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姜尚故里考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史籍记载,姜子牙是古吕国人,而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两个古吕国。本文论证:1.姜子牙是上古吕国人;2.上古吕国在新蔡县境;3.新蔡县境内的姜寨(今属临泉县)是姜子牙的故里。

中国上古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又称吕尚,太公望,其功业彪炳史册。那么,他的故里在哪里呢 本人及新蔡县历史学者魏茂春,张绍颜先生,多年来稽史辑轶,钩沉猎籍,确认姜尚为上古吕国人,而上古吕国就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境,姜子牙的故里就在今安徽省临泉县西部紧靠新蔡的姜寨镇。本文就其故里籍贯作一考述。

司马迁著《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名吕尚。"那么,"东海上"在什么地方呢 《史记 齐太公世家》的集解引《吕氏春秋》讲:东海上,乃"东夷之土"。东夷指当时东方各少数民族,东夷之土,即泛指淮河中下游这些少数民族居住之地。而安徽的临泉县正处在"东夷之土",即"东海上"之地。当然,"东海上"仅为吕尚出生地的一个大的区域,单凭这一点不能确定他就是临泉人,但引文中讲他是吕国人,其先祖伯夷帮助大禹治水很有功劳,受封在吕国。那么,吕国又在什么地方呢

一,南阳吕国不是伯夷的封国

《史记》只讲伯夷封于吕,而未讲吕国在何处,这给后人留下了一大疑案,所以历史学界人士有的说吕在新蔡,有的讲吕在南阳。同时,还应指出,西周之前,曾先后有两个吕国,一个是大禹时封的吕国,即吕尚先人的吕国;另一个是周穆王(公元前976年一公元前922年)时封的吕国,两者始封的时间相距千年。由于历史久远,后来的史学家被弄糊涂了,往往张冠李戴。笔者认为,新蔡的古吕国为伯夷的封国,即姜子牙的出生国。南阳的吕国为周穆王时的封国。

说南阳为伯夷的封国者,确有一些文献记载,如《史记 正义》引《括地志》讲"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北魏《水经注》记载:"梅溪又经宛西吕城东。史记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受封于故吕,故因氏为吕尚也。徐广《史记音义》曰:吕在宛西(即南阳)。"类似的记载还有元代李兰肚的《元一统志》,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沈钦韩的《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和潘守廉的《新修南阳县志》等。但是对以上这些史籍的载文仔细查考后,就不难看出,各书对伯夷封国一事,无一载人正文者,都是徒论转注。尽管一书转引多家之言,但追根索源,无不来自徐广,杜预之说,谓伯夷封于吕即"南阳宛县之吕城(董吕村)"。然而,南阳宛县之吕城是否为伯夷的封国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吕,周国名。姜姓,周穆王时封。……后为楚灭,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董吕村。"《大清一统志》于正文中记载:"吕城,在南阳县西南三十里,周穆王时封吕侯于此。"此外,《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文与上略同。这说明南阳西之吕城(董吕村),乃是西周初年封吕氏诸侯的故城,并非是夏禹时代伯夷的封国。晋代太康二年(281年)汲人不准("不"字是姓,音"标")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也说魏厘王)之墓,从墓中挖出来的竹片竟装了数十车,竹片是战国时代书写著作和文腆的"竹简"。它是用蛾鲜篆体写成的一部中国古代编年史书,后人称为《竹书纪年》。它包括十三篇,记载了自夏朝至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我国近1800年的历史。是一部早于《史记》,很有权威的史书。此《竹书纪年 西周地形都邑图》载:"吕在新蔡北。"同书《周平王后地形都邑图》载:"吕在南阳西。"这就表明,西周初的吕国在新蔡,周平王时(公元前770年,一般从本年开始划为春秋时期),也就是周穆王封的吕国在南阳。又据1955年版《中国古代史地图》载文: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在河南西部有申,吕国,以前及以后皆无。这进一步说明,南阳的吕国,始于西周,终于春秋。唐虞夏商时代,南阳没有吕国。

