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书画篆刻

书画篆刻

丰富多彩的山水画(四)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倪瓒(公元1306—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子等。江苏无锡人。他的作品个人风格十分鲜明,最能体现元代画家的追求和特点,用最简洁单纯的艺术语言,表达出避世隐逸的人生态度,把绘画当作精神情感的归宿和依托。他的画一般为三段式布局,近景山坡、茅屋、草亭、树木,空无一人;中景空白以示水面;远处山峰一二。代表作有《紫芝山房图》。
    吴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一生生活贫寒。画法少用干笔,充分发挥了水墨稠湿的特点,墨色浑厚、湿润。代表作品有《双桧平远》、《渔父图》、《松原图》等。
    明清山水画,除少数画家外,大多以摹古为能事,突出笔情墨趣。如明代早期的画坛就以崇尚南宋画院的院体、浙派为主。但之后的绘画,仍有所突破。他们多强调主观的审美感受,融各家之长,手法灵活多变,构图不再遵循从揖让的传统格式,自由安排,强调生活情趣。明代中期的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山水画成就较高。为什么称为吴门呢?因为他们四人同为苏州府人,苏州别名“吴门”,故得名。
    沈周融合了前代大师们如董源、巨然、米芾、吴镇、王蒙等诸家之长,创作出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有的细密,有的粗简,有的壮阔,有的秀雅。有全景式的高山大川,也有田园小景。手法简率,很富生活意味。他的山水画的传世作品有《芦山高图》、《沧州趣图卷》等。文征明是沈周的学生,当然也为同乡。他师法沈周,诗书画均能。他的山水画有工笔、写意两种规格,写意水墨山水,自由挥洒,水墨淋漓。工笔山水细致入微,但又不刻板,有着典型的书卷气和“文人”趣味。他主要流传作品有《春深高树图》、《山雨图》、《古木寒泉图》、《真赏斋图》、《松阴策杖图》。
    唐寅(公元1470—1523),字子畏,号伯虎、六如居士,苏州人。山水、花鸟、人物皆佳。他一生坎坷,饱受荣辱毁誉。他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受南宋四家及元人画法影响,集众家之长为一体。在画法上多为细长清劲的线条皴法,墨色清雅,行笔极秀润,缜密而有韵度。
    他一生坎坷,又纵情行乐,年仅五十四岁就去世了,但他为后人留下了为数不少的作品。
    例如《孟蜀宫妓图》、《风木图》、《骑驴归思图》、《西注洲话旧图》、《溪山渔隐图》、《嫦娥奔月图》、《山路松声图》、《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等。
    这些画大都山水间有人物,人物的行为又被画得有声有色。他的画整体上追求清新唯美,很有韵味,很有诗意。
    比如他的《溪山渔隐图》就是画山水之间,红叶烂漫,松风悠远,在波光粼粼的水中两只小舟悠悠荡出,两位隐士样的人物各立舟中,一位把脚泡在水中,短笛横吹,一位半卧舟中,拈着胡须,仔细地听着,画面非常静谧和谐,让观者也好像融入了自然的美景和优雅的意境之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天籁之声了。
    和“明四家”的前三位不同,仇英既不出身书画世家,也不是书香门第的后代,他小时候是一个油漆匠,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妨碍他成为画家,但在等级森严、极重出身的封建时代却非常受人轻视,但仇英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个大画家,从而修正了世俗的偏见。
    他有两幅被称为“双美图”的传世名作《桃源仙境图》和《玉洞仙源图》,画得美妙绝伦,非常精彩。尤其是《桃源仙境图》是根据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画的构图繁复多层次,布局严谨而又有虚实,用色非常讲究对比,山色和树色非常浓艳深重,云雾很迷茫,而几位闲居而坐、弹琴歌舞的老者的色彩却洁白明亮,全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色感。他在用笔上讲究点面结合和远近虚实,整体风格非常秀润,是明朝难得的佳作之一。
    注重意境
    中国画推崇主客观的情景交融。
    清末民初有一位大学者叫王国维,他曾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这就是对意境的最好解释,因为景语就是客观存在的形式,而情语是主观情绪的流露。
    意境就是主观和客观的高度有机统一所达到的境界。
    意境就是画家在画面上所创造的世界。
    这个世界既不同于客观世界,也不同于我们梦想中的世界,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中国画画家在画画时特别注重意境。
    意境的有和无、俗和雅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