,逐淅衰落下来,至清朝中叶,已在职业班社中失传,只是在赣县、安远、于都、信丰、南康等少数几个县的偏僻地区,由民艺人组成的"自乐班"保存下来,而且多是在元宵灯节演出,而三脚班则因其规模简小灵活机支等有利条件,得以在禁区中生衍,并得到迅速发展。

赣南采茶戏诞生后,除在本省广为流传外,还分数支先后向闽、湘、桂等省流动,其路线:一、自赣传入闽西后,分为两支:一支沿夷山流传赣东、赣中和赣北;另一支"流行以漳州一带,并传至台湾,成为歌仔戏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见《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二、自贡水流进入赣江上游的万安,遂川一带,然后沿罗霄山脉向赣西及湘中流动,三、经粤东、粤北传入湘南及桂南。

上述诸省,有仅过去有职业性的三脚班,现在也仍有专业或业余的采茶剧团。其传入时间,大多是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975),其中尤以传入闽、粤两省为早。据《中国戏曲志福建省卷》有关条日记载:赣南采茶戏的入闽进间"约在清康乾年间,""主要流行感动长汀、连城、政和、永安、宁化、清流、将乐、大田、建阳、建瓯、松溪、建宁、泰宁、邵武、光泽及漳州、台湾等地。

赣南采茶戏传入粤东粤北的具体年代,从兴宁县的出土文物"禁碑"中的条文"禁演采茶淫戏"(禁碑系乾隆年间立)及《阳山县志》"乾隆年间三脚班大兴"的载,可以断定在之前赣南采茶即已传入粤东及粤北,而且是"大兴"时期,据有关资料记载,粤北地区在三脚班兴盛时,其班社曾达三十个之多,相传至今,地、县两级仍有十余个专业性采茶剧团。

赣南采茶戏传入桂南的时间是在乾隆中叶,广西《容县志》(乾隆三十三年修)记载?quot;由元旦迄下弦止,各乡竟为狮、采茶、鱼龙诸戏……诸戏尤以采茶为陋,俗法用乔装男一女二,更唱迭和,从正月至腊月,逐月皆有茶歌,"据桂南戏研部门查证,这种"男一女二"(一丑两旦)的桂南采茶戏,系由粤北传入,实为赣南的三脚班。建国后,桂南采茶剧团及博白县文化局戏工室曾多次来赣调查研究,拜师学艺至今两地仍保持密切联系。

赣、湘两省戏曲艺术的传播,×是一条重要渠道,据《湖南通志》记载:"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和朱元璋重科湖南许多县的田赋的影响,造成湖南大批人口的死亡和逃散,于是采取了'扯江西,填湖南'的×措施,在当时,江西人大量移居湖南,从现在湖南人的族谱考察,祖籍是江西的,为数众多传到今日,传至今日,多为二十一代至二十五代。"赣南采茶以在湘南一带的活动,清嘉庆二年(1797)《祁阳县志》卷五"风俗"条有则主载:"城市自初十起至十五日,每夜张灯大门,有鱼龙狻猊采茶诸戏,金鼓爆竹喧阗,午夜有禁。经查对,湘南采茶戏和赣南采茶戏有三十余个传统剧目基本相同,其专用腔曲牌也是大同不异,可见两者之间有着极为亲近的血缘关系,此外,赣南采茶戏在长沙各处,亦为风靡一时,据清道光十九年(1840)萍乡下埠人黄启衔所著《近事录真》中记载:"采茶戏,亦名三角班,相传来自粤东,二旦一小花面,所唱皆俚语淫词,近日吾袁州及长沙各处,此风尤炽,乡村彻夜搬演。"经查证,粤东的三脚班,演的均为赣南采茶戏。"从此业者,多属赣南客族中的放荡少年。"(见罗香林《粤东之风》)。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一百多个,有些已些散失,迄今为止,保存下来有目可查的,仅有八十二出。这些剧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灯戏(或叫灯腔戏、灯子戏);另一类属采茶戏(或叫杂套戏、三脚戏)。这两类剧目,有其各自不同特点:灯戏主要是在元宵灯节演出,它要进入祠堂、大厅,故其剧目内容、语言文字,一般较为文雅,它有文人加工的因定脚本,不能随心所欲。而采茶戏却不同,它是职业性三脚步班的上演剧目,活动地点多在乡村、圩镇、庙台、赌场,故其剧目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也更为丰富。它拥有大批反映乡村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剧目。这些剧目的主要特点是人物少,事件集中,其多数剧目(包括整本大戏)有两旦一丑即可演出。它没有固定的文字脚本,也没有严谨的台词和唱词,多属条纲戏,演没可以在台上自由发挥、随心的欲,伸缩性很大。它是赣南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幽默诙谐,轻松活尖锐的喜剧风格。

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方面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程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于小丑、小旦两个行当。

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一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

正丑:主要扮的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年汉子,其性格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机智勇敢。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活少轻松,其高矮步法有机结合,节奏明快。

反丑:多是扮演一些烟鬼赌棍、地痞流氓,浪荡公子等反面人物。其表演动作多是摹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quot;、"懒猫抓痒"、"乌龟爬沙"、"黄狗射尿"、"画眉跳架"、"鸡公啄米"、"狐狸过岽"、"狮子滚球"等等。

脸谱抹白鼻子,形如青蛙、蜻蜓、蝴蝶之类。语言生动,幽默、诙谐;台步及扇子花与"正丑"略有不同。

小旦:主要扮一些勤劳纯朴,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其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主要身段有:扇花、灯花、伞花、梳妆、挑帘、绣花,打鞋底、采茶、做茶、上楼下楼、开门关门、床前驱蚊、倒茶端凳、过桥涉水、上山下山、摆字解谜、调情挑逗……等等。小旦还有一些优美的身段组合,如翻身组合、手法组俣、指法组合等等,千姿百态,名目繁多。

