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漫步平遥古城墙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王伟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五台山感受佛家的灵气之后,我们起个大早赶赴平遥。快到时,远远看到一片青灰色的城墙屹立在略显灰色的天空下,虽然阳光十分灿烂地照耀着城墙,但仍掩盖不了它所透溢出的古老的气息。

导游说,这座城墙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我掰指一算,哈!2700多年,果然不愧为中华第一古城墙!

转眼来到了城墙根下,我第一个跳下车,心里不免暗自激动,虽然以前在南京、西安等城市看到过许多城墙,可是与眼前的这片城墙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站在城墙上放眼远眺,整个两万多平方米的平遥县城尽收眼中。这些数不清的青砖层层叠叠垒在一起绵延数公里长的墙体,气势异常雄伟,除了凹凸有致的墙体以外,每约100米就有一个瞭望塔,这些塔顶呈人字型,四面各有两个拱形窗,与当地民居大有相似之处;能看到的城墙的两头各有一个豪华型的瞭望塔,塔顶像宫殿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圆形窗,猜想起来,与前一种相比这个可能是打仗时首领专用的。再细看墙砖,经过数千年雨水的冲刷和战事的洗礼,有的呈黑灰色,有的呈青灰色,有的部位露出了一片片被损坏的残缺,有的墙面又长出了一丛丛的绿草,有的触手可及的砖块表面已经很光滑,大概被无数人抚摸过的缘故,我也偷偷地摸了几下,说不定以前周宣王或者康熙皇帝也摸过这块砖呢。

低头往城墙下面看,竟然看到了一处墙体围成的四合院式的地方,南面的墙上用两根粗铁链吊着一个辊辘状的兵器,兵器中央布满了一根根尖利的铁针,在兵器正下方,有一个拱型的门,两者组合起来看,大概是军事防御之用,一旦敌人进来,只要放下上面的兵器至少也要死伤七八人。有意思的是,在西面的墙上搭建出了一座两层楼的民宅,明显可见民宅的墙砖比城墙的砖要新很多,一个穿蓝色上衣的中年人,倚在一根被两堵墙拴住的电线上,目无表情的,懒洋洋的,他是在回忆过去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或是对每天来往的游客打扰了他们的生活表示不满?没有人知道。

离开时,城内喧闹的店铺、奇特的建筑依然在接待着两眼发光的游客们,只有那座古老的城墙默默地与我们告别,那斑驳的砖块和一道道开了裂的墙体,仿佛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故事,也似乎在提醒我们,它在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曾作为军事防御保护城池,现在又作为千年古迹供旅游者参观、为县城老百姓创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可是,谁又能够保护好它,让它继续为未来3000年、5000年的游客解说历史呢?顿时,我来时的兴奋转变成了丝丝的惆怅,真希望自己是一名历史遗迹的保护专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