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湘女多情自古而然?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很多人不知道湘女多情是怎么来的,或者认为是空穴来风,或者觉得是湖南人坐井观天,在自己夸自己,或者认为会不会是因为电视里面那几个湖南籍的歌唱明星制造的烟幕弹。

湘女多情,那别的地方的女人就是吃素的,就不多情了,就是冷血动物了么?不搞清这个由来,就是亏待了天下别的美女了。

追踪湘女多情的渊源,不能不谈到有名的娥皇、女英的故事,传说中的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泪洒湘竹,关于这个美丽的神话在楚湘之地可谓深入人心,娥皇、女英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构成“湘女多情”的精神源头。不过,较真地讲,舜帝南巡途中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寻夫而驻足湘水之滨,本算不得土著湘妹,然而,君山北渚的二妃墓、湘妃祠还有那丛丛斑竹可以作证,这段哀惋动情的神话已经化成湘人的情感偶像,湘女就从此开始多情。

这一圈“一半游戏一半真”地比下来,不由令湘女们晕乎起来,但千万不可迷糊,也不可骄矜过世。论身材、论肤质、论风采、论装扮的确应该为湘女的秀色指数加分,但女性的美可不全在秀,而在情色一体上。如今,湘女携歌闯京城的辣妹甜妹实在太多,当红的更多。暂且先不算曾以京韵大鼓调高唱“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的李谷一,当下一线红歌星就有宋祖英、张也、汤灿、甘萍……似乎还应加上京剧名旦李维康。湖南电视的女主持们更是魅力四射,风骚十足。

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湘女多情”的强项,将“秀丽”提升到“魅丽”境界。在电视高度普及的今天,屏幕上几位湘籍女歌手的媚眼与甜歌着实令不少外省的男歌迷们心旌摇曳,还真将“湘女多情”当作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来认同。

曾经有一些外省籍的男士说,“湖南妹子真的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她们的媚眼真的能勾魂,她们火辣辣的亲昵让你比吃了蜜还要甜,但是她们发起脾气时的辣味恨不得呛死你。常常听人说,在中国的各大名牌高校,湘妹子找对象的能力是很有一手的,往往大学一年级下来,班上的才俊男生就被她们拉下马,挎上胳膊领回家由爹娘甄别去了。

因为“多情”这个词的内涵颇丰富,含情是一端,用情是另一端,前者是本钱,后者是手段。我们看来,“湘女多情”更侧重于后者,湘女多情的特征是用情浓烈。因为论多情的“本钱”,湘女们似乎并不占优势,譬如个头并不是最高,脸蛋不是最白、最靓,腰肢不是最细,但她们与情郎相视,媚眼可能最勾魂;与情郎相伴,情话可能最摄魂;与情郎相依,良宵可能最销魂。绝非病态的多愁善感,亦非作派的纤秀婉约,所以就更贴近世俗生活,更凸现生命本色。殊不知,长沙方言中,对“多情”女的俚语评价是“蛮骚”,口语中,“蛮”字乃“很”、“非常”之意。湘方言中,还有“霸蛮”一说,此处有“强人所难”、“固执”等意,但“蛮”字的意境很难以用一个相对应的词来表达。虽然“蛮骚”的“蛮”非彼“蛮”,但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蛮骚”的“蛮”赋予“执著”、“坚守”的含义,“蛮骚”除了“很骚”,实在还有另一番韵致。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媚人之处全仗一个“柔”字,尤其是南国女子,更是“人比黄花瘦”,“柳色看犹浅”,林语堂嘲讽为“苗条但神经衰弱”,一种病态的美,而湘女的“蛮骚”却一扫这份纤弱,南人有北人相,女子有男人气,既是一种反叛,也是一种逃逸,于区域社会学特质而言还真具有几分类型意义。这大概也算得上“湘女多情”民谚的一点点理性注脚吧。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