对南阳吕国的来源,据当代上古史学家何光岳在《炎黄源流史》,《楚灭国考》称:南阳吕国本姓姜,原聚居于甘肃的东部,后与申部族一起,迁至山西的汾水中游。当姜姓诸侯佐周灭商后,又由汾水流域迁至河南南阳一带,为周朝镇守南方,防止南蛮骚扰。至春秋初期,楚国强盛,向北吞并汉水诸国,于公元前688年,吕与申,增等国便被楚文王所灭。这不仅说明了南阳吕国的来源,而且也说明了南阳吕国决不是禹时伯夷的封国。

徐广是东晋末年人,杜预是西晋初年人。他们说伯夷封国在南阳之吕城,不知以何经典为据,将《史记》中的"虞夏之际封于吕"指定为"吕在南阳宛县西。"实在不能使人信服。《说文解字注》曰:"吕,脊骨也。昔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以心吕之意命其地,而侯之。"《新唐书》也说:"赐氏曰吕。"显然,禹对伯夷是先封吕侯后置吕国,不是先置吕国后封吕侯。一也说明,只因伯夷赐姓曰吕,才开始有吕氏的部族。在伯夷受封赐姓前,是既没有吕侯也没有吕氏的,怎么会有"吕"命名的"吕城"呢 《史记》讲"封于吕"是太史司马迁对历史的追记用词,不应机械地解释为原先那里就有吕城或吕地。如不是这样,史记怎么不直接写明封于南阳吕城 固然,《史记》言简意赅,但也决不至于为省一"城"字,而留疑窦于后世。这是其一。

其二,引用《国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这是否能证明伯夷的封国在南阳 对"成周"二字的理解,据有关古文献注释:成周,原系商代之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阳东北白马寺之东。当周武王死,周成王即位时,因年少由周公旦摄政天子事。于是,武庚与管叔,蔡叔,霍叔,以周公旦阴谋篡位为借口,起兵叛周。周公旦平定了这次"武庚三监"之乱,于东征胜利后(一说)在成王七年,主持营建洛邑,将商代遗民中的贵族徙居于此,以便监督,这就是史称的"成周城"。东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以王子朝之乱,自王城迁都于此,周报王时又复还都王城,战国时改名为洛阳城。由此可见,"成周"在这里乃是时间的代名词。"当成周者,南有申吕",就是说:"在西周初年的时候,南(阳)已有申,吕国。"这与"吕城,在南阳西南三十里,周穆王封吕侯于此"相对照,只是用词不同,在史实与时间上并无多大的差别,并不能证明虞夏时代伯夷的封国就在南阳。

其三。以《左传》记载"楚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事,考证"楚有申吕时,新蔡属蔡,非楚邑",这也不能证明"当以在宛县为正"。据史载,楚子重请取申吕以为赏田时,是在东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鲁成公七年,楚共王七年。《左传》记载的全文是:"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从时间上看,公元前688年楚灭南阳的申吕,已相隔了104年;距公元前656年宋兼并新蔡古吕,已相隔72年。这说明以此作为伯夷封国的佐证,已不具备说服力。再从《左传》这段文字看,如仅作考证"楚有申吕时,新蔡属蔡,非楚邑",则无可非议,但要证明伯夷的封国在宛县为正,则是不正确的。可以想象,两个吕侯国封国时间上下相距千年,亡国时间相距犯年,且一个亡于楚,一个并于宋,二者本非一体,怎么能相提并论,张冠李戴,合二为一呢 据《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通志 氏族二》,《史记 陈祀世家》等文献记载,综合考证认为,南阳吕侯国佐周灭商有功,周穆王封国于吕城,为周王室所重用,身负着防御南蛮骚扰的重任。而这时候在新蔡的古吕国侯已经做了周王室的司寇,在制作吕刑。因国内无君主,吕国已不成其国。只徒有虚名了。周宣王时,又改吕为甫,古吕国名也从此消亡了。后一,又延续了一百多年,则一直处于附庸国的地位,史书多不记载,名存而实亡。可是,在它正式灭亡之前,它仍保留着侯国的头街。

