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闽文化

闽文化

同安车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亦称车鼓弄,闽南民间的娱乐形式。以舞和弄为表演形态,配以歌谣,表现生活情趣。车鼓分为3种。1、文车鼓:俗称车鼓弄。演员2人,分扮丑和旦,称车鼓公、车鼓婆,公手执旱袋和蒲扇,婆手执摺扇和手绢,两人抬一象征石磨的盖彩斗篮对唱轮转。丑角诙谐滑稽,旦角娇艳迷人,一唱一和,妙语连珠。清代 民国期间多在迎神赛会、婚丧喜庆,元宵迎灯等场合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车鼓形式演唱《十二生肖抗日歌》、《抗日五更鼓》、《劝新娘抗日歌》等。建国后培养了一批新秀,参加文艺调演。传统的曲目有:《十二月思君》、《十月娶妻》、《五更鼓》、《十步送哥》、《花哥》、《年兜歌》。2、舞车鼓:俗称车鼓跳,演员10人,1公、1婆、1鼓师、1花花公子、6村姑。公婆抬一鼓轿,鼓师蔽于鼓轿之中击鼓指挥乐队,其余人物手中分执交锣、呐盏、小铃、小瓷杯、拍板等配合,边舞边唱某故事,传统节目有《一群婆娘》、《望远行》等。3、演化车鼓,俗称潘土车鼓。因源于潘土村而得名。演员7人,一火鼎婆,手执莆扇手绢,肩挑火笼菜筐;一鼓公手执旱烟袋,留八字胡,公婆同扛一彩篮花鼓轿;两金童、两玉女,各手执钱棍。1956年后,金童玉女改为四村姑,传统节目有《管甫送》、《长离别》、《车鼓歌》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