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古都名城—古陈国溯源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陈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列国的重要国家之一。其统治区域主要在豫东周口一带,存国时间近千年。陈国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某些方面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将陈国的历史渊源作一简单考证和介绍。

    陈乃原始部落的名称,最早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郧”。放郧即帝尧陶唐氏,帝喾是黄帝曾孙。陈部落是黄帝时代大的原始部落之一,与黄帝的姬姓部落互相联姻,是构成黄帝部族两大支系之一。
    黄帝族起于姬水,即今陕甘之交的岐山一带,陈部落的起源也当在附近。陈部落跟随黄帝部落四处征战,最后统一了黄河流域。陈部落也随着黄帝族东迁于中原肥沃的平原,最后落脚于东夷族属的太昊部落旧地宛丘(即今淮阳)。陈部落东迁后,由游牧生活走向定居生活。夏商时期,陈部落一直在豫东一带活动,也曾建立小的国家,分别臣属于夏、商。商代晚期,西周兴起周武王灭商前夕,派大军攻取商纣王的属国陈。周武王的军队集中于陈,打败商纣王的属国军队,夺取了陈地,切断了商朝同淮河流域嬴、偃姓诸国的援军,为灭商创造了有利条件。
    妫姓陈国
    妫姓陈国的建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商汤封虞遂于陈,如《世本》宋忠注:“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为舜后是也。”一种说是虞思之后遏父之子妫满,《史记》、《左传》均主此说。但据周武王灭商前曾在陈集会,这陈当系商汤所封有虞氏帝舜之后虞遂于此,而虞遂的一支嫡裔则封于遂国,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后为齐所灭。另一支裔则封于陈,因亲商,被周武王所灭。而虞遂的一支裔孙遏父曾投靠周国,担任陶正之官。帝舜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也继承这种技术,擅长于制陶。正因遏父给周国立下了大功,周文王便将长女大姬嫁给遏父之子妫满。所以,周武王便另封妫满于陈,以奉舜帝之祀。妫满即陈胡公,是西周所封陈国的第一代国王。
    正因陈胡公封于陈,与原来的陈部落关系密切,故也自认为是黄帝之后。王莽本是陈侯支裔田齐之后,他也自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姓祖考虞帝之苗裔。”这与王莽《嘉量》铭文:“黄帝初祖,德市于虞,虞帝初祖,德市于新”之说相同。说明陈为虞舜之后,而田、王、姚诸姓,则又与陈同祖。今陈胡公墓在淮阳县柳湖旁,城壕水注啮其址,见有铁锢之,俗称铁墓。陈本侯爵,此称为公,乃春秋通例。
    陈都宛丘
    宛丘在今淮阳县东八里,城为方形,周九里十三丈,高二丈四尺,四门,门皆三重。绕城有土筑外郭一道,即护城堤,高丈许以防水患。《路史·国名纪丁》云“今陈治宛丘城,城记云:‘胡公所筑,楚初灭陈,顷襄后都之’”。《元丰九域州》也说是陈胡公所筑。以后为郑子产修筑,楚惠王又再修建,城临蔡水,周围三十里,汉后修。东汉章和二年为陈国,北魏为陈郡,隋为陈州。《诗经》所载的宛丘,即今平粮台,也叫贮粮台。《淮阳县志》说:“俗呼粮冢,高二丈,大一顷,有四门,林木郁然。在城东八里。”《尔雅·释丘》有“宛中宛丘”。《毛诗传》云:“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在这广阔的黄淮平原中,能有一个像宛丘一样的小土丘,崛立在大平原上,确是稀少的地形,常常被原始部落和国家作为定居点。《诗经·陈风·东门之池》称:“东门之池,可以沤麻”。《水经注》云:“楚讨陈,杀夏微舒于栗门,以为夏州后城之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廿十步,南北八十步许,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诗所谓东门之池也”。今淮阳县城东门内亦有池,南北长,东西窄,池中有台,与《诗经》、《水经注》记载的陈城的特征一致。又《陈风》载东门之木分,或在东门池之侧长满一大片木分树林。木分即白榆,至今仍为黄河流域及淮北一带的重要树种。东门这一带有林木池沼及楼台,风景清幽,是陈国国都君民的游乐场所。
    宛丘城东北三十里为伏羲氏、神农氏所都。城北一里有画卦台,“相传为伏羲于蔡水得龟,始画八卦之处。”这与上蔡县的记载相同。城西北三里许有太昊陵,即伏羲墓,周五顷余,俗呼人主坟。墓周产蓍草,高至数尺,前有石碑,刊“太昊伏羲墓”。
    墓临蔡水,唐太宗颁诏“禁民刍牧”,宋太祖诏立陵庙。原占地875五亩。太昊陵高20米,周长150米,陵前有八卦台。当然这些建筑都是秦以后历代加修的,但早在春秋前太昊陵和画卦台业已存在。城内发现春秋时代的陶片和筒瓦、板瓦及古城墙分土层,都可证明陈城起源于春秋之前,为陈国始筑无疑。
    陈国风俗物产
    《诗经》里有《陈风》诗十首,专叙陈国的风俗情况。