二,新蔡吕国是伯夷的封国

古文献记载伯夷封国在新蔡的很多。

《后汉书 郡国志》:"汝南郡新蔡有大吕亭"刘昭《注补》:"新蔡,《地道记》曰:故吕侯国。"《元和郡县志》卷九,河南道五,新蔡条:"古豫之域,春秋时为蔡,江,黄,道,柏,胡,寥,沈,顿,项,息,房,吕十三国之地……新蔡县,西北至一百五十里,本汉旧县,古吕国也。"《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吕,封为吕侯。吕者,普也,谓能为股胁L也。其地蔡州新蔡是也。历夏,商,世有国土,至周穆王,吕侯人为司寇,宣王世改"吕"为"甫",春秋时为强国所并,其地后为蔡平侯所居。吕侯枝庶子孙,当商,周之际,或为庶人。吕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封于齐。"这段仅有百余字的短文,不仅明确提出新蔡是吕侯伯夷的封国,也道出吕尚是伯夷的后裔,且高度概括了吕侯先祖及其吕侯国的全部历史,言之凿凿,令人信服,无可质疑。《竹书纪年 西周地形都邑图》也讲:"吕在新蔡北,甫在上蔡东南。"《太平寰宇记》卷十一也讲:"新蔡县在汝宁府东南一百八十里,六乡,古吕国也。"舆地广记》卷九也说:"新蔡县,古吕国。春秋时,蔡平侯自上蔡迁此,故曰新蔡。"《通志》卷二十六:"吕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冠,或言宜王时 改吕为甫。然吕甫声相近,未必改也。故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资治纲鉴补》卷八:汉宣帝条:"凤凰集新蔡,古吕邑之国名,春秋时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新蔡县,在府东百五十里,东北至陈州项城百二十里,古吕国,春秋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又大吕亭亦在县北。《续汉志》云:故吕国也。"《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八:"大吕亭,在新蔡县东。《后汉书 郡国志》新蔡县有大吕亭。注:晋暇诸山记》日:故吕侯国。《水经注》青破东对大吕亭,西南有小吕亭,故称此大。"《河南通志》卷三:"新蔡县(上古)吕国。春秋时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续河南通志》卷四:"新蔡县(唐虞夏商)古吕国也。春秋蔡平侯徙都于此,以非旧都,故曰新蔡。',《汝宁府志》卷:"新蔡县城,古吕国城,即春秋蔡平侯迁国时新建。"秋左氏传地名补》:"按续志汝南新蔡县有大吕亭,注引《地道记》曰:故吕侯国。水经注:新蔡县东青破之东对大吕亭,西南有小吕亭。"还有《通典》,《路史 国名记》,《诸山记》等。从新蔡的地理位置看,唐虞夏时代,新蔡为中原的咽喉要塞,禹贡为豫州域,古地图称为东夷之土",地处夏都阳城的东南方,南临江淮,北濒黄河,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地带。境内稳,汝河流纵横,水系交错,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是人类聚居,繁衍生息的适宜之所。炎帝时代,炎,黄二帝联合,在河北琢鹿打败了蛋尤(三苗,九黎族首领)之后,苗,黎族退居到江淮流域,仍经常向北方骚扰,与华族不断发生战争。《史记 五帝本纪》称:"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为平息江淮战乱,稳定局势,疏导九河,平治水患,发展农耕,帝舜封原任大理的重臣皋陶于皋(今安徽省六安)。禹即帝位后,又封佐禹治水有功的伯夷于吕(今新蔡)。不言而喻,是让二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控制江淮,钳制三苗,稳定中原。而且,伯夷是东夷族的首领,江淮中下游乃是东夷族聚居之地,这对促使东夷族与夏族的联合和融合,调动东夷族青壮年,以战三苗,都是极为有利的。历史文化遗迹看,大吕亭,小吕亭,吕都城是伯夷封国于新蔡的标志。蔡平侯在吕都城基础上重建的春秋故城垣遗址,至今仍然依稀可辨。古城东北隅缺一角,呈菜刀形。相当于今县城(老城)的2。5倍。故城内原有的宫殿,庙宇,作坊,冶炼等遗迹虽荡然无存,但却在故城东门里挖出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如石斧,石箭,骨褪,草木灰和夏文化层。并在靠近大吕亭遗址西南的老龙头处发现新石器时期的陶鼎和碎陶片。县城东南隅,从故城垣外的古墓群的一座古墓内,出土有青铜器古剑一把,戈一把,陶器皿有豆,鼎,方壶,链盒,铭器等。据台湾万良《新蔡地理略志 家墓录》载:吕侯墓群在故城东北隅。今刘海子村的南面和东面有几座古家,可能是吕侯墓。

