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珞巴族文学艺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珞巴族的文学艺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独有特点,在形式多样,缤纷夺目的艺术中,珞巴歌舞和音乐最具民族特色,是珞巴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珞巴语,据目前有关的材料分析,它与藏语支、景颇语支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它独有的特点是元音有长短之分,复辅音少,没有送气的辅音和声调。基本词汇大部分是本民族的,借用藏语词汇比门巴语借用的要少。借用汉语的词也很少。有方言的区别。

珞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藏文。

曲调珞巴族中独具一格的民间曲调是“加金”,这是珞巴族民间最古老,也最流行的曲调,是一种将诗歌和一定的曲调组合起来的一种歌唱形式。此外,各部落有各自独特的曲调。

珞巴族民歌曲调大多音调低缓,形式自由,旋律不强。除了少数歌曲限于特定场合演唱外,多数曲调也同“加金”一样,可以即兴而歌,添唱新词,所以歌谣内容极为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舞蹈珞巴族的舞蹈多根植于生产、生活实践,其动作多以模拟鸟兽动作的情态和人们捕捉、驯养动物的欢快动作。

“驯牛”舞珞巴族博噶尔人的“驯牛”舞,由一人手执一根拴着绳索的棍子装成公牛,然后分别有公牛出逃与众人跟迫、抓获、驯服、牵回等动作。

“巴纠”舞“巴纠”舞是珞巴崩如人在婚庆时由22人表演的舞蹈,其中有公鸡相斗,格鸟唱水和嗄让达鸟头摆动的模拟动作。

“都怒”舞“都怒”舞是一人领唱众人和男女边唱边舞的大型集体舞。起舞时,男女右手执火把,其队列造型,时而男女间插围成环形,时而男女各列一纵队,时而“八”字形,时而一男一女并列成双圆圈并向前迈步或相互转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