赣南采茶戏音乐主要是以单曲牌反复或多曲牌联结为主的曲牌体音乐,灯戏剧目在(如《九龙山摘菘》)也有少数板腔休音乐(西皮、二凡),两种合计约有三百首。在之众多的曲调中,戏曲音乐工作者根据其曲牌来源、旋法、调式、功能及伴奏乐等方面的区别,综合分为灯腔、综合分为灯腔、茶腔、路腔、杂调四大类,俗称"三腔一调"。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大致可分为河东、河西两大流派。河东派唱腔特点,抒情雅致,略带说唱性,旋律幅度较小;河西派唱腔特点,开朗激越,节奏明快,旋律幅度较大,老艺人有各自鲜明的演唱风格,广大观众入耳能辨。建国前后的著名演员和乐师,河东派有刘日凤、锺秀英、李圣英(旦),朱光明、衷土生,张佐祥(丑)等;著名乐师有卢保仔黄发生等。河西派著名演员有邝功海、谢德胜、丁少年(丑)廖三崽、李九姣、徐荣秀(旦)等;著名乐师有郭启生、锺定权等。

赣南采菘戏音乐伴奏,有两传统的组俣形式,1灯戏(灯腔戏),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一般使用两支:一支大唢呐(俗称呐叭),一支小唢呐(又叫马蹄子)。两支唢呐有时交替使用,有时合奏轮奏,丝弦乐器只起陪衬作用。打击乐器使用赣南民间锣鼓,有梆子、皮鼓、大锣、工锣、饶钹等。这种伴奏形式,是从赣南民间灯彩节目(如马灯、茶篮灯、大堂花鼓等)没袭下来的,历史悠久。2、采茶戏(杂套戏) "勾筒"(属胡琴类)为主奏乐器,通常也是使用两指导,一把正弦(定弦2-6),一把反弦(1-5)。唢呐只是偶而用之,竹笛和弱拔乐器,在有条件时,亦可加入,打击乐器与灯戏相同。

采茶戏(杂套戏)采用弦乐伴奏,是从"三脚班"诞生后开始的。据清乾隆年间南城吴照《听雨斋诗集》在"嘈杂弦声唱采茶,市儿先已语言哗;满堂蹬乱氍毹月,一夕春归少府家。和《长宁县志灯戏竹枝词》所载:"琵琶斜拔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何必踏歌怜媚子,广南新按采茶腔。两首诗词中可以得到证实。它既有翔实的年代可考,又有具体的伴奏乐器,这个记载是准确无疑的。

赣南采茶戏从其"出世",到全国解放,中间经历了将近在三百年的漫长岁月。在旧社会,由于遭到官府的长期查禁和地方豪绅的种种摧残,许多班社自生自灭,艺人流离失所,几兴几衰,发展非常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采茶戏犹如枯林逢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一九五O年春,赣县的"洪玉堂"和信丰的"合兴堂"两个幸存下来的班社,分别由农村进入城市,先后在赣州城内的"大众"、"和平"两个戏院演出,很快打开了局面,占领了城市舞台阵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爱戴。从此,赣南采茶戏在党的阳光照耀下,生机昂然地跨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

这个剧种建国后从两个奄奄一息的"三脚班",十余名幸存的职业艺人,发展到全区拥有十六个专业性采茶剧团和数百个分布在广大工矿农村的业余采茶剧团,数以万计的庞大队伍(其中专业队伍八百余人),其间只经历了十七年的时间,这一迅猛的发展速度,是赣南采茶戏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可是从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严重的灾难,赣南采茶戏也被推到了濒于灭绝的边缘,十年内乱,林彪、"四人帮"倒行施,全盘否定十七年,造成了戏曲舞台上百花凋零,万马齐暗的萧条景象。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赣南采茶戏又获新生。地、县两级十六个采茶剧团先后恢复建制,已被下放劳动的演职人员也陆续调回剧团。他们在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反革命罪行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解决和纠正"文化大革命"在所造成的严得损失,特别是通过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剧目政策和连续几年的会(调)演,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戏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在短短的四年中,这株遭受到凄风苦雨严重摧残的古老山茶,又爆发出满树新枝叶,结出其不意累累硕果,如地区采茶剧团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茶童哥》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面戏曲艺术片(影处更名《茶童戏主》);大型革命历史剧《莲妹子》由江西省手成电视剧;南康采茶剧创作演出的《风雨妹花》,获省会演多项奖,后由张刚、吕玉文文坛改改成电影文学剧要,更名为《女大当婚》,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故事片;大余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十带货》,参加全国农民艺术会演,获得好评与奖励。此外,地、县两级的采茶剧团三中全会至一九八二年,还创作演出了许多新剧目,诸如《茶女心》、荷花池畔》(地采);《借来的爱情》(赣县);《丹凤行》(于都);《咫嫂劝夫》(龙南);《法官的心》(瑞金);《杨嫂》(南康);《风雪迷漫处》(会昌);《孤儿泪》(寻乌);《木箱计》(安远)等等。这些剧目,大部分在省、地会演中获奖,有些则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或在中央和省广播电台播放,具有较高水平。

一九七七年四月,江西省文艺学校又在赣州地区开设赣南采茶班,一批批采茶新苗,正在破土生长。

当前,赣南采茶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正没着三中全会指引的航向,为实现"四化"宏伟大业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