有人说,。姜尚故里在今山东的苔县,因此那里是吕国。但事实是,今山东营县在历史上并未出现过吕国,只是在西周初期建有营子国,为周武王封兹舆期之国。为何有人说是吕国呢 何光岳认为,大概缘于《史记 齐太公世家》中的一段记载。周成王对姜尚说:"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到征伐权。姜尚因与周宗室鲁侯伯禽(周公旦之子)共同率兵坐镇东方,所以他便到过东吕乡(在营国境内)并留下部分吕人驻镇于此。这些人后来就在那里落户,并有了自己吕姓命名的村落,如东吕乡,南吕里等,以致被后来一些人误认为那里是古吕国,其实错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新蔡故城,是夏商时代伯夷受封的古吕国,有古文献可考,有文化遗迹可据。南阳吕城,乃西周初年,周穆王授封的吕侯国,有经典可查,有古地图可证。新蔡吕与南阳吕,同为炎帝后裔,同为姜姓,同为侯国,同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所不同的是封国的时间有先有后。

三,上古吕国的孤域我们既已知道新蔡为虞夏之吕国,姜尚为其国人,那么,为何能确定姜尚是临泉姜寨人呢 下面,可进而对上古吕国疆域的了解得出结论。上古时代,诸侯国的疆域虽有成规,但界线并不十分明显。当时地广人稀,诸侯国的整体结构多集中于都城附近。距都城较远的地方,多为森林,草原,可以随便放牧,渔猎,很少居民。后来,随着人口的繁衍,民族的分裂,才又逐渐分出若干个部落群,迁徙到便于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安家落户,从而形成新的城镇或村落,并在长期的生活中,留下许多文化遗迹。这些遗迹,为今天历史的考证提供了可信的实物依据。据历史学者魏茂春,张绍颜考证,上古吕国的疆域,以新蔡为中心,向四边延伸。在新蔡县及其邻县边境内,以吕氏命名的村落,集镇,湖泊,河流,桥梁等遍布,这些都是因吕氏分布而得名。如新蔡城西有吕湖,吕沟,吕岗,吕塘坡;城东有吕寨,间(吕)沟桥,吕家桥,姜寨(吕国侯原姓);城南有间河(也叫吕河),吕台等。到春秋时期,古吕国的城邑尚有古吕城(今新蔡县城),栋城(今新蔡城北野里店),繁阳城(今新蔡城北韩集附近),壶邱城(今新蔡东南王里店附近),纲阳城(今临泉纲城镇),楚王城(今新蔡东北部),葛破城(今临泉01。1城镇西南部)等。再据考古发现,在新蔡境内,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迹,西部有周家,黄家,平家,魏家,蛤州家;东部有望城寺,金丘家;北部有九龙口Al家,人祖庙,老龙头。沿洪汝河流域,西部有凉马台,铁台;南部有清凉寺,郭家,家子怀等。在临泉的南部和西部,有吕寨附近的高堰遗址和位于土破集附近的台阳寺遗址,位于高集附近的胡台遗址,位于李兴集附近的陈w遗址,位于铜城南的韩高楼遗址,位于黄岭北的岗上遗址,位于姜寨北的古家,亮马台,罗成坟遗址,位于姜寨西部的老邱庄古墓群等等。这些遗址虽因年代久远,原名湮灭,但是可以证明是夏商或夏商之前的村落或古墓,亦可佐证吕侯国疆域所至。

据此判断,古吕侯国的疆域大致应是:南至息县的北部;北与项城县接壤,而姜寨,酮城皆属其地;东至临泉县的南部,而吕寨,土破,艾亭皆属其地;西与平舆县交界。南北约百里,东西约一百二十里。这与古代诸侯五爵三品分封制"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是基本相符的。

