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

何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人口排在百家大姓第17位的何姓,来源较多。

一、出自韩姓,源于姬姓。《通志》记载:“何氏,姬姓。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音讹,以韩为何氏。”《古今姓氏书辨证o七歌》记载:“何氏,姬姓。唐叔虞十一世孙万,食于韩原,遂为韩氏。后为秦所灭,子孙分散陈、楚、江淮间,随音变为何氏。前汉司空何武。后汉大将何进及何敞,晋外戚何晏。望出庐江、丹阳、东海、齐郡。”《广韵》、《姓解》及《元和姓纂》等姓氏古籍几乎都有同样的所载,周成王(文王姬昌之子)同母弟弟唐叔虞的后代毕万被封到陕西的韩,建立韩国,被晋消灭后西迁。传到韩武子,因打仗有功,又被晋献公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子孙都姓了韩。韩姓人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周文王、后稷、帝喾、黄帝。后来传至裔孙韩王安时,为秦所灭,韩国人拟刺杀秦始皇,但未遂,反而引起秦始皇对韩国人的追杀,韩王安为了活命,四处躲藏,有一支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遂为何氏。由上可见,何姓的演变是这样来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开国君主韩景侯(名虞)是春秋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和魏、赵瓜分晋国,于公元前403年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初都在阳翟(今禹州市),后灭郑国,又迁都新郑(今新郑市),公元前230年,韩被秦国灭掉,韩姓子孙散居各地,其中有一个叫韩瑊的人,逃至江淮一带,在避难度河时遇到秦朝官吏盘查,官吏问他姓氏,他担心暴露真实身份,便手指寒冷的河水作答,意思是姓韩,谁知官吏曲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是姓河,便以河姓记下了他的姓名。韩瑊也将错就错,只是指出自己姓“何”,而非姓“河”,其他则任凭官吏随便去写。这样,他万分侥幸地通过了盘查。事后,为了纪念这次冒险经历,干脆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何”,子孙后代相沿成习,于是便有了何姓。史称何姓正宗,是为安徽、江苏一带何姓。

二、出自归姓。相传黄帝时代已有何姓,是东夷族归夷中的一支,他们以何为图腾,在今山东菏泽建立了何国。帝舜时何姓一支随同南巡,留居于今湖北宁远、道县一带,为当地大姓。夏朝时,黄河下游的何姓人称何伯族,后西迁到河南巩义、偃师一带。商朝中期迁陕西韩城东北龙门附近。历周、秦,至东汉末,何姓人辗转迁徙至中亚的卡塔库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国)建立了何国。唐朝何国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三、其他小的来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进行姓氏改革,将鲜卑族贺拔氏一支集体改汉姓何。源于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造的人,掉在树叶上的姓叶,掉在花果上的姓花,掉在河中的就姓何了。汉代何苗本姓朱,易姓为何,子孙成为望族。唐代的“昭武九姓”(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之一有何姓。宋朝时太原回鹘族有何姓。五代时,北方吐谷浑氏中有何姓。《兰州府志》云:“元永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铭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清朝高丽人有的姓何,满州八旗中赫舍里氏、栋鄂氏、辉和氏、阿礼哈氏、赫舒哩氏、必喇氏、洪克罗氏等氏族大部分改为何姓。锡伯族赫叶噚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之柯尔特依氏、傈僳族之猴氏族、景颇族之梅何姓所改。东乡族之何姓,为明朝赐姓。白族、土族有何姓。

何姓兴旺于东南。唐代进入福建的何嗣韩,曾被授予安抚节度使,被泉州、漳州的何姓人尊奉为始祖。广东何姓人尊奉何旦平为始祖。福建有一房何姓人过继给当地的蓝家。饶有趣味的是,本是黄帝苗裔的当地蓝姓人,都把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作为二十世祖,蓝采和下传二十四代之后,清朝水师提督蓝廷珍以及蓝珏、蓝廷元都是名人。何斌入台后,为荷兰人绘地图,给郑成功提供了不少资料,立了大功。台湾何姓人供奉的始祖何天河正是何嗣韩的苗裔。何姓是台湾前30个大姓之一,并由此迁往东南亚。

