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集部>> 诗文评类

诗文评类

唐宋词简释:李煜

繁体中文】  作者:唐圭璋   发布:2013年10月2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蓑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碗。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此首咏佳人口。起两句,写佳人口注沈檀。“向人”三句,写佳人口引清歌。
  换头,写佳人口饮香醪。末三句,写佳人口唾红茸。通首自佳人之颜色服饰,以及声音笑貌,无不描苇精细,如见如闻。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此首写江南盛时官中歌舞情况。起言红日已高,点外景。次言金炉添香,拙衣舞皱,皆官中事。换头承上,极写宴乐。金钗舞溜,其舞之盛可知;花蕊频嗅,其醉之甚可知。末句,映带别殿箫鼓,写足处处繁华景象。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此首亦写江南盛时景象。起叙嫔娥之美与嫔娥之众,次叙春殿歌舞之盛。下片,更叙殿中香气氤氲与人之陶醉。“归时”两句,转出踏月之意,想见后主风流豪迈之襟抱,与“花间”之局促房拢者,固自有别也。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昼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此首写小周后事。起点夜景,次述小周后匆遽出官之状态。下片,写相见相怜之情事,景真情真,宛转生动。“奴为”两句,与牛给事之“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同为狎呢已极之词。他如“潜来珠锁动,惊觉锒屏梦”,“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诸词,亦皆实写当日情事也。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
  此首写江南春景。“船上”句,写江南春水之美,及船上管弦之盛。“满城”句-写城中花絮之繁,九陌红尘与漫天之飞絮相混,想见宝马香车之暄,与都城人士之狂欢情景。末句,揭出倾城看花。方可见江南盛时上下酣嬉之状。
  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卢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此首写江南秋景,如一幅绝妙图画。“千里”句。写秋来江山之寥廓,与四野之萧条。“□花”句,写远岸芦花之盛,与孤舟相映,情景兼到。末句,写月下笛声,尤觉秋思洋溢,凄动于中。孤舟,见行客之悲秋;笛声,见居人之悲秋。张若虚诗云“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亦兼写行客与居人两面。后主词,正与之同妙。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此首即景生情,妙在无一字一句之雕琢,纯是自然流露,丰神秀绝。起点时间,次写景物。“砌下”两句,即承“触目”二字写实。落花纷纷,人立其中;境乃灵境,人似仙人。拂了还满,既见落花之多,又见描摹之生动。愁肠之所以断者,亦以此故。中主是写风裹落花,后主是写花裹愁人,各极其妙。下片,承“别来”二字深入,别来无信一层,别来无梦一层。着末,又融合情景,说出无限离恨,眼前景,心中恨,打并一起,意味深长。少游词云:“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到尽还生。”周止庵以为神来之笔,实则亦袭此词也。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廉幛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此首由景人情,写出人生之烦闷。夜来风雨无端,秋声飒飒,此境己令人愁绝,加之烛又残,漏又断,伤咸愈甚矣。“起坐不能平”句,写尽抑郁塞胸,展转无眠之苦。换头,承上抒情,言旧事如梦,不堪回首。末两句,写人世茫茫,众生苦恼,尤为沉痛。后主词气象开朗,堂厅广大,悲天悯人之怀,随处流露。
  王静安谓:“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言良然。

  望江南
  多少恨,咋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此首忆旧词,一片神行,如骏马驰扳,无处可停。所谓“恨”,恨在昨夜一梦也。昨夜所梦者何?“还似”二字领起,直贯以下十七字,实写梦中旧时游乐盛况。正面不着一笔,但以旧乐反衬,则今之愁极恨深,自不待言。此类小词,纯任性灵,无迹可寻,后人亦不能规摹其万一。

