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蒙古茶食香草原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从西周算起,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茶文化史。西湖的龙井、云南的毛尖、江浙的茉莉花等久享盛名,香飘万里,令人品之不厌,饮之叫绝。然而,如果你有机会到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做客,草原牧民风味独特的饮茶习俗,定然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特别喜欢喝砖茶,视砖茶为饮食之上品,一日三餐都不能没有茶。如有客人到家,主人首先就会以醇香的茶食招待;去亲戚朋友家中做客或参加喜庆活动,馈赠一块或几块砖茶给你,可算是上等礼品。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时代,内地一些商人曾以砖茶代替货币易去各种物产,如此通行竟达百年之久。有时,砖茶价值急剧提高,一些商人到偏远地区以一块砖茶换一只羊、一头牛的事屡见不鲜。

      内蒙古草原的城乡居民最喜欢饮用的是湖北所产带有“川”字的砖茶,奇香悠悠,令人爱不释手。砖茶,被人们称之为“灵丹仙草”。中医介绍:茶叶含有丹宁、氨基酸、精油、咖啡因和维生素C、D、B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强心、利尿、健脾、造血、造骨、提神醒脑及强化血管壁等药用功能,还有溶解脂肪、促进消化等作用。喝剩的废茶叶也大有用处:浇花,花鲜叶茂;晒干装枕头,清凉解暑;隔夜的茶水用来漱口,除臭消炎;擦家具,光亮异常。

     蒙古茶食香自何处?贵在熬法得当。蒙古人熬茶讲究方法。熬红茶最好用铜壶或铜锅(每隔一两天洗一次),内装纯净水,放入适量的碎茶叶,加入适量的碘盐,然后加盖。待茶水煮沸后,揭开壶盖,用铜勺轻轻扬沸二三分钟即可饮用。这样熬成的红茶,茶水味醇、色正,饮之鲜香爽口,滋味隽永。维生素不受破坏,有很强的消化作用。喝茶最好趁热喝,才能喝得香美,喝得舒服。如果喝温茶或凉茶,不仅香味不足,甚至还会腹胀。喝茶的作用不尽相同,茶水的浓淡因人而宜。饭前喝增食欲,饭后喝利消化,疲劳时解困乏,休闲时消闲解闷,天热时喝去暑,天寒时喝增温,众人喝友好,一人喝过瘾。茶有好几种,风味各异。在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牛、羊鲜奶,就变成了奶茶。奶茶有浓郁的奶香味,可口绵甜。在配制好的奶茶里,放入适量酥油、红糖就变成了酥油茶。这种茶馥郁浓烈,嗅之醉人,令你口齿留香。将青稞面或麦面用油炒熟,再把事先熬好的红茶澄清后倒入面食里,搅动后成为比奶茶略稠的茶食叫作面茶。这种茶既可当茶饮又可当饭食,是牧民冬季食用的茶食。这些种类繁多的茶独具风味,细细品尝起来,是一种特殊的享受。来到牧民家里喝茶,既要大方实在,又要饮法得当。这样才能品出味道。先将适量的炒米放入茶盅里,再放少许奶酪后倒入奶茶,一边拉话,一边慢慢喝。等到第二盅茶喝完,在浸泡过的炒米中放一点酥油、白糖,再放一些干炒米,拌匀,尝一尝,香、甜、酥、脆,满口生津,回味无穷,顿时体会到草原牧民生活的甜蜜。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