出自韩姓、源于姬姓的这一支何姓处于绝对优势。早在汉代,何姓人就形成了庐江郡望。历史上的何姓名人层出不穷,在二十五史中列传者就有190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342名。如:东汉大将军何进、经学家何林,汉代都尉何成、重臣何武、大儒何休、历任侍御史、尚书的何敞以及何比干。三国玄学家何晏。南北朝时,南梁的何逊,南朝博学多闻、著作甚多的天文学家何承天,其曾孙何逊是著名诗人,与何思澄、何朗并称为“东海三何”;何点、何胤兄弟,少年时父母双亡,二人相依为命,发奋读书,有官不做,一心著书,成为后世学习经典的宗师;齐有历任吴郡太守、吏部尚书、尚书令的吴敬容。隋朝有进士、官至户部侍郎的何乔远。唐朝有世袭魏博节度使之职的何进滔、何弘敬、何全皋父子三人,历任曹州刺史、六州节度使的何建,历任忠武军、太平军节度使的何福进,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宋朝忠臣何灌、文士何桂、何镐。元朝有虎将重臣何伯祥、何荣祖,画家何澄。明代有任户部尚书的何楷,征虏将军何福,刑部尚书何乔新,文学家何景明、大学士何腾蛟、风雅高贵的何天章、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名家何绍祺。清朝有礼部尚书何国宗,历任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的何汝霖,历任闽浙总督兼巡抚的何璟,历任江苏江西两省总督的何桂清,福建造船大臣何如璋,改良派政论家何户。何姓旅居海外和居住在台湾、香港、澳门者,有不少优秀人物。

何姓郡望:庐江郡(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陈郡(今河南省淮阳)、东海郡(今山东省南部、江苏省北部)、郫县(今四川省郫县)、扶风郡(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

何姓堂号:三桂堂(宋朝何造子及孙子何修辅、曾孙何格费,三代借中进士,遂有三桂堂)、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词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何姓常用楹联:世擅文明雅重庐山之韵(南齐余杭令何敬叔,为官清廉,不受礼仪);家传将略克收石岭之功(宋代建武节度使何继筠,深沉有智略,前后备边二十年,与士卒同甘共苦,擅揣边情,敌人畏伏)。堂构溯先声庆衍双双兄弟(明代翰林院孔目何俊及其弟嘉靖礼部郎中何傅,皆负俊才);诗书绵世泽祥符九九簪缨(西晋何曾及其子何劬,既当高官,又善诗文)。水部梅青祖灵穆乎不远(梁代尚书水部郎何逊,在扬州时,廨宇有梅盛开,逊曾吟咏其下。后居洛阳,思梅不得,故请再往扬州。既至,适梅花盛发);中丞山峻旧得煌茗其新(南朝尚书祠部郎、御史中丞何承天,想刚愎,博览群书,有文集行世)。子贞书艺水放彩(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字子贞,草率为一代之冠);香凝画集长留芳(近代女革命家何香凝,国画家,有《何香凝诗画集》等传世)。擅长老庄著才名于幼岁(三国魏侍中尚书何宴,擅长老庄之学,有《论语集释》传世);雅号书剑挺英气于少年(明代湖广布政使何真,少英伟,好书剑,在官颇著声望)。炳吾精诚惟一语;挺身天地足千秋(明代礼部尚书何吾驺撰书联)。鹏栖长日近;虬卧欲为霖(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撰书联)。鹏鹗厉羽翼;龙鸾炳文章(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撰书联)。轻舟动明日;流水当有涯(清代嘉庆进士何云门撰书联)。但把此身高处立;一生何日不重阳(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何叔衡自题联)。人来人往门庭旺;可喜可歌事业兴(“何”字的析字联)。历历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罗(唐代诗人何仲直《其夕赋咏成篇》诗中联句)。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