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回族卫生习俗—卫生设施及传承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讲卫生、爱清洁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不完全取决于条件。回族的基本卫生设施,如汤瓶、吊罐、沐浴堂等简单、经济,使用方便,深受回族群众的欢迎。
  (一)汤瓶
  这是回族等×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统盥洗用品。有首回族花儿唱道:“紫铜、青铜、高丽铜,黄铜打下的汤瓶。吃喝不成都能行,没把汤瓶是不行。”回民在日常生活中把汤瓶看得很重要。不论经济条件如何,家家有把汤瓶。例如,回民烧开水不用锅,而用汤瓶壶,因用锅烧开水有腥味儿。平时洗手、洗脸不用脸盆用汤瓶。回民讲究洗过的水只能往下流,而用脸盆洗脸往往是把洗过的脏水捧起来再洗,回民不习惯,也不喜欢。随着社会的发展,居住在城市的回民洗脸洗手也用上了脸盆。但洗小净时,无论城市或农村,都离不开汤瓶。有些回民家里备有几把汤瓶,有小孩洗手洗脸用的,有专供礼拜人用的。汤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铜汤瓶、搪瓷汤瓶、轻铁汤瓶、塑料汤瓶、砂泥汤瓶,还有铝汤瓶和锡铁汤瓶等等。
  回民喜欢用汤瓶是因为汤瓶有盖、有把、有流水的高翘壶嘴,盛水的主体部分一般呈鼓状圆台形,不洁之物不易进去,既方便,又卫生。更主要的是回民用的汤瓶在回族群众中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如在《宛尕斯的故事》里说,汤瓶原名叫洗壶。相传在唐朝时期,唐王有一天晚上梦见金殿的大梁正在倒塌,只见一个身穿绿袍、头缠白布、肩搭一条白毛巾的深眼窝、高鼻梁、长胡须的大汉,左手提一把汤瓶,右手向上一托,把大梁顶上去了。第二天,唐王召集文武大臣圆梦。徐茂公说:“这是西域回回,身穿绿袍、头缠白布是他们礼拜的衣裳;毛巾、汤瓶是他们用来净身的东西,唐朝江山要靠西域回回来保。”后来,唐王命徐茂公选了60个汉族小伙子,换了60个回回,由宛尕斯回回带领来到长安。唐王亲自出宫迎接,并以兄弟相称。过了不久,唐王知道回回想回家了,就在当地给他们纳了汉族妻子,并修建了几座清真寺,还命手下工匠特制了一把精美的金壶赐给宛尕斯,叫他净身用,这把金壶叫“唐瓶”。从此,宛尕斯和其他西域回回再也不想回家了。后来,回回家家都打了一把铜汤瓶。久而久之,民间就简称“汤瓶”了。
  “汤”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本意指“热水”。所以,汤瓶逐步成了回民等×沐浴净身用的水壶的专名了。现在全国各地清真寺的沐浴堂里都有汤瓶,一些回族聚居区经营的茶馆、饭馆、饮食服务行业门口以及回民家中都备有汤瓶,供洗手、洗脸和洗小净用。有的还把汤瓶画到饭馆的门牌上,作为“清真”的标志。
  (二)吊罐
  是回族群众专门洗大净(阿拉伯语称乌苏里)的沐浴用具,相传,盛唐时期由波斯×商人传人我国。现在回族清真寺里和回族×家里一般都装有“吊罐”。
  吊罐以陶质、铁质、铝质为主,边远山区还有木质和铜质的。大小基本一样,约盛一小铁桶水。样式为腹大口小,两侧有穿绳悬挂的耳环,底部有一个漏水孔,并附有一个木塞子。用时拔出塞子,水从漏孔流出。凡悬挂吊罐的地方,其地下修有一条通往室外的下水道,污水从此排出。下水道有的用一块木板盖着,木板中间钻有一个小水眼,洗过的污水便从此眼流到下水道。有的下水道是用砖砌一个盖子,还有的是用水泥板作盖子。
  吊罐一般均无盖,不用时只将小木塞子插到漏水孔。
  吊罐里的热水,一般都是用汤瓶壶烧的,有时也用铁锅烧。用锅烧水要把锅用开水洗干净,烧水时不许盖锅盖。这样做主要是防止粘在锅盖上的饭菜等杂物溅进水里。用吊罐沐浴,既简单,又方便,适用于千家万户,且比盆浴干净、卫生、省水,有许多好处。
  (三)沐浴堂
  回族俗称水房子,是供回族群众使用的公共卫生设施,一般有清真寺的地方都有沐浴堂。沐浴堂的房子有大有小,小的有三五间,大的有七八间。沐浴堂内有水井;有专门烧开水的大铁锅(不许做饭);有净下(即洗小净>的小隔间,每个小隔间都有一个南北方向的下水池;还有洗大净用的沐浴间。每个沐浴间都有更衣的小木板或小木床、浴巾。除此之外,在整个沐浴室的地中间,用石头或水泥砌成一个长方形的大污水池,池内有下水道。池子上面×着一个特制的放汤瓶、搭毛巾、挂帽子的小木架,池子两边摆着较矮的长坐凳,沐浴的人可以坐在凳子上洗手、洗脸、洗脚等。沐浴堂内净下的小隔间、沐浴间和污水池的污水都通过下水道排出寺院。清真寺的寺师傅专门管沐浴堂的烧水和清洁卫生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政策得到落实,回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回族沐浴堂的设施也进一步得到改善,有些大一点的沐浴堂已用上了锅炉、电灯、自来水、喷头等先进设备,广大回族群众礼拜前或参加节日庆祝活动,或外出归来和劳动工作之余,都可以愉快地洗个大净。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