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板梁:光阴在大地留下印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家族。人事更迭,时光永逝。数百年过去,这里,仍保存了1000间雕梁画栋的旧时民居

  2006年6月24日。8月19日。两次进板梁。都是烈日当头。村口也是尘土飞扬,据称那里正在为武广高速铁路修施工便道。从便道看板梁,是一座小山头下密密挨着的一片深宅大院,门院当路,一览无余。

  事实上,远在宋末元初及明清时期,板梁的进村口是在另一个方向。那里有一座叫“接龙”的桥。古时候在大路上看,整个板梁是躲在山后的,必须转过“接龙桥”,眼前才豁然一亮。

  古官道边挖出大石碑

  2006年8月19日。“接龙桥”还是原来的“接龙桥”。

  这座三孔石板桥,不宽,跨度约20米,桥面用了9块厚厚的天然大青石拼接而成。村里现在无人能说出这桥的始建年代,但桥面青石板上有极深的凹痕,足可推想其历史。

  传说当年建此桥是要“将已走失的龙气接回来”。在地理布局上,接回来的“龙气”,似乎是一下桥立马就直奔村中了——一条石板路,紧邻“接龙桥”,不过一二十米的距离,就进入板梁下村。史载板梁村“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是原高亭县(今永兴)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官道商埠必经之地”。那条接了“龙气”进村的石板路,就是历史记载里的古官道。

  8月19日上午。这条官道边,刚刚挖出一块石碑。村民说,政府在整修古村,挖沟,一下就挖出来了。碑像个被打断了的基座,雕有图案。因为此地原是村口,推测应是撑放大的石头门柱而用。至于它是哪个年代的,又是什么时候被埋进地底,暂时没有人能说得上来。

  其实,发现石碑座的地方,也是板梁村的一个地标点。

  “接龙桥”与官道在此相交。一条被称作“板溪”的小河绕村而来,背后即象鼻山。山上曾有望夫亭。站在小小的山头,近可俯瞰全村,远可眺望“乘船顺溪水外出经商而返家的男人”。距此约500米左右的村外,还矗立一座七层古塔,始建于清道光九年,被称为湘南最古老的民间古塔。村民说建这个塔,当时烧窑都烧了3年,可惜在“文革”时期“破四旧”,塔顶被炸掉了。专家分析,因此地非寺庙所在,这座古塔是风水塔。村中也传就是这个塔挡回了欲流失的“龙气”。

  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古人之为风水,实际上就是一种环境艺术,就是“选择一片最适合于居住的地方,让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起来”。板梁,后有山,前有水,坐东朝西,虽地处“绝地”,但西向开阔,相对大气,其他各项指标都有“宝地”气象。由此看,刘氏家族的祖先,最初选中板梁安家,并非偶然。

  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家族

  据称,“历史上湘中南多大户望族,聚族而成,自然形成村落,一个村落往往就是一个家族”。聚居板梁村的家族为刘氏,有记载称其最早于800多年前的宋末元初迁来。

  至明清时期,板梁刘氏一口气建了300多栋宅院,共1347间房屋(今仍保存1000间)。当时,刘氏分上、中、下三个房系,各有公祠,但又浑然一体,连绵3000余米。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板梁村,仍是这种格局。自“接龙桥”下的官道开始,村中所有的巷陌皆为石板路,且纵横交错,据说,“如将石街相连长有十数里”,自古有“雨雪出门不湿鞋,设客五十(桌)不出村”之称。不过,一些屋舍之间的巷道,都不宽,加之飞檐高墙相对,更显得逼仄。只有跨入各门户之内,见进厅、天井,才又显出开阔、通透景象。8月19日,是酷热天气。但村中各个宅院里,都无炎暑气息。

  刘氏族谱称,板梁风水好,族中“历朝为官者数百人”,再加上多有“上广东,下长沙、武汉经商者”,其民居建筑虽然说不上是什么派的,但都极具富丽、华美风格。

  下村清三品官刘绍苏的府第,即一栋典型的砖木结构三进式湘南民居,遍布砖雕、石雕、木雕,极其精致逼真。78岁的刘承伟参加过抗美援朝,1951年复员,就分到了刘府其中几间房屋,一直住到现在,“很好住”。他说刘绍苏有后人,但去了台湾。而中村清代富商刘绍连二进式古居,据说“一扇中门就有人开价6千元”。在上村的公祠,我们还看到了一块圣旨牌及石碑。碑记“明朝嘉靖年间,村民刘宗琳、刘润公叔侄赴京途中,遇湖广地区受灾害,遂调剂粮食6030担救济灾民”,因此受圣旨表彰。现在高悬于公祠门楣上的圣旨牌,据说是“八几年仿做的”,“真的在‘文革’时被烧了”。60岁的刘辉明称,宗琳公当时做的就是粮食生意,那时候6030担粮食,相当于现在的300吨。所以皇帝称他“义民”,还免了他3年差役。

