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文学文艺

文学文艺

评论家是开会的?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刘炜评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当代文学界,我只是一介“票友”,可自打写了几篇批评文章、参与了几回“争鸣”以后,就被人称作“评论家”了。所谓“种瓜得豆”,大概便是指这种事情。世人大多爱戴高帽子,我也不能免俗。听别人呼我以“家”,心里觉着舒坦。但我儿子不这么看,他才十三岁,眼睛有点儿近视,学习成绩也一般。但我觉得,这小子眼亮虽不如我,心明却超过乃父。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冲我直乐:“听说你现在也是‘评论家’哩。”我说:“你知道什么叫‘评论家’吗?”儿子说:“评论家?不就是开会的嘛。”口气中颇透出几分不屑,仿佛他老子扮演了一个很没意思的角色似的。
    童言无忌,却也可能“微中”。我儿子的话,是道出了一点事实的。这几年,文学是萧条了点,但文坛并不萧条。文坛的不萧条,多半是得了文人的纸笔“骂仗”之助,少半则是仗了各种由评论家唱主角的大小会议的掀澜造声。评论家开会,并没什么不好,但评论家被视作“开会的”就不怎么好了。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评论家,都能听出“评论家是开会的”这句话是“义归讽谏”的。在我看来,至少以下两种会议,称职的评论家还是少去或不去参加为好。
    一曰“新作研讨会”。作家尤其是那些未名作家出一本书,的确挺不容易的,害怕“寂寞开无主”,欲借评论家之力“火一把”,自是人之常情。但作家心可以热,评论家头却不能昏,头一昏就要说胡话,害了读者也害了作家。中国是个重人情的国度,人家请了你去捧场,你就不好扫人家的兴,心里觉着这作品不怎么样,嘴里讲出来的却只能是些“场面话”,回去自己都觉得难受。一篮子好话见诸媒体后,又在识货者那里落了“没水平”、“胡说哩”的评价。何苦呢?
    二曰“生意捧场会”。评论家里的名人和准名人多,精明的生意人自然乐与亲善。以我的经验,对于这种亲善之举,评论家还是提高警惕为好,因为这种生意人里,真正注重文化建设、敬重文学、看重评论家的所谓“儒商”是很少的,仅仅是好虚荣、爱花些钱附庸风雅的憨大哥也很少。多数喜欢拉扯作家、评论家的生意人,精得跟刁猴似的,他们表面把你抬得高,心理却压根儿没把你当回事儿,出资让你参加什么文化“研讨会”,或让你在什么“发布会”上跟官员一起剪彩,帮着出售什么黄金楼盘,热销什么电器、化妆品、壮阳药等等,说白了,不过是让文化给经济“坐台”而已。弄不好的话,你还可能是个不自觉的“托儿”呢。我心如秤,岂能为他人低昂?评论家应该有这样的自重。
    该评论家们显山露水的会议,自应有庄正的文化内涵,它所承载的,是精神世界的命题之设、义理之辨、词章之赏、价值之估。如果什么“场子”都赶,什么会都敢“脱口秀”一番,那就把“我思故我在”变成“我出场故我在”了。我所认识的一些评论家,水平不低,名望很高,发表过不少可圈可点的文章,但在很多会场上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本着尊老敬贤之心,我就不在这里列举比较恶劣的例子了。
    由此看来,对评论家而言,各种会议是很敏感的角色实践区域。什么会可以与,什么会应该避;如果与会,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能说,都是应该三思而后行的。至少,这种事关乎评论家的名节,可不慎欤?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