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岳飞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绝。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先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在朱先镇,岳飞招兵买马,连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人,出生于佃农家庭,父名和,母亲姓姚。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也是我国人民极为熟悉并十分敬仰的民族英雄。
  童年时的岳飞就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成年以后,又到大户人家做过庄客。岳飞少时沉默寡言,有志气。随汤阴县枪手陈广学“技击”,无所不精。后又随同乡人周同学骑射、研读孙子兵法,能挽吃力150公斤的弹弓,且能左右射击。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19岁时,应真定(今河北正定)宣抚使刘韦合的招募而当了一名“敢死战士”。刘韦合看到岳飞的身材和了解到他的武艺后,就指定他当了一名小队长。岳飞从军后,曾参加了宋、金联合攻打燕京的战斗。这次攻战,宋军越过了卢沟河,攻入了燕京城内。但在巷战时却被辽军打得大败,岳飞也只得随败兵溃退。
  金军从宋军攻打燕京的战斗中,看出了宋军的极其虚弱的本质。于是在1125年灭辽以后,立即掉头南下,乘胜发动了对宋的大规模的军事侵犯。河北、河东之地的忠义×和抗金将领,自动组织起来,保卫家乡,顽强地抗击着女真奴隶主军事贵族的野蛮侵犯。在家料理父亲丧事、闲住了4年的岳飞,在1126年,又应枢密官员刘浩的招募,在相州参加了赵构大元帅府的部队。第二年四月,岳飞就因“越职上书”,力陈抗金、要求收复失地而获罪离开了部队,“狼狈羁旅”于归德府中。
  1127年,岳飞经赵九龄的推荐,与河北招抚使张所作了一次晤谈。岳飞对兵法、军事形势、燕山的山川地势,了如指掌,侃侃而谈,张所倍加称赞,即用他为统领。后来,岳飞辗转归附了宗泽,来到了开封城外。
  岳飞之遇宗泽,犹“千里马”之遇伯乐。岳飞从此得到了施展自己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的机会。宗泽十分赞赏岳飞的才能与勇敢,相识之初,宗泽就举岳飞为“踏白使”,率领500骑兵去抵抗汜水关(今河南汜水镇西)的敌人。汜水关地势险要,为东西两面的重要交通咽喉,也是南侵金军必经之地。岳飞率领的仅500名骑兵,随身携带不多的军粮,面对数倍于己的金军,宜速胜而不宜久持。岳飞随即命令300名士卒,每人缚好两束交叉的柴草埋伏在前山脚下,等到半夜,点燃柴草四端,高高举起,照得满山通明,宋军夜战金军,金军大败。岳飞凯旋之后,宗泽举岳飞为统领,继又提为统制。
  建炎二年七月初一,抗金老将宗泽死于开封留守任上,接替他的杜充,是一刚愎自用、喜欢残杀的无能之辈,根本无力约束和统率部下,集结在开封周围原为宗泽节制的各路军队和民军,便不战自乱,自相残杀起来,军营中一片鼓噪。杜充却带着岳飞等将官渡过淮水和长江南下,建炎四年二月(1130年),开封落入了女真统治者手中。
  1129年秋,南下侵宋的女真兵马,在渡过淮水以后,取道滁州、和州,要在渡江之后经江东而趋浙江。这时,担任建康行营留守的杜充,又不战而降。南宋的长江防线,如土崩瓦解。金军很快攻下了杭州、越州、明州。高宗丧魂落魄,流亡于明州(今宁波)附近的海面上,金兵在后面紧紧地穷追不舍,企图追袭赵构于海上。面对着将帅叛逃、土卒溃散、金军席卷而来、百姓们惶惶呼救的局面,岳飞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他集合好自己的部队,刺血激励部下说:“我辈……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矣?”(《金陀萃编》卷4)士卒为其慷慨陈词之爱国情殷感动,表示愿抗战到底。为使士兵不致剽掠、骚扰,岳飞严厉规定部属,不许侵掠百姓,做到“秋毫无犯”。他先后移军驻屯于广德军、宜兴县,致力于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安定,对窜入其境内的散兵游勇,尽量加以收编,用军纪加以约束。对不肯接受收编的,或一向在县境内劫掠居民的,他就出动兵马去攻讨,并随时率领部队出外与金军作战。在很短的时间里,岳飞驻屯的宜兴县,竟成了百姓们躲藏兵燹之灾的场所。岳家军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的军风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他们建立起“生祠”,挂起了岳飞的画像以此纪念岳飞的恩德。
