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交际口才>> 名人口才

名人口才

与央视主持人马斌面对面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11月11日   阅读:

  马斌不帅,但他很有魅力
  这是马斌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09年3月28号,在我校一个阶梯教室中,我见到了身高178cm,带着黑框眼镜,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第一时间——马斌读报》节目主持人,马斌老师本人。他来辽宁大学做讲座。
  偌大的教室,挤了好几百号人,我是站在教室里、踮着脚聆听马老师讲座的人群中的一个。直到讲座结束时我才发现,由于一直踮着脚靠立于墙根,当我把脚跟落平,腿禁不住要一直打颤,缓了好半天才可以正常行走。而这一天为了能来现场占个好位置,特意提前一个小时从寝室出发,却仍然只得到了一个站立的空间,然后心满意足地庆幸自己出门时穿了双高跟鞋。
  要问,值得你这样吗!?我想说,真值!
  因为他太有魅力。 来自人格、精神、内在的魅力。
  马斌读报,是我在上高中时必看的一档节目,宁肯上学迟到也要坚持多看上几分钟。他以一种独特的新闻播报形式向人们讲述发生在我们祖国大地上、我们身边的各种大事小事。这种独特、亲切、风趣的主持风格曾在一时掀起起一些主持人效仿的浪潮。
  马斌老师用几个深深的鞠躬表达了他对现场同学热情的感谢。之后,他提出要以一种互动的形式跟大家聊天。
  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马斌: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外还要交一个知心朋友
  有人问马老师:“你那么喜欢旅行,你对徒步旅行这种新兴的旅游产业有什么见解?”
  马老师说自己很喜欢徒步旅行,只是现在工作紧张很少有时间能够真正享受一次徒步旅行,但是每年的休假期,他还是会选择自己开着车随性的出去逛逛。旅游可以让自己了解到很多最真实也是最现实的社会。
  他说:“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交一个知心朋友。”
  在谈到知心朋友时,他引用了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在大学时代交朋友的故事,并讲述了自己在大学时期为了朋友而打的一场群架。回忆起这场群架,他感慨很多,最后他说,其实与人交往与智慧有关,与义气无关。
  马斌:千万不要让自己麻木
  有人问:“马老师,你接触过那么多的求助新闻,时间长了,是否会变得麻木呢?”
  马老师沉思了片刻,说:“我会麻木,但是我要不断让自己去感受,去真诚面对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人一事。”之后给我们讲了一个他通过节目救助一个女孩的经历,在讲述中他不断用惋惜的语气说,那个女孩是那么的秀气漂亮,曾经是那么的健康。这个女孩曾是一个体育健将,却突然患有骨癌,并且无钱医治,必须要拿出三十万元钱,她才可以通过截肢,保住性命,是一个很令人惋惜和心痛的真实故事。在做这期节目时,他和他的搭档想通过节目让观众感受到这个女孩的无助,召集社会上的力量来帮助她。为了让自己在节目中能找到感觉,最大程度的讲情绪传染给受众,他和他的搭档便反复看记者采来的材料,一遍一遍调动自己的情绪,最后才终于做出了那期节目。
  “选择新闻,要剥离外表,还原最真实的东西。”他说,作为一个人,千万不要变得麻木,只要更加真诚的看待事物,你就会收获心灵的悸动,那样才算是一个健康的人。而作为一个新闻人,尤其不能让自己麻木,我就是要让自己做一个“易感人”。
  马斌:我当时疯了,我就在北京马路上热泪盈眶
  有人爆料:马老师曾经考过四次研究生,你始终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呢?
  他笑着说,这个短你就不要揭了吧!
  但是接着,他就为我们讲了他四次考研的经历。
  “那时,我搬出学校,但就住在学校对面,选择在学校附近住下就是因为总觉得母校是我的靠山,我的根在那儿呢。”他说,“屋子只有一层红砖,很简陋,周围环境很市井的那种,而就在一条马路对面,是一个很形而上学的地方。”就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考了四次研究生。
  当他第三次考研依然以失败告终时,他也很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笨,他当时觉得他的未来根本就看不到希望,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该放弃。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想,也许有人在请他喝36元钱一杯的咖啡时,那个人会觉得不在乎,而他自己买来喝时却会觉得挺昂贵,很奢侈,想到这儿,他就觉得心里有一股劲儿往上涌。
  “那时我不敢看电视节目,因为我怕看到我的同学们,他们都逐渐走向成功了。我嫉妒心特别强,我承受不了自己比别人差的嫉妒心。于是我又毅然决然要去考研,我必须考上研究生!”
  第四次,他终于考上了,以一个较高的分数,终于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研究生。这之中饱含着多少泪水和汗水,可能也只有他自己最能明白。当他接到朋友电话说:“快去喝酒吧,你考上了!”他的激动可想而知。当他在我们无比好奇的追问下描述他当时的感觉时,他说:“我疯了!当时,我疯了!我体会了范进中举的心情,但我没有像他一样真的疯了,但当时我确实感觉我疯了,我就站在北京马路上,站在那么多行人之中,我哭了,热泪盈眶……”
  马斌:“我很尊重我的学生,因为我不想以后遇到什么尴尬。”
  考上研究生之后,很多老师都为他松了一口气,说:“太好了,你本来就不适合做主持人,当个老师还是可以的。”而早在他上大学二年级时就有人定论,他根本不是当主持人的料。
  还有一次他去《东方时空》面试。面试官在见到他之后便说:“你不适合做主持人,你去试试记者吧。”于是他便到记者那儿请求做实习生,接他的记者则满不在乎的对他说“回去等信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错过了人家“施舍”给他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机会,为了弥补,他在电话中苦苦哀求对方再给他一次机会,而电话那边在一句生硬的拒绝之后便挂断了。他描述他成功后再见到那位记者时的情景,他说:“当我向对方自我介绍说自己就是当年他在电话里生硬拒绝过的实习生时,我清楚看到了对方脸上尴尬的表情。”
