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湖湘文化与江浙文明(四)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回到刚才的话题,甲午海战之后,中国人看看连小小的日本都超过我们了,还让我们赔偿了上亿两的白银,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中国开始反省,但仍然没有反省到文化的深度,而只停留在政治层面,于是发动了戊戌变法。今天的主流知识分子反省到的也是这个水平:看来仅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不够,还要深入到政治体制改革当中。戊戌变法夭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到海外,这时,发生了朱学勤先生认为的一个歧途:戊戌变法的这些参与者们,不反省自身的错误,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整个民族的文化,从此以后,中国就走到了歧路,这歧路的根源就是梁启超。(笑声)我们分析一下梁启超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更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人内心世界的问题。于是他提出了“新民说”,要培养新的一代人民,在此过程中,教育和文化建设,是民族崛起的真正途径。梁启超之后,有了蔡元培、胡适、鲁迅、毛泽东等。在此我插一句,我不得不佩服,朱学勤先生在有一点上与我是完全一致的。(笑声)如今多数人认为,毛泽东背叛了“五四”精神,他与鲁迅的立场是对立的。朱先生揭开了这层迷雾,他说:毛泽东与鲁迅是一路的。毛泽东是地地道道的“五四”青年,他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为了实现新文化运动中没有实现的理想。在我看来,恰恰是有了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毛泽东等人,中国的二十世纪才可圈可点,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人物,中国的二十世纪将是一片平庸。蔡元培的北大,是按照柏林大学的模式所建立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北大开创了中国的二十世纪,没有北大,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不可想象的。我曾说过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北大就没有共产党。大家想想,共产党的早期领袖,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北大。没有北大这样一个文化温床,不可能有共产党。而没有共产党,也不可能改造后的国民党。(笑声)大家可能并不同意,但是我仍然要阐释一下自己的观点。孙中山的国民党本来一无成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战还屡败。(笑声)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强大起来的关键。军校的一大特点是:与共产党结合,改组国民党,使自身不再是一个会党组织,而是一个文化组织,一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思想。这个国民党,成为蒋介石的政治资本,形成他几十年政权的基础。蒋介石的成功,不在于他是总统,不在于他是委员长,而在于他是校长。毛泽东的成功,也在于他是一位教师。毛泽东早年最佩服的人物是曾国藩,曾国藩令他佩服的地方,不在于军事天才,不在于政治谋略,而在于其文化底蕴、其取得人心的胸怀与见识。毛泽东晚年的时候,在与斯诺的一次谈话中,他说自己喜欢的称谓不是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而是导师。今天,我们把导师叫做老板。(笑声)那么,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变成了雇主和打工仔。毛泽东与他的跟随者,是师生的关系,是文化传承的关系。我们再总结一下,中国二十世纪的主要成就,无不是与几所大学、几次文化运动相结合。北大开辟了中国的现代史,黄埔军校成就了国民党的几十年政权,延安的文化运动成就了共产党的政权,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战时大学成就了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成果。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又面对着强大的西方文明。我们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是堕落的、腐朽的、没落的,只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是最高尚的。因此,我们只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最多的是经济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到了今天,我们才不得不承认,西方的制度文明,比我们也先进。所以,以《南方周末》为核心的媒体以及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认为,体制改革是中国未来的核心任务。以上两种思维,都是文明的思维,而不是文化的思维。

刚才我讲到,德国人和英美人的区别在于,德国人更加强调文化的思维,而英美人更加强调文明的思维。但是,不能否认,英美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力量,只不过文化力量在英美人的眼中不被突出。补充一点,二十世纪美国的强大,离不开德国和俄国的推动。大家想想,十九世纪时,美国没有真正的大学,哈佛麻省等远远不如我们今天的北大清华,而到了二十世纪,美国不少大学成为世界一流,这种转换怎么来的呢?它不仅受到德国大学体制的影响,而且受德国科学家、思想家们的影响。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德国的、俄国的文化精英到了美国。美国大学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进行过一场大的变革,它们来是注重实用主义的,就是这种理念,使得美国的大学在当时甚至连苏联的大学都无法竞争。特别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意识到自己文化教育的落后,开始了全民的反省。美国大学脱胎换骨,由注重理工科学和专业教育转向注重人文科学和基础教育。经历了这番变革,美国才能稳住其世界中心的地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