四,姜寨是姜尚故里,临泉县的姜寨镇既然是古吕侯国的属地,那么姜寨是否为姜尚之故里呢 回答是肯定的。是因为:(1)姜寨当地人历代相传,言姜尚是姜寨集人,这是口碑。而在姜尚所在的古吕国范围内,无一处有此口碑者。(2)当地史志<汝宁府志》也有记载:"姜寨在新蔡县北四十里,姜子牙为吕侯后故有姜寨,今属颖州,半属新蔡。"(3)姜寨集北二里处,有一古家,曾挖掘古铜镜,古剑各一件,见风即碎。当地人沿传此家是姜子牙先人之墓。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姜子牙是姜寨人。(4)在1958年整挖涎河时,在姜寨集东首二里处的涎河边,挖一巨型石碑,上刻"姜尚故里"四个大字。此碑当时运至县政府保存,现在许多健在人都见过此碑,后来经过"文革"等运动,此碑不知去向。据专家分析鉴定,从"姜尚故里"四字的形体结构看,大致可确定是汉代碑刻。这就有力地证明,远在汉朝时,姜寨就已被确定是姜子牙的故里。姜子牙的故里在姜寨,也得到一些大型工具书的认证。《中国县市概况》"临泉"条有:"姜尚,临泉县人。"《安徽人物大辞典》"临泉"条有:"姜尚,临泉县姜寨人。"由此可见,姜寨为姜尚故里,当可确定。这既符合《史记》中记载他是"东海上人"之说,又印证他是伯夷后裔,是古吕国人的记载,以严谨著称的历史巨著《史记》,其记述千真万确,无可争辩。

姜尚既然是姜寨人,史籍为何记载他曾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附近渭水河的播溪钓鱼呢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十三吕,也讲姜尚"盖吕侯枝孙,起渔钓,佐周文王,为武王太师,定天下有功,封为齐侯。"他曾在商都朝歌里当过官,因不满封王的残暴无道,愤然离开朝歌,到诸侯各国游说,但总不得志。后听说西伯文王贤能,于是就远去岐山,投奔文王。但那时要见到西岐诸侯国的文王,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他了解到文王经常出猎播溪一带,于是就在播溪附近钓鱼等候。《史记 齐太公世家))i己载:"吕尚年老矣。以渔钓奸(音"干")周西伯。西伯将出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悦)"。《吕氏春秋》也讲"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姜尚垂钓遇文王一事,还有周原甲骨文"渭钓"可以印证,王于信在《西周甲骨文探论》一文中认为"文王将渭钓遇姜尚做为大事,记载在甲骨文上,也充分证明这一点。"因此可以说,姜尚的渭钓,决不是一般的垂钓,而是在他游说天下诸侯,掌握很多天下大事及商朝的内部情报后,才远走西岐,专程见文王,以助周灭商,他是有其强烈的政治目的的。《史记 齐太公世家》更直接讲:"周西伯昌之脱美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周文王姬昌被封王拘禁在美里,他的臣子散宜生,阂夭便去招姜尚,姜尚收集了美女奇物献给封王,赎回了姬昌。从此,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便拜姜尚为师,向他学习。姜尚又来往于商封王都城朝歌及其邻近的汲地,棘津之间,以屠牛,卖饮为名,侦探商朝的内部情报,达到倒商扶周的政治愿望。《离骚》曰:"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周拱辰《离骚草木史》也说散宜生,南宫适,阂夭学于太公。太公奇三子之为人,遂酌酒切脯结契焉。其后屠牛朝歌,卖浆棘地……鼓刀一语,开周家八百年灵运。《天问》也曰:"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王逸注:"言吕望鼓刀在肆,文王亲往问之,吕望对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文王喜,载与归。"吕望只有在朝歌以屠牛,卖浆为名,才能掌握封王的动向,才能就近营救周文王出美里,所以《鬼谷子》说:"吕尚三人殷商,三就文王,然后合于文王。"《鬼谷子》是一部专论计谋韬略的书,书中揭露了姜尚屠牛,钓鱼的秘密,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借屠牛,卖饮和钓鱼作掩护,到商纷王的陪都朝歌去刺探情报,以便向周文王报告商朝的虚实情况,为灭商作准备。所以有《孙子 用间》说:"周之兴一也,吕牙在殷"。真是一语中的,揭露了姜尚远离家乡,前往殷商的真实内幕。

从以上考述看,新蔡为上古吕国,而姜寨为上古吕国的属地,姜子牙为上古吕国人,姜子牙故里在姜寨,当是无疑的。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