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泾惠渠穿越历史尘埃的“恩惠渠”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泾惠渠的前身是郑国渠,从秦朝开始就非常有名,并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战功,是与都江堰、灵渠齐名的中国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民国水利专家李仪祉重修后改名为泾惠渠。

战国后期,诸侯混战,秦国为完成统一霸业,将矛头指向邻近的韩国。历史关头,一场奇战发生了。这场奇战就是修建郑国渠。为了削弱秦国的强大实力,公元前237年,韩桓惠公特派韩国水工郑国赴秦兴修水利,企图利用浩大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达到“疲秦”目的。不料事与愿违,当时的秦王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令郑国在秦国修建郑国渠。在郑国的亲自指挥和参与下,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在关中大地上蜿蜒盘旋,它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把渠修建在渭北平原三级阶梯的最高线上,巧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可谓巧夺天工。它用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灌溉田地,淤田压碱,变沼泽盐碱之地为肥美良田,灌溉着今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渭南、蒲城、大荔等县(区)的280多万亩土地,使关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成为天下粮仓。郑国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其由此走向强盛,加速统一六国步伐。

两千多年后的1928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饿殍遍野。经历2000年风雨的郑国渠已经破废不堪。引泾灌溉,急若燃眉。1930年,出身农家的杨虎城出任陕西省主席。他深知水是农业的命脉,所以主政伊始便非常重视兴办水利。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杨虎城提出兴修水利,力邀全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回陕担任建设厅长,后任水利局长,在郑国渠遗址上规划修建泾惠渠,并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及渭北水利工程处。工程建设资金需150万元,为了确保工程早日开工,杨虎城拨出专款,并与华洋义赈救灾会等合作筹集资金。1930年12月7日,泾惠渠工程动工。杨虎城说,必要时可以投入一个师的兵力协助建设。

泾惠渠以泾水为水源,通过开山凿洞修坝,引泾水进行灌溉。主要工程有三:一是在泾阳县张家山建混凝土滚水坝一座,将一部分泾水拦入引水渠。二是凿引水渠11230米。三是在灌区修建灌溉渠道。

经过15个月的奋战,1932年6月,工程竣工,郑国古渠得到恢复。如此短的时间建成如此宏大的工程,这在旧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当时的泾惠渠引水工程如雪中送炭,64万亩良田得到灌溉,使得关中持续三年的年馑得到缓解。受灌地区的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在没有化肥的时代,小麦亩产可达150余公斤,棉花亩产皮棉30多公斤。农民过上了殷实的日子,关中经济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并受惠至今。1934年,杨虎城被免去陕西省主席之职,担任西安绥靖主任,但他对水利建设依然热情不减,不惜从自己掌握的军费中拨款补充,调拨士兵参与工程建设。遗憾的是“西安事变”后,杨虎城与李仪祉先生的陕西水利建设宏大计划未能完全得以实现。

泾工程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在泾阳县王桥镇西部的张家山,不仅山清水秀,风景秀美,而且还保存着历代引泾渠首遗址和大量的碑刻文献。它们如同一块块水利活化石,带领人们在这个天然的水利断代史博物馆徜徉,领略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和悠久雄浑的历史遗韵。郑国渠——泾惠渠,历经2000多年,她依然静静地流淌,犹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银线,带来了泾河流域的美丽富饶。它浇灌着关中良田,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