  望江南
  多少泪,断睑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此首直揭哀音,凄厉已极。诚有类夫春夜空山,杜鹃啼血也。断脸横颐,想见泪流之多。后主在汴,尝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正可与此词印证。心事不必再说,撇去卞层;凤笙不必再吹,又撇去一层。总以心中有无穷难言之隐,故有此沈愤决绝之语。“肠断”一句,承上说明心中悲哀,更见人间欢乐,于己无分,而□延残喘,亦无多日。真伤心垂绝之音也!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会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此首后主北上后追赋之词。上片,极写当年江南之豪华,气魄沈雄,实开宋人豪放一派。换头,骤转被虏后之凄凉,与被虏后之憔悴。今昔对照,警动异常。
  “最是”三句,忽忆当年临别时最惨痛之事。当年江南陷落之际,后主哭庙,宫娥哭主,哀乐声、悲歌声、哭声合成一片,直干云霄,宁复知人间何世耶:后主于此事,印象最深,故归汴以后,一念及之,辄为肠断。论者谓此词凄怆,与项羽拔山之歌,同出一揆。后主聪明仁恕,不独笃于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即臣民官娥,亦无不一体爱护。故江南人闻后主死,皆巷哭失声,设斋祭奠。而宫娥之入掖庭者,又手写佛经,为后主资冥顽。方可见后主感人之深矣。

  捣练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廉拢。
  此首闻砧而作。起两句,叙夜间庭院之寂静。“断续”句,叙风送砧声,庭愈空,砧愈响,长夜迢迢,人自难眠,其中心之悲哀,亦可揣知。“无奈”二字,曲笔迳转,贯下十二字,四层含意。夜既长,人又不寐,而砧声、月影,复并赴目前,此境凄迷,此情难堪矣。扬升庵谓此乃(鹧鸪天)下半阕。然平仄不合,杨说殊不可信。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遗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首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
  其下两句,聱山后生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则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惟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究竟滋味若何,后主且不自知,何况他人于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梯之哀。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首伤别,从惜花写起。“太匆匆”三字,极传惊叹之神。“无奈”句,又转怨恨之情,说出林花所以速谢之故。朝是雨打,晚是风吹,花何以堪,人何以堪,说花即以说人,语固双关也。「无奈」二字,且见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下片,明点人事,以花落之易,触及人别离之易,花不得重上故枝,人亦不易重逢也。“几时重”三字轻顿;“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义蕴。此与“此外不堪行”,“肠断更无疑”诸语,皆以重笔收束,沈哀入骨。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昼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此首忆旧词。起点春景,次入人事。风回柳绿,又是一年景色,自后主视之,能毋增慨。凭阑脉脉之中,寄恨深矣。“依旧”一句,猛忆当年今日。景物依稀,而人事则不堪回首。下片承上,申述当年笙歌饮宴之乐。“满鬓”句,勒转今情,振起全篇。自摹白发穷愁之态。尤令人悲痛。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此首思故国,不假采饰,纯用白描。但句句重大,一往情深。起句两问,已将古往今来之人生及己之一生说明。“故国”句开,“觉来”句合,言梦归故国,及醒来之悲伤。换头,言近况之孤苦。高楼独上,秋晴空望,故国杳杳,销魂何限一“往事”句开,“还如”句合。上下两“梦”字亦幻,上言梦似真,下言真似梦也。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廉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瑶殿影,空照秦淮。
  此首念秣陵。上片,白书凄清状况,哀思弥切。起两句,总括全篇。“秋风”一句,补实上句难排之景。秋风袅袅,苔藓满阶,想见荒凉无人之情,与当年“春殿嫔娥鱼贯列”之盛较之,真有天渊之别。“一桁”两句,极致孤独之哀。后主入汴以后之生活,于此可见。换头,自□当年之意气,都已销尽。
  “晚凉”一句,点月出。“想得”两句,因月生威,怅望无极。另影室照秦淮,画出失国后之惨淡景象。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奉水向东流。
  此首咸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维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一“又”字惨甚。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
  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历尽磨折。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揭出物是人非之意。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
  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汤,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浪淘沙
  廉外雨潺潺。春意阑跚。罗衾不耐五更寒。梦裹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五更梦回,寒而潺潺,其境之黯淡凄凉可知。
  “梦裹”两句,忆梦中情事,尤觉哀痛。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应,所以“独自莫凭阑”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此与“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同为悲愤巳极之语。辛稼轩之“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亦袭此意。“别时”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后之情况。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故“流水”两句,即承上申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
  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