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纷繁璀璨的节日文化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正如谚语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她包括历史上曾存在的节日、汉族现存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节日、现今法定的节日和西方传来的节日。

约定俗成的节日,都有若干要素:第一,每个节日有规定的日期,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开始,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等等,节日之间有一定间隔,“两月一大节,一月一小节”。第二,节日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对象,如春节祭祖、人胜节祭人祖、立春日祭句芒神、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等等。第三,每个节日都有一定仪式,如清明节有吃寒食、扫墓和踏青,天贶节有祭虫王、晒书和女儿回娘家,七夕节有乞巧等等。第四,每个节日都与丰富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如端午节有屈原、曹娥的传说等。此外,每个节日都有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等活动。

一、节日的起源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期是不存在或者说没有形成节日的。“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需要在一些比较固定的日子里进行劳动休整,改善物质生活,开展娱乐活动,或举行某种祭祀仪式,于是逐渐出现某种节日。加之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也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我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均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如立春、二月二和中秋节都祭土地神;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生产而出现的,如人胜节、上巳节等;有些节日则是宗教信仰的产物,如元宵节祭天神、二月二祭日神、清明节祭祖、冬至节祭天等等。

中国节日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商周以后把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典,但当时的节日仪式比较简单,宗教色彩浓厚,节日时间不固定。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旦、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不少历史人物已成为某些节日的膜拜对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如曲水流觞、秋千、登高等内容,都是后来逐渐增添到节日文化之中的。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也给节日文化以很大影响,如三元节成了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的节日,四月八浴佛节、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腊月初八都是佛教信仰的产物。宋元以后,有的传统节日内容已从宗教迷信笼罩中解脱出来,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如驱鬼用的爆竹是节日和喜庆活动不可缺少的用品,迷信色彩极浓的傩戏演变为娱乐活动等。由此看出,节日是由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所补充、丰富,又有所淘汰、改进。节日在发展中有变异,在继承中有出新。但是节日的发展比较缓慢,有相对的稳定性。节日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农业文化的土壤中,各民族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历代统治阶级对某些传统节日的肯定和提倡,同时它也和人们某些愿望、需求紧密相联,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长期存在和传播的社会原因。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很快,科学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引起了中国文化的改变,节日文化也受到很大冲击,有不少节日活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如鞭春牛、皇帝亲耕、七月十五烧法船等,各个节日中的迷信内容日趋淡薄,但健康的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方面人们还过传统节日,另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节日,除民国以来保留的新年外,还有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从而改变了中国节日的格局。

二、汉族的节日

汉族有许多节日,至今还较活跃的节日有:

春节

春节又称元旦、元日、端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近代使用阳历后,阳历一月一日为新年,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它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但是春节不是一天,而是包括若干时日,通常要过到正月十五,所以民间称过春节为过大年。

每当进入腊月以后,过年的气氛就越发浓厚了,人们开始办年货、杀年猪、做年糕。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从此开始扫尘、贴年画、剪纸,把灶神送上天,这是春节的序幕。

除夕是春节的重要时辰,当天晚上必吃年夜饭,实现家庭团聚。无论亲人外出多远,此时都要骨肉团聚,举行家宴。饭前还要放鞭炮,饭后老人要给后辈压岁钱。当晚还要祭祀祖先,迎接春神,进行守夜。初一要吃饺子,从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几乎每天都有一定的年节活动,如初二为妇女归宁日、迎财神,初三为“赤狗日”、老鼠嫁女,初四迎神日,初五吃“破五”,初六“倒残土”,初七人胜节,初八拜星君,初九祝玉皇生日等。尽管如此,初五又称为“小开市”,一般商铺都要开门。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即把春节推上高潮,观灯、走会、吃元宵,象征团圆、美满。当天还是“大开市”之日,所有的商铺都开市大吉,迎来正常的生活。这也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人们开始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

春节期间还有许多娱乐活动,如踩高跷、扭秧歌、演戏和各种游戏活动。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鬼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都是祭祖的日子。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流行寒食,可能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禁火风俗,但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把两者合在一起,变成了清明节。

清明节活动有:一是祭祖。通常是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家或祠堂祭拜祖先,寻求亲情和睦;另外是到墓地举行墓祭,上坟、扫墓、祭拜等活动。二是踏青。清明是气候由寒转暖的日子,草木返青,大地回春,人们往往借助扫墓的机会,走向大自然,进行春游,如爬山、观花、野炊等。过去还多流行采野花、插柳和戴柳,以示赐福驱疫,祈求平安。三是流行春季游戏,如放风筝、荡秋千、斗禽等活动。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阴历五月初五举行。该节的起源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纪念曹娥救父,一种认为是纪念伍子胥,更多地方传说是纪念屈原,但划龙舟是早就流行的,纪念屈原应该说是普遍的说法。

端午节活动的突出特点:一是缅怀历史人物,如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二是划龙舟。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市,其中有214个县市有划龙舟活动,其目的是祈求丰收,驱除瘟疫。三是吃粽子、鸡蛋、喝雄黄酒。四是避五毒。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毒日,此时必插艾蒿、菖蒲,佩戴护身灵物,并外出游玩,北京就流行游览天坛之俗。五是从事夏季游戏,如射柳、击球、斗草活动等。

有人说韩国端午祭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端午节没有申报太遗憾了,其实两者不同,韩国端午祭祭祀的不是屈原,也不吃粽子,不划龙舟,而是祭祀土地城隍,纯粹是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其文化含量远不及我国端午节,应该不会影响中国申报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

