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史海钩沉—太湖然自灾害诗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说起太湖诗,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那些吟诵太湖风光景色的锦章绣句。但事实上,自有史以来,太湖地区也常常遭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在某些时期甚至还相当频仍。这些灾害也常在文士们的诗作中得到反映,使人们看到了太湖的“另一面”。

明代施凤的《和守溪相公苦雨二首》记述了三年间两遇大水的情景:“前年春夏交,淙淙雨不止。一月无日晴,溜声常在耳”;“今年交夏来,霪雨似前年。正当麦熟时,滂沱复连绵”。大水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溪壑浩弥弥,岸浸波涛里。人家无完居,十室九壁圮”;“贫家割草炊,几处无炊烟。相逢惟嗟叹,听之应恻然”。秦嘉铨的《望雨叹》描写了明代一次旱灾的情景。那年春天,太湖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了“数尺许”,沿湖及湖中山脚根的石块全都露了出来,田里到处架起抽水器械,直到黄梅天来临仍不见下雨,晴空炎日,人畜都疲惫到了极点,旁人只能靠变卖家产来度眼前生计,“哀哉老农与老圃,挖肉医疮将何补?”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作者毫无办法,只能祈求苍天慈悯,降伏凶恶的“旱魃”。

太湖地区的风灾也较常见,明代著名学者王鏊的《嘉靖二年七月三日》一诗写到了其中的两次:“去年七月飓风作,驾山驱海势何恶?沿江滨湖万人家,一半飘流喂蚊鳄。今年七月仍飓风,驱山驾海势略同。人家有备幸多免,禾偃木拔岁则凶。”清代吴兆鲤的《纪异二首》写了雍正二年(1724)先遭蝗灾、后遭风灾的情况。那年秋天,飞蝗蔽天而来,农人不知所措,幸好,蝗虫将水边芦苇叶吃尽后,被鸟群悉数歼灭,农人正在高兴之时,忽然大风拔木,雨急如注,太湖水涌丈余,田禾尽淹,居民多被漂没。“蓦地暴风发,天心骤降殃。树随屋共拔,人与稻俱僵。急雨撼山谷,怒潮矗海塘。”从这些描绘看,风灾就是现今所说的龙卷风。

在冬天,太湖还常会出现冻灾。据地方志记载,太湖在宋(1111)、元(1329)、明(1503)、清(1654、1665)各朝都曾遇到冻灾,“天大寒,太湖冰厚数尺,大雪积丈余,洞庭柑桔皆冻死”,王鏊的《桔荒叹》,写的就是明弘治十一年(1503)的一次冻灾的情景。另有叶方标的《打冰词》说:“朔月北风吼十日,太湖一夜冰三尺。骨坚势厚棱棱高,去楫来舟空叹息。”船家用尽力气“ 打冰”,船只也难以动弹,可见这次冻灾之烈。

值得称道的是,这些诗作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和对穷苦大众的同情上,更有对防灾减灾的思考和对保护生态的呼吁。如在记述蝗灾的诗中提出要多植芦苇、保护鸟类,再遇蝗时就能“不碍稻花香”。提出对自然灾害要早作防范,不要到遇灾时才“为计恨不早”(《桔荒叹》)。指出在丰年不要奢侈浪费,要有足够的储备来预防不测(《后刈麦行》)。王鏊还对官府滥伐湖岛树木严厉谴责,告诫倘遇风雨之灾,将会“崖摧壑陷难支撑”,造成严重后果(《悯松歌》)。这些诗作能警示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要善待自然,在赞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要防范自然灾害,对减灾防灾来说,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清代郑元亨有《乙酉五月避乱湖中》一诗,说当年太湖某处曾出现“毒水”现象,因方志上未找到相应记载,不知真情详况及原因根由。好在全诗不长,兹录于此,供专家作进一步探究“五月窜湖阴,溪深水涵毒。触之即死亡,五丝不能续。蛟龙正争斗,岂分石与玉?是处无安流,滔滔鬼昼哭。”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