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散文名篇>> 明清朝代

明清朝代

观鸭说

以稿换稿】  作者: (明)吴廷翰   发布: 2014年06月20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家僮取鸭卵伏之[1],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2],其毛羽滈滈然[3],予甚爱,戏之。

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斃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4],予让僮不善畜也[5]。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6],其目睢睢然睨[7],其足逡逡然前而却[8]。竿之[9],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没,或浮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10],或屈而睡,消摇相羊[11],容与如也[12]。既脯[13],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14],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嗈嗈然以和[15],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16]。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17]。余乃叹曰:

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曚鼋龟醯鸡之于瓮、于坎、于蹄涔[18],各遂其性而已。鸭之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于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19]。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戾腹讧诈[20],亦为可得矣。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狃于习而不悟[21],斃于陆者也。视其斃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让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得其所以为性而安且乐,水之狎而不归者也。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

乃复叹曰:因育鸭得育民,然则兹观也,鸭与也乎哉!述观鸭。


注释:

[1]伏:孵卵。[22]呴呴(gòu):鸟鸣叫声,这里指雏鸭叫声。[3]滈滈(hào):这里指泛着白色的光泽。[4]苏苏然:毛羽疏松的样子。苏,用同“酥”。[5]让:责备。[6]皇皇:同“惶惶”,心不安的样子。[7]睢睢(suī)然:眼睛仰视的样子。睨:斜视。[8]逡逡(qūn)然:不敢举步,退却的样子。[9]竿之:用竹竿赶它们。[10]拳:通“蜷”,蜷曲。[11]消摇:同“逍遥”,安闲自得。相羊:徜徉,漫游之意。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12]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13]脯:字当作“晡”,傍晚。[14]渚(zhǔ):水边。[15]嗈嗈(yōng):和鸣声。[16]濯濯然:光泽明亮的样子。[17]充:肥。[18]蠛蠓(mèi měng):也称“蠓”,一种小飞虫。醯(xī)鸡:小飞虫。《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注:“醯鸡者,瓮中之蠛蠓。”蹄涔(cén):蹄迹中的积水。[19]骈死:并死。[20]戾腹:断腹。讧诈:作乱行诈。[21]狃(niǔ):贪。

吴廷翰(约1490—1559),字崧伯,号苏原,南直隶无为州(今安徽无为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登进士第,历兵、户二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司郎中,因忤长官意,出补广东佥事,转岭南分巡道,兼督学政。旋迁浙江参议,调山西参议,在山西时,值年荒,力请赈济,存活饥民数十万人。吴性疾恶尚严,为政清廉,往往得罪权要。年四十余,遂致仕。家居三十年而卒。著有《吉斋漫录》、《椟记》、《瓮记》、《湖山小稿》、《苏原全集》等。今有中华书局排印容肇祖点校《吴廷翰集》本,收录了上述诸书及诗文。

本文选自《吴廷翰集.文集》卷下。文章从观察鸭子的生长发育说起,说明要使万物正常地生长,就要顺应它们各自的特性,“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因而指出,对沦丧中的人民,要用儒家的道德来教化,及其教成化行,虽械之使为恶,也不可得了。文章虽以孟子的性善说出发,强调儒家的教化作用,但全文通以鸭子的生长发育为喻,对鸭子的观察具有哲学家的细致性,而其描写鸭子的生活习性则具有文学家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富有情趣。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