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集部>> 诗文评类

诗文评类

唐宋词简释:晏殊

繁体中文】  作者:唐圭璋   发布:2013年10月2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会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首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看一怀人之语,但以景衬情。
  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离索之感。“无可”两句,虚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人抑郁不欢。小园香径,惟有独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隽永。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此首为伤别之作。起句,叹浮生有限;次句,伤别离可哀;第三句,说出借酒自遣,及时行乐之意。换头,承别离说,嘹亮入云。意亦从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句化出。“落花”句,就眼前景物,说明怀念之深。末句,用唐诗意,忽作转语,亦极沈痛。

  清平乐
  红□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廉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此首上片抒情,下片写景,一气舒倦,语浅情深。“红□”两句,述思念衷曲。“鸿雁”两句,怅无从寄□。下片,但写遥山绿波,而相思相望之情,其何能已。“人面”句,从崔护诗化出。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此首以景纬情,妙在不着意为之,而自然温婉。“金风”两句,写节候景物。
  “绿酒”两句,写醉卧情事。“紫薇”两句,紧承上代写醒来景象。庭院萧条,秋花都残,疑望斜阳映阑,亦无聊之极。“双燕”两句,既惜燕归,又伤人独,语不说尽,而韵特胜。

  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首述相思之情。起句点春景。次句言人去。“楼头”两句,写人去后之□境,凄楚不堪,而缀语亦精练无匹。下片,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作意自后主词“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来。但觉忠厚之至,而无丝毫怨怼。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昼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此首为送行之作,足抵一篇《别赋》。起两句言饯别。“香尘”句言别去,香尘己隔,而犹回面,极见缱绻不忍之意。“居人”两句,一写去者,一写送者,两两对照,情景如见。换头一气蝉联,因行舟已依波转,故必登楼望之。但转瞬更远,即登楼望之,亦不得见,只余斜阳映波,徒教人目断魂销也。“无穷”两句,说出人虽不见,而心则随人俱远,无时或己。通体自送别至别后,以次描摹,历历如画。

  □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薹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廉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醍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此首通体写景,但于景中见情。上片写出游时郊外之景,下片写归来后院落之景。心绪不宁,故出入都无兴致。起句,写郊景红稀绿遍,已是春事阑珊光景。
  “春风”句,似怨似嘲,将物做人看,最空灵有味。“翠叶”三句,写院落之寂寞。“炉香”句,写物态□极静极。“一场”两句,写到酒醒以后景象,浑如梦寐,妙不着实字,而闲愁可思。

  浣溪沙
  小阁重廉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醍人散得愁多。
  此首写池阁景物,清圆宛转,笔无点尘。起句,写阁内燕入;次句,写阁外花落;第三句,写阑影入池,美境如画。换头,写风生,写雨滴。末句,总束全词,补出池阁盛宴,与人散后之愁情。此词二、三、五、六句之第五字皆用入声,其他用双声之处亦颇多,如阁过千、花红好回荷、廉落阑凉、莎疏散皆是,可见大晏严究声音之一斑。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