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月七,该节是在七月初七举行。

七夕节本来是妇女的节日,最初是来自对星辰中织女星、牵牛星的信仰,后来把两星人格化了,并和民间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结合起来,组成了美好的七夕传说。事实上,民间广大妇女把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表达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

该节活动除了祭祀牛郎织女外,还举行女性的智力游戏,即乞巧活动,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表演。七夕节是健康的节日,广大妇女通过祭祀牛郎织女和乞巧活动,追求知识,锻炼心灵手巧,向往美好生活。

在七夕节期间,各地还流行乞巧食品,有的地方还搭建乞巧楼,举办乞巧庙会,进行智力游戏,如摆七巧板、玩益智图等。

秋节

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团圆节。在唐代就已经有中秋赏月的风俗,宋代定名为中秋节。

中秋节首先要祭月神,又称月宫娘娘嫦娥。中国民间有许多嫦娥奔月的传说。传说月宫中有桂树,吴刚伐桂,有玉兔捣药等,都是围绕月神展开的。祭月必供月神纸马,伴随而来的,还有祭兔之举,北京的兔爷就是过中秋节的象征符号。

次是为月神供奉月饼,民间百姓也都吃月饼。全国各地此时都做月饼,其中用的月饼模具上既有月神嫦娥,又有月宫、桂树、玉兔,从中可以看到中秋节文化的缩影。

第三,中秋节游戏较多,如赏月、采莲、划船、观花,企盼花好月圆。小孩子则喜欢斗蟋蟀,养蝈蝈也是秋季的重要活动。在南方还有一种特殊的游戏,俗称“送瓜”,送瓜是为了祈子,期盼人丁兴旺。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九月九、茱萸节,起源于秋游去灾。道教以九月为阳,九月九就变成了重阳节。重阳节是在降霜前夕,人们担心降霜天寒,都争先恐后到郊外登高、秋游,这是自古以来的健身活动。

从民间信仰上看,人们认为逢九必凶,重九更灾,于是要辟邪。此日最流行的是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味香浓,有逐风去邪、驱虫减湿、去寒之作用。民间流行在头上、房上、床头、井边插茱萸,目的是驱灾辟邪。另外,还举行迎神逐疫等消灾祛疫活动。

重阳节另一项重大活动是赏菊花,有些城市还举办菊花展,酿制菊花酒,说明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健身作用。此外在重阳节期间,民间还喜欢进行围猎、射箭、放风筝,吃重阳糕食品。

在历史上,重阳节期间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孝敬老人,供奉寿星、麻姑,祝老人长寿。基于这一习俗,我国已将重阳节视为老人节,发扬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三、文化的重要载体

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主要是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绝大部分节日中,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文人作品、著名诗词、民间谚语,如人祖传说、屈原故事、上巳节兰亭序文、节日诗词等,还有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文学作品,汇总起来可以说是一部节日文学史,从文学艺术角度,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绘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间在过春节、立春、清明、冬至时,留下许多鞭春牛、游春、九九寒消图画等。在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节中,祭祖时多绘有祖先神像,这都是民间绘画的形式之一。至于宫廷画家绘制的《朝岁图》、《十二月令》等绘画作品,则更是节日绘画的精品。

饮食文化也很丰富,其中节日饮食各有特点,如春节的饺子、年糕,上元节的元宵,立春的春饼、春卷,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菊花酒,腊八节的腊八粥等等,都是中国最著名的饮食,至今仍是广大城乡居民的饮食佳品。

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诸如踩高跷、扭秧歌、灯会、花会、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还有皮影戏、木偶戏以及各种地方戏、杂技等,其最初虽是为了取悦神灵,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这对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其重要作用,其中许多文艺形式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艺的土壤。

节日中有不少祭祖内容,或者是怀念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端午节纪念屈原,其实是敬重他的爱国之心,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至于祭祖,则是家庭、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如汉族的黄陵祭、神农祭,畲族、瑶族、苗族纪念盘瓠,都是民族对始祖的祭拜,是有意义的民间活动。因为这些祖先式人物,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海外华人,居在何地,也不管你的信仰、政治观念有何差异,在缅怀始祖上都是一致的。

在民间信仰中也有不少值得重视的文化内容,如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的始祖信仰,其内容远不止是对海神的膜拜,其活动中有许多有价值的音乐、舞蹈文化,值得认真挖掘和开发。台湾民众在祭祀妈祖活动中,有一项妈祖回娘家仪式,即要到福建湄州岛妈祖庙祭拜,这也表达了台湾人民心向大陆、根在福建的民心。这种民间信仰也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决不可低估。

四、重要的保护对象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的岁时节日就属于保护范围,而且在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保护名录中,就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说明上述节日已经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

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节日?众所周知,传统节日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是为农耕社会服务的,现在中国正从农耕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转变,它必然导致节日的变化。随着世界一体化,西方文化大量侵入中国,洋节也进入中国社会生活,它必然冲击中国传统节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日文化。以上三种原因,都导致中国传统节日的变化,有些已被淘汰,如端午节的五毒信仰、重阳节的逢凶祛灾、清明节的送祭迷信等,有些还存在,甚至发扬,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端午划龙舟吃粽子、七夕节乞巧、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总之,传统节日面临变化,有些风俗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当然,中国社会文化是多元的,在保护传统节日的同时,也不排除吸收优秀的外来节日文化,如劳动节、教师节、母亲节等。

节日文化是全民性的文化,植根于民众生活之中,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保护措施得当,一定会继续传承。但要充分挖掘节日文化的价值,宣传节日文化的功能,提高人们对节日文化的认识,只有广大人民能对节日有一个“文化自觉”,唤起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就会得到较好的保护,使它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生活、提高爱国主义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上做出巨大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