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朱元璋“血洗湖南”之谜(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但是从洪武廿年(1391 )到廿八年(1395 )这次血洗,才是真正的洪武血洗。据《同治常宁志》记载:“明时卫在衡州,而所在常宁,其兵悉屯田于常宁者,盖湖南大遭屠戮后,调江西户口安插,时各处安插已遍,惟常宁,贵阳,于廿八年遭奉虎满之乱,又屠将半,故有隙地以为屯,且为捍御瑶人之所,此衡郡诸邑皆无而常宁独有之者也。”

有《嘉庆常宁志》记:洪武“廿八年,常宁又遭奉虎满,夏奇结峒瑶为乱,朝廷派杨景来讨,命自板桥进剿,邑有上下板桥,贼巢距上板桥南又20里,军士误认从下板桥起,遂至血流,玉石俱焚”。

这次屠杀后,军队便驻守常宁。盛时在城东北有营房454间,城北建演武坪,坪名至今犹存。下面黄茅堡,杉树堡也有驻军。常宁从明洪武廿四年(1391 )的7699人,到永丰元年(1412 )的5887人这21年间,人口又减少了1812人。

据明《嘉靖衡州府志》载,衡州卫驻军共6861名,常宁一个县就驻了2637名。可见当时常宁军事之重要在湘南首屈一指,这些军队到明永乐二年(1413 ),皇帝才下令要军丁垦民间荒地为田,分屯四乡,垦荒自给,叫做军屯户。后来有军籍户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条令,军籍户为了争取仕途,便纷纷传为民籍,成了常宁永久居民。当然在战火纷飞中,流亡他乡者有之,死于疫疠者也有之。还有为了逃避税赋和劳役,隐瞒人口不报者也大有人在。

这样就揭开了“洪武血洗”传说六百年之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