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魏源:用诗人的眼光去“师夷长技以制夷”(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县金潭(今属隆回县金潭乡)人。出身于没落地主官僚家庭,幼年时代家境贫寒,使他与中下层社会接触较多,了解民间疾苦。道光二年(1822年)二十八岁时中举,至鸦片战争结束后的道光二十四年方考上进士,这时他已满五十周岁了。他早年学过王守仁的心学,以后跟从刘逢禄学习公羊学,接受了今文经学的影响,注重经世致用。他与林则徐、姚莹、龚自珍等相友好,特别是与龚自珍交往很深,时人并称“龚魏”。中举后的十多年间,曾先后应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编修《皇朝经世文编》和为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等筹议漕运、水利、盐政等经济改革,已擅长经世学而知名。

    在禁烟问题上,魏源积极支持严禁派,主张对鸦片的输入与吸食采取严禁的措施。他指出,鸦片是“民财之大漏卮”,认为“鸦片耗中国之精华,岁千亿计,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闾之壑”,必将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他又指出:鸦片烟“醉我士女如醇浓,夜不见月与星兮,昼不见白日,自成长夜逍遥国”,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以后他在《海国图志》中更指出:“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因此他要求严厉打击鸦片走私贩和坚持不改的鸦片吸食者,以收“惩一儆百”之效,并痛斥弛禁派是一伙不顾国家兴亡的民族败类。

    鸦片战争爆发,魏源坚决主张抗战,当时他在浙东沿海,随后加入署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府,参预筹划浙江前线的抗英斗争。道光二十二年七月,正当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时,他写成《圣武记》,记述了清皇朝前期的一些重大军事活动,企图以此激励清朝统治者振兴武备,抵抗外来的侵略。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悲愤至极,从而认识到“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而欲“知夷情必(先)知夷形”。还在战争进行时,他就曾到宁波亲询英俘安突德,据其口供写成《英吉利小记》,以后他又受林则徐的嘱托,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西洲志》的基础上,参考历代史志,广泛搜集当时传入中国的外国史地著作、地图,编写成当时的世界史地巨著《海国图志》,于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十二月完成五十卷本,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增订为六十卷本,刊行于扬州。到咸丰二年(1852年)又增补成一百卷本,刊行于高邮州(今江苏高邮县)。《海国图志》不仅介绍当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地理、历史以及科技发明等,而且总结了鸦片战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对付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一套战略策略。与此同时,他写成《夷艘寇海记》(以后略有补充,被后人附入《圣武记》,题作《道光洋艘征抚记》),对鸦片战争的发生和经过作了忠实和全面的记载,无情地揭露英国侵略者的罪行,暴露统治集团腐败无能造成战争的失败,痛斥投降派的无耻卖国;同时态度鲜明地肯定和赞扬林则徐等抵抗派、爱国将领的功绩,反映人民抗英斗争的巨大作用,给后人留下了鸦片战争的当代信史。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魏源参加礼部会试,中第十九名贡士,由于当事者说他的试卷不工整,罚停殿试一年,第二年补行殿试才成进士,同年八月分发江苏,任东台县知县,道光二十七年入江苏巡抚陆建瀛幕,旋任高邮州知州。二十八年游历了东南各省,亲到澳门、香港等地访查收集有关资料,增补《海国图志》。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至扬州,魏源倡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太平天国。不久,因宿怨故被人弹劾“迟误驿报”而免职。咸丰四年,清廷恢复他高邮州知州职,魏源以“世乱多故,无心仕宦”,辞而不就。晚年,隐居杭州,潜心学佛,思想趋于消极,“不与人事,惟手订生平著述”。咸丰七年(1857年)病死于杭州。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和诗人。
 
    他和龚自珍一样,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