    自陈胡公建立陈国起,他的夫人大姬便开始荒淫,历代国君竟相效尤,如陈有幽公、定公、厉公、灵公,愈演愈烈,大夫仲子、孔宁、仪行父也是一些淫徒。国事不理,生产荒废,以至发生两次大内乱,一次亡国,国势积弱不振,终于亡在强楚之手,势所必然。
    至于《陈风》上所载的陈国物产,植物中有木分、栩、杨、梅、椒、麻、菅、蒲、棘、苕、荷、荀、菡萏等。
    木分,即白榆,果实为翅果叫榆
    钱,为行道树或庭荫树,或供养建筑器具薪炭之用,皮或磨碎成粉,有粘性,供制香料或胶合瓦石,又可充饥济荒,叫榆皮面。
    栩,即栎,叶或养柞蚕,嫩叶可代茶,种籽或度荒或养肥猪,朽木可作香蕈及银耳的优良培养基。
    椒,芳香可辟气,杀虫,调味,发散霜露寒气。
    菅,即芭茅或芒草,或织箔盖屋编篱笆,纤维可制绳和草鞋。
    苕,即紫云英、红花草子,嫩茎叶或作蔬食,或作饲料和肥料。
    兰,即泽兰,为香草,用于佩身祛除不祥之气,又可沐浴洗头,置于发中,使发不粘结。
    菡萏,即荷花之未开者。
    现在这些植物在淮阳仍有分布。
    古陈国动物中有鹭、鹊等,现在鹭鸶已极少见了。
    陈国内乱
    陈国本来是中原列国的大国之一,由于淫风废政,以致国势日趋衰弱。
    公元前719年,宋与陈、蔡、卫四国联军伐郑,揭开了春秋初期中原各国的纷争。
    陈桓公有宠于周桓王,这时,卫桓公被州吁和石厚所杀,石厚投奔陈国,卫国派人到陈国杀掉了石厚。次年,郑庄公为了报复,便出兵伐陈,掳获而归。后又要和陈和好,因陈与宋、卫结盟,故被陈桓公拒绝了。又过三年,郑为了结好于陈,郑公子忽,便讨陈君之女为妻。
    公元前707年,陈、卫、虢在周桓王的帅领下伐郑,被郑打得大败。这一年,陈桓公刚死,桓公弟佗杀太子免而自立,国中大乱,国人分散。蔡国乘陈佗之乱,便干预陈国内政,杀陈佗而立陈跃为厉公。后来,厉公之弟宣公,以女嫁给周惠王为王后。
    公元前673年,陈宣公因宠姬生子款,便杀了太子御寇,而御寇和厉公之子完要好,陈完便逃往齐国,被任为工正,食采于田。传到六代孙常,始改姓田氏,田常曾孙田和,于公元前386年自立为齐侯,是为田齐,再过七年,便夺取了苟延残喘的姜姓齐康公的残余国土,完全取代了姜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674年,因狄侵卫,齐侯便召集鲁、宋、卫、郑、曹、许和陈国会盟以对付狄人。公元前641年,楚、蔡、郑、陈又盟于齐、陈与楚初步搞好关系,次年,陈又参加宋、楚、蔡、郑、许、曹等国在盂的盟会。这时,陈企图并吞弱小的顿国,顿子出奔于楚,楚成王便于公元前635年围陈,护送顿子归国。陈国从此被迫服于楚,便和郑、蔡、许跟着楚国去攻宋,但被晋文公和秦、齐、宋联军大败于城濮。楚国遭受这次重大打击之后,势力暂时南退,而晋文公称霸,陈便和宋、齐、蔡、郑、莒、秦、鲁、邾等国会盟于温。接着,周、晋、齐、宋、鲁、秦、蔡、陈盟于翟泉,以阻遏楚国的北进,这时的陈国又归服于晋国了。
    由于陈亲于晋,故楚和郑于公元前608年侵陈及宋。晋国赵盾救陈,又和宋、陈、卫、曹伐郑,打击新楚的势力。陈畏楚的侵略,便于公元前604年和楚谈和,却又惹怒晋国。于是在第二年,晋、卫联军伐陈,陈被迫又与晋和解。次年,楚又伐陈,陈再与楚和解,这便又激怒晋国。陈国处于楚晋激烈争夺的地步,朝晋暮楚,依附于两大强国之间,惶惶不可终日。
    走向灭亡
    但是在这个时候,荒淫的陈灵公却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不问国事,终日与夏姬饮酒作乐。大夫泄治进谏说,君臣淫乱,人民效样。灵公便告诉孔、仪两人杀害了忠臣泄冶。
    夏姬之子夏征舒很气愤,射杀了陈灵公。孔宋、仪行父逃奔楚国,而太子午逃晋国。于是,夏征舒自立为陈侯。
    但楚庄王藉口要平定陈的叛乱,出兵攻入陈国,把夏征舒车裂于陈都城的木栗门之城,把陈建为楚的县,后听大臣申叔时之言,又立灵公之子午为成公。
    陈国经过内乱之后,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国势便一直走下坡路。
    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欲求得各国的和好,便立陈太子师之子吴为陈君,是为陈惠公。从此,陈成为傀儡,一切都受楚的控制。
    公元前506年,楚在吴的连续攻击下,接连失败,陈见楚大势已去,便参加了各小国的盟会,准备配合吴国夹攻楚国。
    接着,联军大败楚军,攻破了楚都郢都。吴王召陈侯,陈侯欲往,陈大夫进谏说:“吴新得意,楚虽亡,与陈有故,不可陪。”陈怀公便称病辞谢吴国。过了四年,吴王阖闾又召陈怀公,陈怀公在强吴的威胁下,只得到吴国去朝贡。吴王因怒其以前没有赴吴,便把陈怀公扣留于吴国一直到死。陈国后来只得重新投靠楚国。
    公元前496年,楚、陈联军率师灭顿。吴王夫差便攻取了陈的三个邑作为报复。这时,陈成为吴、楚的争战点。不久,越灭吴,陈国更为孤立无援,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乘机北伐,灭亡陈国,陈成为楚之陈县,楚惠王又着手营修陈城。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之郢都,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再次进行扩建陈都,命名为陈郢,陈正式灭亡。楚在迁都38年后,又迁都安徽寿春,又过二十年被秦所灭。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