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辞赋骈文>> 名城赋

名城赋

丹东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农夫山泉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农夫逢政通人和,因勤劳致富。家道中兴,盼驰骋以悦目,择暇日而成游。览山川之兴致,挟闲情以悠游。

涉塞北之沃野,临边陲之长洲。

昔闻兹地,虽信美而未详解,今览斯方,始知然而尽兴游。

初临胜地,正值清明。先至江边,赏鸭绿之风景,观两岸之俗情。凭栏遥望,清流一带微波浩渺,碧天几片白云飘浮。飞舟浪遏,凌一水,身颠而心惬。船分细波,目两岸,思驰而神清。沙鸥比翼继戏凫江渚,江鲤腾空欲跃过龙门。岸首开襟,新叶参差,携芳挽翠;雏莺婉转,依枝高歌。新铺墀阶之上,红袖青衫相拥而笑。烟染长空之中,绸扎纸鸢乘风而飞。亭廊回绕,翁媪含饴弄孙享天伦之趣。长凳群集,歌者鼓瑟吹笙奏天籁之音。俟夕阳落坡,华灯初照。群霓闪烁,微风轻拂,虹桥显迷人色彩,优曲扬声,泉飞百变,清水呈瑶池斑斓。秧歌步、彩绸扇,太极剑、木兰拳,民躬行延年益寿,众亲体奥运精神。长桥屹立尽显英雄本色,曲岸迷津更使游客留连。

夫锦江山,高门巍巍,松柏亭亭。登石级缓步四望,游乐场人声鼎沸,动物园猴耍攀岩。上高台随口长吟:

登高远眺鸭桥影,横跨中朝守国门。

至若青山一沟,景自天然。青山湖上荡舟,见水映山光波岭流翠,山接水色岚雾叠香。樵夫曰:“乘舟赏罢湖中景,不辞长作武陵人。[1]”青山飞瀑,漫记辽东佳水,水经有名。玉女仙泉,捧出蓬莱池香,香驰天外。

东临黄海之长滨,西接长白之余脉,凤凰山雾锁云峰飘玉带,雄、奇、秀集于一体。水绕芳甸布神奇,

险、高、绝融于一身。贞观盛世,李世民曾东游胜地以察民风,薛仁贵亦长箭穿峰而护圣架。天地之灵气聚来佛、道、儒,日月之精华哺成柏、松、槐。春日争荣,百鸟争鸣而朝凤聚,秋光旖旎,千山红遍而层林染。

更有黄椅长溪源出玄武之棱岩,筏荡清波,涤去凡尘之愁喜。长城旧址身自明代之烽烟,皓月当空,记取千年之衰繁。

杜鹃花,春风吹过映山红红映群山,红霞遍野。银杏树,秋霜染成黄金叶叶撒长街,金光冲天。甲午风云,致远舰壮沉黄海。林海抗联,杨靖宇魂惊凶敌。“雄纠纠,气昂昂……”一曲歌唱不尽抗美援朝英雄义胆。阶长长,塔峨峨,写不下保家卫国烈士忠魂。看不完宜人风景,数不尽英雄风流。

美哉!边陲之境。

壮哉!英雄之城。

丹东,地灵而多育人杰,招商可引他乡之巨贾。山青而广孕秀水,旅游可显物主之厚宜。恰逢改革之际,振兴东北之时。跨越式发展,吹响振兴丹东之号角,解放式思维,扬起建设港城之风帆。樵夫不才尚思振袂进取,志士多智何必临阵沉沦?玉宇已澄,创业不须再待来日。大局刚决,奋起只要抖擞精神。兴铁路,建丹东市为物流枢纽,创新绩,使大东港成东方明珠。

农夫夫虽非雅客,亦知应时。观之既多,感之既深,不思浅陋,概而记之,遂成此篇。

(2008年4月3日)


注:1、武陵人。《桃花园记》中有“武陵人捕鱼为业”句。意为如桃花园之景色迷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