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江南无茶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吴新立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浙江北部的一个县城生活了一个多月,感觉自己像一条干涸的河,那些曾被水滋润的又光又滑的卵石都露了出来,一幅灰头土脸的样子,曾有过的鲜活的水,还有那些摇曳的水草,梦一样地消失了。是什么让我有如此不好的感觉?说出来或许当地人会笑,因为我所有的牢骚不过是在当地买不到铁观音茶,“可我们有龙井、白茶、珠茶的啊!”他们的表情看上去有些夸张。嗨,要说去过的几家店也不是没有,可不是隔年陈品,就是写着“观音王”却怎么喝都是绿茶味道的茶。

那天傍晚走过那家茶店,实在太简陋了,只有一张实木桌,最多也不过坐4、5个人,吧台是高高的那种,有几个年轻人站在那里说话,看我们往店里看,就都把脸转向我们这边儿,希望我们是茶客。从店门前走过时,看到窗玻璃上有“龙井当家”四个字,感觉店是小了点,可却有一份坦诚透出来,意思很明白,本店只泡龙井,要泡别的茶请去别家。一起散步的朋友不这样想,他理解的意思是“龙井可挺贵,怕贵不要来喝哦。”我说茶贵要数铁观音,哪年的茶王还不标出几十万元的天价,朋友说那是炒作,可龙井贵,却是喝龙井的人都知道的,前年他去杭州虎跑泉,那儿家家户户都卖茶,看好哪种可以免费品尝,喝好了再买。“好贵,问了几家,都是一千元以上的价,当时感觉贵了,只买了二两,等回去一看,后悔了,后悔买少了。”西湖龙井,确实代表了一种生活品质,只是不知道江浙人可否因为龙井品质而忽略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茶,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呢。

春节时和一位朋友在上海的一家“天福茶庄”买茶,没想到这个在福州时就熟知并常去泡茶买茶的品牌店也出了问题,要了常泡的那个价位的茶,一看一嗅之下,竟大失所望,茶的品质和价位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和操一口上海口音的老板牢骚了几句,没想到人家先板起了脸,让我好不失望!印象中,江浙应该是茶香茶韵的江浙,尤其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宁波郊外的天童寺,余杭的径山寺等,在唐宋时期是可以代表中国茶文化的啊!好像日本茶文化和茶道,根源也在浙江,还有浙江民间的茶礼,都是让嗜茶的人说起来都肃然起敬的史话。可眼前我们看不到茶,感受不到茶的氛围,嗅不到茶香,除了某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外,还能感觉到什么?人是人,茶是茶,人与茶既然已经分离,还谈什么茶!茶高尚,人也高尚;茶淡泊,人也淡泊。人与茶,茶与人,人生何尝不是茶!要淡出一份沁香,浓出一种感悟,不进入茶人合一的境界怎么能行。

同样盛产茶品的福建和广东,随便走进一家店,那情形可就大不一样了,找什么茶找不到呢?每家店的规模,经营的茶品,对茶的尊重,茶的氛围,人的心态,真的和眼前的江南不一样,客人只要进店,不管买不买,先坐下来泡杯茶。茶具很讲究,根雕的茶几上托着白瓷的功夫茶碗、茶杯和茶海,泡的是铁观音,如果是绿茶或花茶,会换成晶莹透明的水晶杯。经碳滤过的水在随手泡中滚沸了,冲进茶碗中,茶香一下子被激活,绿中泛黄的茶汤倒出来,别急,头便洗茶的水不能喝,是用来养杯的,接下来才是头泡茶,茶没进口,先感受的是茶的氛围。人在其中,无一例外,都会感觉到泡茶人对茶的尊重。可在浙北的这座小城,在大都市上海,我都感觉不到这种氛围,于是我想到江南无茶,觉得江南茶乡徒有虚名。

江南无茶,这话好像不能轻易说,可能就连这样想想,都会让江浙人忿忿不平,我也知道这样说有失偏颇,有以点带面之嫌,可江南又是怎样一个地域概念,在更多人的眼里,江南可能就是一湖水、一拱桥、一处白墙乌瓦或一段烟雨棚廊,谁能说它们不是江南?纵横街巷,闻不到氤氲茶香,新店老茶,看不到喝茶人平和心态,精明是精明,却多了几分本不该有的浮躁。

“我们这里不比台湾,很少有人喝铁观音”,一家茶店的女老板歉意地对我说,我苦笑,在广东也会有服务生把我当成台湾人,那是因为我的普通话讲得纯正,可在这个江南小城却是因为我和他们谈到安溪铁观音、台湾冻顶,因为他们对铁观音的陌生。在这里,在江南,我喝不到铁观音,又闻不到茶香,想到江南无茶就说了,行吗?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