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

刘禹锡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提起”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名句,大家耳熟能详,这些均出自唐代洛阳才子刘禹锡手笔,值得我们骄傲.

刘禹锡(公元772—842),字梦得,名与字有个小故事.说是其母夜里梦见大禹,醒后有孕,这个婴儿是禹所赐(锡同赐),所以字梦得.出生这般曲折神奇,主人定是不凡.确实,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又登博学科宏词科,两年后官授太子校书,之后三四年一提拔,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高干了.永贞元年(805年),顺宗即位,刘参与革新,得罪宦官,被贬远州司马,又辗转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为司马,遭尽曲折.但刘禹锡这个人性格坚强,被皇帝招回长安后,写下著名的”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很不服气.这年他56岁,被皇帝任命为洛阳主客郎中,分司东都兼集贤殿学士.后又转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等职.开成三年(838年)升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回到洛阳,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因而晚年又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七月卒于洛阳,年71岁,葬于荥阳之檀山原.

为何葬在荥阳呢?刘禹锡在其自传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早期与柳宗元交谊最厚,世称”刘柳”,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结为诗友,被白称为”诗豪”,唱和甚多,号称”刘白”.他的

刘禹锡与洛阳如此密切,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善待先贤,竟没有一处可供凭吊的纪念性场所.刘墓在荥阳城东,也已经荒凉不堪,好在当地因修公路而捎带着把荒冢维修了一把。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