  他终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知名主持人,他用无声的事实对所有曾经断然否定过他的人给予最有力的反驳。
  而现在马斌除了在央视做主持人之外,还有一个副业,就是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老师。
  他对他的学生要求很严,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一定要用功。以后想要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人,新闻你可以不会写,但是你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他要求他的学生大量阅读新闻报刊,此外每天早上他还会群发短信给他的学生们:“你给我起床!”并要求他的学生在六点之前回复他说:“老师,我醒了。”
  他说:“只要你想,你就有可能!所以我当老师很尊重我的学生,绝不敢轻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因为我怕在未来某一天,我会有和曾经否认过我的人再见到我时一样的那份尴尬。”
  马斌独树一帜的主持风格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编、《第一时间》栏目创始人、制片人哈学胜看中了马斌。
  在《第一时间的故事》一书中描述:“当时马斌心里非常高兴,到电视台去当主持人,全国人民都能看到,多荣耀的一件事。但马斌想的不是那份虚荣,他只是想做一个称职的主持人,主持好一个栏目,就像是农民期望着自己能种上一块好地一样,然后在上面勤劳地耕种,最后获得无比的喜悦。”
  马斌幽默洒脱、极具亲和力的“说新闻”方式让大家耳目一新,他主持的“读报”板块已成为《第一时间》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内容。他认为,人是有生命的,节目就是不能死板,人是需要交流的,节目就必须和观众交流。
  《第一时间的故事》中讲了一件哈学胜与马斌探讨栏目问题时的趣事。先是哈学胜问他有没有什么想法,没料到,马斌想了大半天,问了句:“直播的时候,能不能留着我的发型?”哈学胜对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要求,犹豫了。但他只犹豫了几秒,便说了两个字,可以。没想到,马斌会接着问:“那我能不能……就穿这种衣服出境?”哈学胜点了点头,说,可以。马斌接着说:“那好,那你说我要戴这种眼镜出境行不行?”哈学胜依然说可以。马斌听了很高兴,马上又问:“那我就用我这种口音和表达方式来播新闻可以吗?”哈学胜还是那两个字,可以。
  不过其实连哈学胜自己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一连回答了马斌好几个“可以”。事后哈学胜回忆:“也许当初我就是想搞个另类节目吧,所以需要另类主持人、另类的性格。其实另类就是风格,是和别人差异化的风格,如果主持人都一样,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我就满世界随便找了,如此条件,比他好的有的是。”
  书中有一首小诗,对当时大部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刻画得很形象:
  “千人一面一个调,电视机里没有俏。异口同声大家好,面对镜头‘标准’笑。”
  哈学胜想:你马斌不但可以保留你的外表个性,你还可以在节目里发表你自己的意见。在适当的情况下,保证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来发表你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有一次马斌在读报的时候,有一条新闻实在是让人无奈,让人愤怒,马斌实在是不能压住自己内心的愤怒,不禁用手狠狠地敲了几下桌子。他作为主持人,在直播的情况下,在镜头面前,不能喊,也不能做过火的表情,更不能骂人,他气愤之下,只好用左手用力的敲击桌子,这几下,代表了他心中的感想,但,更多得是代表了电视机前的老百姓的心情。在全中国有那么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他们在镜头面前,在观众面前,优秀得就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形象大使,不愠不怒,不喜不笑,但是马斌却那样用力地敲桌子来代表百姓心中的情绪。事后,没有一个人指责他,只是节目结束后,马斌的左手指关节有点疼。
  但是,马斌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不久,他那独树一帜的主持风格便遭到了很多人评论和指责。“你太不负责任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学出来的……”“难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就是你这样随便的吗……”“行了,你别在镜头前丢人了……”
  马斌开始反思,自己错了吗?反思过了,也自我检讨过了,可是,马斌却没有回头。反而扔掉了“包袱”,获得了加速度,然后继续向前冲……
  作为笔者我的一些感触
  其实,早在行文之时我便将自己的感触融入描写之中了,实在是难以控制自己崇拜之情的流露。
  说到最后,在我眼里,马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真实、隐忍、要强、勤奋、风趣、智慧、易感的人。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是他的经历带给我的感悟。
  他曾说过,他最渴望的生活状态便是认真地过每一分钟,而他在生活中也真是这样做的。他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想,我应该向他学习便是敢想自己想要的,干坚持自己想要的!
  每天早上,依然会捧着一杯热牛奶,守在电视机前,听他说上那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欢迎您第一时间听我马斌读报。”
  “马斌读报,就到这儿吧!”
  怎么,今天就到这儿了啊?那马斌你明天还要来哦,我在电视机前等你!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