  据刘氏族谱记载,板梁是当地刘姓的主要开源地之一,后来,“从板梁迁徙开发的刘姓村庄有400多个,约八万多人”。村人至今认为板梁是个好地方,板梁村现在的1800多人,也仍传承了这个大家族的血脉气息,和睦如初。

  当然,由于时代、交通的变革,旧时繁华已凋落。

  旧为繁华商埠,今做原生态民居

  沿着村中四通八达的石板路转。最后总会遇到那条最为宽阔的石街。它的宽度提示,它曾经的功能显然不是家居间的通道。

  这是板梁村古时的商业街。古到什么时候?刘辉明称明朝就有。81岁的刘荣贵22岁离开板梁,但他记得他在家乡的时候,这条街热闹着呢,“卖猪肉的都有4个”,他做了个比较,说现在上、中、下三个村,才有两个卖肉的,而且要三五天卖一次,“可见以前的生活相当好”。因为是人口集中聚居地,又过官道,街上伙铺多,酒家多,卖红薯酒,卖花生、黄花菜,终日熙熙攘攘,“解放以后慢慢冷下来了”。

  其实,改变的不仅仅是那条商业街。刘辉明、刘荣贵都极其怀念(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板梁,“是真正的青山绿水”。遗憾的是,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山上的大樟树大多被砍了,到现在,村前那条板溪不再清澈见底了,全是淤泥。村里的年轻人也大多出去打工了。板梁显得寥落了。没怎么变的,还就是上村边上那口叫“雷公泉”的大井吧。

  “雷公泉”是古井,已有上千年历史,泉水四季喷涌,每分钟出水达10多立方米,“水量之大湘南仅有”。井为阶梯层式,第一层饮用,第二层洗菜,第三层洗衣等。天热,还可堵住出水口,变成泉泳池。有了这口井,板梁显得更具温润气息。

  据当地政府官员介绍,板梁村所有的宅院都能打井,打个两三米就有水。但近千年来,没有一个人去打。都愿意到村头公井取水,因为他们喜欢那种相聚、交流。出于同样的原因,板梁村各家各户的红白喜事,也大多是放在公祠里去办。2006年9月16日要举办的郴州原生态旅游节,板梁村就将是重点推出的一个原生态民居点。

  8月19日,我们第二次到板梁,发现村中各处都在进行整修。令人担忧的是,这么一处为相关建筑、文物专家赞誉的古村,至今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正在进行的旅游开发,也不见文物部门的介入。而数十米之外,则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武广高速的施工工地。

  1000年过去。光阴在大地留下的一点点珍贵印记,其实已多么脆弱,仿佛不经意间就会被抹去。

  尚不为人知的湘南古村落

  板梁,在1∶500000的永兴地图上有标注,紧邻贯通南北的京珠高速线及G107。

  从长沙出发,最便捷的途径是由京珠高速421公里处公平口出,转入国道107,然后离开国道约3公里路程,即见一片起伏的黑瓦翘檐。这就是郴州永兴县高亭乡境内的古村落——板梁。

  板梁存在于这片湘南丘陵间,已有近千年的时光,且与邻县桂阳的阳山古村,为湘南两大家族式古村落,均保存了规模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但并不为人所熟知。

  “板梁建筑的技艺高于张谷英”

  (柳肃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导)

  在省内古民居中,板梁的规模属于中等偏上,但就保存如此完善及建筑技艺来讲,很棒。它建筑的技艺高于张谷英村。张谷英村,我们是(20世纪)80年代去考察的,我们算最早宣传它,将它推出来的。它最宝贵的就是家族的分支布局,很独特,“丰”字形,就像树枝。但就单幢建筑的技艺而言,张谷英村只能算中偏下,比不上板梁。板梁的东西,很精美。有文物价值,也有旅游开发价值。至于张谷英村的开发算不算成功,这话不好说。对于古村落,开发就是破坏,不仅在我们省,在整个国内,都是这个现象。对于板梁,我们当然也有担忧。

  一种凸显湖湘文化的建筑情怀

  (胡彬彬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湘中、湘南地区,居民以汉人为主。明清两代,其砖木结构府第式建筑为湖湘建筑文化的代表。这些建筑群落,一方面,从建造规制上,严格遵循着儒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另一方面从营造装饰上,多采用华美的木雕、精致的石刻和富于文人气息的壁画和题壁书法,则又不失湘人的浪漫情怀。

  湘南民居建筑以分栋相衔的街衢式建筑群最有特色,板梁刘氏则与街衢式布局稍有不同,为部落式建筑群体,由三个建筑板块组成群落。第一板块是祭祀与公学用房,第二板块是民居,第三板块是学堂、演武场等公共设施。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