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李达与湖南大学的前前后后(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A、李达与湖南大学校名

    提到湖南大学的校名,也是让众多的湖大人引以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在全国众多的高校里面,校门上面校名有很多是“毛体”,但基本上都是从毛泽东的手迹里面“挖”出来组合而成的。只有湖南大学的等少数几所高校校名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校徽、证件上面的“湖南大学”四个字样,可谓是“正宗”的“毛体”。而这些不得不归功李达校长。

    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到1950年8月20日。毛泽东应李达校长的请求,题写了“湖南大学”的校牌,并回函给李达——“鹤鸣兄:校名照写如另纸,未知是否合用?我不会写更大的字,你们自己去放大。顺祝健康!毛泽东”。此信的原件和他亲笔题写的校名复制品现保存在我校档案馆。

B、主政湖大  1949-1953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于1950年2月正式到任,从此开始了他创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生涯。他也成为解放后湖南大学第一任校长。

C、筹划新湖大

    早年他就读于湖南高等实业学校、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对这里很有感情。对于这次回湖南任湖南大学校长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湖南是很多革命家的故乡,湖南大学必须成为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基地。他还建议把第一师范并入湖大,在湖大成立师范部,加上原有的院系,这样就可以从中小学教育起步,培养一代人才,并将校名改为“毛泽东思想大学”。但由于毛泽东本人不赞成,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但他仍然在湖大成立了师范专修科。

    湖南大学作为湖南的最高学府,解放时并入了民国大学、克强学院、南岳国立师范学院和省立音专,设置有理、工、文、法、商、农6院15系,学生有2000多人,是当时中南地区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这些都为建设好新湖大奠定了基础。

    文科校长的“硬件观念”提高教师待遇和扩建校舍。在他即将到任湖大校长的时候,他就开始为提高湖大的教师待遇扩建校舍积极奔走了。他写信给当时的湖南省临时政府副主席袁任远要求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房荒问题,二是教授待遇问题。他先后多次给当时主管教育的领导写信,经过几次调整教授待遇基本达到武汉大学的标准。湖南省委对湖大当时的困难也很重视,陆续拨款给湖大兴建了一批校舍。工程馆左翼的教室(即北楼),可以容纳2000人的大礼堂,可容800人的图书阅览室、学生宿舍六舍、七舍以及印刷厂等工程陆续竣工投入使用。在他任校长的三年中,学校新建房舍3万多平方米,比解放前翻了一翻。

D、 重修爱晚亭

    爱晚亭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当年毛泽东曾数度寄居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经常在此地学习和讨论中国革命,也是他游息之处。但因年久失修。李达代表湖南大学向湖南省人民政府申请拨款,重修了爱晚亭。毛泽东主席应李达校长请求,题写了“爱晚亭”的匾额。他还在1952年国庆日做了《爱晚亭重修记》。他自己则题写了爱晚亭周围的“枫林桥”和“清风泉”。

E、教育家李达

    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李达刚到湖大主持校政时,本着“改造旧湖大,建设人民新湖大”的思想,非常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还成立了以他为首的政治课委员会、政治时事学习委员会、党史学习委员会,规定每周一上午讲授政治课,下午班组讨论。由于他的倡导,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风气。这些也有力地促进了湖大的改革和院系机构的调整。

     在这里有必要提到李达校长与《湖南大学报》的渊缘,当时的校报为《人民湖大》,据《李达年表》上记载,在他做湖大校长的三年内,先后在《人民湖大》上面发表文章达17篇之多。《人民湖大》也是在他主持湖大期间于1950年3月创刊,他就发表了《湖大人民工作的方向》。

    提倡学术研究。他要求“要把提倡新学术的风气作为校风”,他提出创办社会科学、自然和工程科学研究所,出版学术刊物,要求各院系与各科学研究机构,尽量争取工矿部门和厂矿企业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组织专题研究。他自己也更是在繁忙的公务之外从事理论学术创作。1951年,毛泽东重新发表《实践论》,李达即在爱晚亭和赫曦台向全校师生做《实践论》的辅导报告,数千名师生就在爱晚亭和赫曦台的四周林荫下听讲,为一时之盛。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实践论〉解说》,这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独立研究的成果,不仅通俗易懂,并且有很多精辟的发挥。此文后来经毛泽东审定由三联书店以单行本出版。1952年7月起李达在《新建设》发表的《〈矛盾论〉解说》,也由三联书店以单行本出版。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