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闽文化

闽文化

漳州大鼓凉伞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流行于漳州市所属各县。传说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倭寇骚乱,戚继光经常采用打鼓招兵;抗击倭寇时,也擂鼓助战。鼓成为人民战斗生活以及抗倭中不可缺少的鼓舞力量。以后每逢节日,漳州一带百姓就打鼓纪念,渐渐演变成“大鼓凉伞”这一民间传统舞蹈。“大鼓凉伞”表演时气势雄壮,动人心魄,充满着战斗豪情和必胜信念。男角常扮作武士,挑选体格强壮、血气方刚的青年担任;女角常作小旦打扮,头梳双髻,高举凉伞,团龙绣凤,舞动时伞罩飘飞,姿式优美。通常是一鼓一伞,也有二鼓一伞。鼓数均需偶数,越多阵容越壮观。“大鼓凉伞”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其中的“斗鼓”、“翻鼓”、“擂鼓”、“咬鼓”、“翻车轮”、“桥鼓”、 “迭鼓”、“踏鼓”等,又有“三进三退”、“观山式静止”、“莲花转”、“龙吐须”等构图和队形。大鼓凉伞没有音乐伴奏,依鼓声动作。大鼓凉伞是福建历年传统保留节目。由“大鼓凉伞”演化出来的创作舞蹈非常多,在大小庆典活动、艺术盛会、赛事,多次演出。50年代起,多次参加全国和全省歌舞会演,均获奖项和好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