  建炎四年(1130年)春,南侵的金军统帅兀术,在追杀赵构于海上的计划遭到南宋军民的抵抗以后,于是又放弃了追袭的计划,也打算放弃已攻陷的江南州郡,声称“搜山检海”已毕,要率部北移了。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南宋的几位大将的几十万部队,全都拥兵自重,徘徊不前,坐失战机,眼睁睁地目送金军退回江北。只有岳飞,在金军北移之际,从宜兴出兵,打击了金军。
  岳飞在探明了金军的北撤计划之后,便率领部众主动出击,直趋静安,对金军予以拦腰猛击,并在埋伏在建康附近的乡兵配合下,收复了建康,就任了通、泰镇抚使。以后,岳飞又接受了南宋王朝的一次次的“诏命”,平灭了李成、张用和曹成等军贼游寇。绍兴三年(1133年),由于岳飞的抗金斗争和国内各战场上所赢得的战功和声望,南宋政府就把东起江州(九江)、西到荆州、北边包括长江北岸的一些州县,划为一个军区,指定由岳飞负责防守,岳飞俨然是一位能独当一面、独负一区之责的大将了。但是,祖国的山河破碎,大江南北的人民在金兵的铁蹄下的痛苦呻 吟,以及满朝文武将官的腐化与怯战,使岳飞的心头涌起一阵阵无限的悲痛,时时萦系着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念头。在一次谈话时,有人感慨地说:“天下纷纷,不知何时方可太平?”岳飞毫不迟疑地答道:“只要文官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自然会太平。”(吴拯记:《鄂王事》)
  岳飞屡次向赵构上书,陈述收复中原的方略,但都不为赵构所用。直到绍兴四年(1134年),伪齐直接威胁到宋的长江上游的安全,并危及下游的时候,岳飞才得以率兵北上进攻伪齐。岳家军从江州移军鄂州,又从鄂州北指,旗帜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迎,很快收复了郢(州)、随(州)、邓(州)、唐、襄阳、信阳等州郡。岳飞给朝廷上奏,要把这些攻占的州郡,差官防守、治山筑寨,建设成进兵中原的抗金基地。岳飞因功授“靖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接着,岳飞又派人结纳太行义军首领梁兴、李宝、赵云等人,准备实施“连结河朔”、直捣中原的战略,着眼于收复故土的光辉未来。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再次从鄂州移军襄阳北伐,一路上,顺利地收复了伊(阳)、洛(阳)、商(州)等州,大军围攻陈、蔡地区。黄河两岸人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纷纷与岳家军联系,准备一旦有实际军事行动,便配合岳家军作战,岳飞也兴奋地与部将相约:“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但是,这次北伐,虽然“五战五捷”,却因“钱粮不断而抽回干事军马,未能成功”。岳家军驻扎在襄阳,距离南宋王朝所在地的杭州有数千里之遥,而且居于长江上游,粮饷的运送常常不及时,在平时即有“粮食不足之忧”,这次大军深入河南,朝廷措置岳家军粮草不力,以致留在襄阳兵营中的士兵,竟有饥饿而死的。处于前线的部队,亦时时有饥饿的威胁。岳飞面临着这种极其困难的处境,只得抽回前线的“干事军马”而中途折回。已经克复的州县再度陷入伪齐统治之下,当地的忠义军民又一次遭受了金兵和伪齐的屠杀,岳家军与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岳飞悲愤之极,他感到自己的壮志难申!然而,这壮志一定要申!岳飞的满腔热血沸腾起来,他想自己从戎报国、矢忠矢勇、风尘仆仆地转战在南北各地各种各样的战场上,固然已经得到了节度使的荣名与少保的官位,但是,这与自己执著追求的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相比,个人的高官厚禄算得了什么?岳飞把它们看作天上之行云浮尘,放怀遐想,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写出了一首成为千古绝唱的诗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治军极严,平素注重操练和教阅。打仗时,冲锋在前,自己担任“旗头”,成千上万的兵将的动止进退,惟“旗头”是瞻,勇往直前。宗泽曾称他:“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岳飞待部属,恩威并用,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待千万人如待一人,真正的公正无私。这使得岳家军的全体官兵,在平时都严于守法;在战时都乐于听命,具有极强的战斗力。金兵的铁骑,往往以排山倒海的密集队形,企图冲垮岳家军的阵容,但都无损于岳家军的毫发。