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洛川蹩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延安鼓艺的产生是古代战争的结果,而它的社会存在基础则应归究于古代先民对祖宗和神灵的崇拜与祭祀,并与地方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洛川县令曾描述迎接春神的“打春牛”习俗,诗日:“牙旗前导鼓吹声,遥迓东皇到洛城。紫燕两街矜彩胜,青牛一路肃郊近。”五色的旗幡,绘彩的春牛,嘹亮的鼓声,不就是民间闹社火的场面吗?只不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其原始功能日渐淡化,而其大众性、娱乐性、参与性更加明显,最终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洛川县是中国民间艺术(舞鼓)之乡。其最具代表性的鼓舞为蹩鼓。“蹩”为方言语音,意为蹦跳。据新编县志载:“舞时前一跳,后一跳,左一跳,右一跳,一时成列,一时成队,变换多端”。蹩是其主要的表演特色。

  鼓手一律武士打扮,头扎红色英雄巾,背插四面靠旗,腰系战裙,腿束裹腿,腰前横挎一面直径2尺许的大鼓,双手握红白色鼓槌,边击鼓边蹦跳,另有十余人执大镲、小锣,与鼓手相和相应,金鼓交鸣,震天动地。多为广场群体表演,人数可达百余名,声势浩大。蹩鼓步法独特,阵容森严,变幻交错,扑朔迷离,时而聚合,时而分散,威风凛凛。其基本动作有单跳、双跳、搓步、拧摆等。“双跳”双脚同时起跳下落,上身后仰,动作粗犷;“单跳”稳健潇洒,起落大度,灵活优美;“搓步”刚健;“拧摆”柔逸。鼓点节奏强烈,舞姿粗犷矫健,如虎啸龙蟠,很有秦汉遗风,其浩瀚威猛之势,可用“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来形容,表现了洛川人民昂扬奋进的英雄气概。”1989年,曾参加陕西省首届艺术节暨世界旅游日演出,获特别奖。1994年叁加庆祝建国55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城楼前作开场表演。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