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地方庙会

地方庙会

从大庙会看顽强的成都民俗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7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中断了45年的成都大庙会在新春恢复,成都民俗借机亮相,那些平时常见的、不常见的民俗文化撑起了大庙会精彩的天空。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逛逛庙会就能读到成都民俗的顽强生存状态。

皮影被动求生大年初七,是成都皮影在大庙会上最后一天的表演。梁开通和他的十几个皮影娃娃很可能又要过上一段寂寞的日子…… 一个人的皮影连续10天,梁开通都要在大庙会里上演一段传统皮影戏。

皮影是光与影的结合,从一开始上手,梁开通就忙着寻找光线,把观众放在暗处,把表演亮出来。其实,台下的人并没几个能真正看懂,大家对白色“幕布”后面的一举一动更表现出了向往。梁开通笑着说:“那个被叫做白布的其实是称挡子。”

今年58岁的梁开通应该算是成都皮影的一把好手了,在他之上的皮影表演大师大多已作古,在他之下无人能及。于是,大庙会的皮影成了梁开通一个人的舞台。皮影和老汉,让人觉得有些沧桑。表演现场,梁开通多了一项工作,向好奇的人们一一讲解,单独分解动作,小小的摊子俨然成了一个临时学堂。小皮人不厌其烦地在光影中游走,渐渐地,摊子前的人多了,可热闹不属于挡子前。

大家挤到他周围,要把皮影小人的一举一动看个究竟,有的人还提出了亲自动手操作的要求。

然而观众越多,梁开通就越累,他所表演的传统皮影竟然找不到人来顶替。大年初八,在风雨中坚守阵地10天的老汉终于病倒了,大庙会里的成都皮影也就此宣告结束。 在大庙会里看皮影,那个机灵可爱的孙悟空着实让

人喜爱。小朋友们笑得合不拢嘴,“奶奶,怎么只有孙悟空,没有猪八戒?” 问题抛到了梁开通那里,老汉有些无奈,原来这只孙悟空并不是专门为大庙会准备的,只是梁开通想到猴年,给观众一个吉祥,把《孙悟空大闹蟠桃会》里那个猴子给借出来了。堂戏没恢复,皮影没市场,没人再做皮影雕刻,又哪里来的猪八戒呢?

中国皮影曾分南北两派,有着鲜明的特色,而南派的落点在四川,尤其以成都皮影的精美著称。如今,在大庙会里,记者和观众只能看到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影,据说那还是从火堆里抢救出的“古董”。由于皮影雕刻后继无人,现在新需要的皮影只能靠剧院的演员依样画葫芦临摹加揣摩,倒是能应付,但做工、精细程度远远不及从前,于是像孙悟空这样的孤独也就在所难免了。

被动的国际化

大年初七,已是六点多钟,梁开通开始在成都皮影所在的4号摊打点行装。 和梁开通一起回到成都市木偶皮影剧院,看着老汉小心翼翼地存放那几个陪伴了他几天的伙伴,不禁有些酸楚。据说,梁开通这几年碰皮影的机会都不在国内,多数都是因外事活动需要在国外表演。“外国人对成都皮影是很好奇的,皮影在外国很有市场,但在国内就是没法演。”边走边说的梁开通还是舍不得放下他手中的孙悟空。他说,成都皮影现在处于没有剧场演出、打不开局面、后继无人的境地,所以只能把演出被动地放在国外。他希望能维持成都皮影的现状,希望皮影能继续在探索中发展。

成都民俗的生命力

十五元宵,大庙会迎来了又一个“旺季”,再次进入,一切都在改变。

这是一个悄悄的变化,也许并不为人们所发现,消失的和存在的都昭示着一种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还得从皮影说起。元宵节,在大庙会里转悠的人们没几人能记起几天前4号摊位上的那位老汉。是什么促使了大家的“失忆”?有人说是历史,有人说是时间,我倒是觉得是市场。但我们看到了皮影的生命力在梁开通身上,从箱子里静躺的皮影我们看到了蓄积的活力。

与皮影的顽强挣扎如出一辙的是成都民俗的“五朵金花”,漆器、棕编、蜀绣、蜀锦、银器,尽管挣扎但各有“表情”。蜀绣不敢进庙会,原因是交不起摊位费,最后成都市群众艺术馆掏了腰包资助蜀绣进了展场;蜀锦命运同样坎坷,需要借助“外力”,把不属于自己的化妆盒等产品摆着卖……倒是棕编,在顽强的挣扎中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在低迷徘徊的也好,正战斗在风口浪尖的也罢,无论多么艰苦也没人轻言放弃。蜀绣厂的人说我们舍不得丢掉这么好的东西,宋西平说艺术需要传承,车尔宁说要在抢救与发展中求生……无论是剪纸还是糖画,无论是花鸟画还是泥塑,成都民俗在挣扎、在创新,这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昭示。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