金军中,流行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宋高宗赵构为了自己有坐稳偏安于江南的皇帝的宝座,是不惜出卖领土和军民的利益,向金国哀求投降的。自从秦桧拜相以后,在这位“挟虏势以自重、劫主以盗权”的奸相主持下,更加一意求和。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第二次拜相,宋、金开始议和谈判。岳飞对于这种屈辱的求和,不胜愤懑。他向赵构上书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宋史•岳飞传》)但和议在赵构、秦桧等卖国君相的主持下,在绍兴九年(1139年)达成。这就是历史上的“绍兴和议”。对此,岳飞上了一道《谢讲和赦表》。名为“谢表”,实为抗议书。它声声泪,句句血,道出了岳飞多年来郁结在心头的积愤,他要“誓心天地,当令稽颡以称藩”。但也惹得了秦桧、赵构之流对他的切齿的痛恨。
  绍兴九年(1139年),议和不到一年,金兀术就毁约南侵,河南各地又重为金军染指。朝廷不得不派岳家军去抵御金军的南下。绍兴十年六月(1140年),岳飞再次从鄂州出兵北伐,主力进抵河南心腹地带,克复了颍昌(今河南许昌)、陈州(河南淮阳)、郑州、洛阳等地,岳家军的司令部设在郾城,并打算长期驻扎在这里,作为再向北进军的基地。金兀术以精锐的“铁浮屠”(铁甲骑兵)和“拐子马”(左右翼骑兵)来犯,被岳飞杀得大败,从而粉碎了“铁浮屠”和“拐子马”不可战胜的神话。金兀术也不得不悲叹:“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接着岳飞又在颍昌与集结而来的金军作了决战,又一次打败了金军,并当阵杀死了统军上将夏金吾(兀术之婿)。当然,岳家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将士死亡也很多。这时,为岳家军策动的河北各地忠义×,纷纷起而攻城夺地,声援岳家军。宋、金战局形势,对宋十分有利,只要宋军的其他几路军在长江下游牵制住金的一些兵力,岳家军的主力便可横扫中原,收复燕云之地。岳飞也认为只要一鼓作气,多年来恢复旧土的宿愿便可实现了,他向南宋王朝紧急呼吁,要求“速赐指挥,令诸路之兵火速并进”。
  正在这时,卖国求荣的赵构、秦桧却害怕岳飞威望过重,“尾大不掉”,更怕迎回钦宗,帝位不保。出于这种卑鄙、自私的心理,正当岳家军奋勇鏖战、待命北渡之际,赵构竟下令各路军“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撤退了防守淮河的张俊、杨沂中等人的部队,使岳飞处于“孤军深入”、“他将不相为援”的危险境地。接着,秦桧等又令岳飞“措置班师”,逼令他在丧师和班师之间抉择。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痛心疾首地高呼:“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这种炽热的爱国热情、忠贞报国的雄心壮志,终于被赵构、秦桧所扼杀了。
  岳家军班师以后,岳飞被解除了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秦桧就指使岳飞的部下诬其谋反而逮之下狱,在审讯时,岳飞愤怒地撕裂衣裳,露出了昔日刺在背上、切入肤里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示对卖国贼的强烈抗议。他自知已落入了国贼的手中,于是,任凭严刑拷打,坚强不屈。绍兴十一年(1142年)腊月二十九日,秦桧终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在临安(今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这位在抗金战场上叱咤风云,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的民族英雄,临刑前,无限悲痛地向天空中仰视了一阵,拿过笔来在万俟等人炮制的“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是年岳飞39岁,其子岳云、部将张宪同时遇害。
  岳飞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卓尔不群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金的光辉事迹,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敬仰和怀念。“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子湖畔的“岳庙”正以崭新的面貌供人们瞻仰与凭吊。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