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领导干部要增加自身素质中的历史厚度

以稿换稿】  作者:刘志仁   发布:2011年11月22日   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可以增加智慧,可以吸取教训,更好地规划未来。作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人民公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读史的方式,学习、通晓和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增加自身素质中历史的厚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需要历史的厚度
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校长指出,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的确,领导干部需要有历史的厚度,没有历史为背景的世界是浅薄的。一个政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可以明智。
第一,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领导干部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内外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西方发生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国内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做好自己的领导角色?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我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中总结和学习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知识体系,鲜见真正能和中国文化融合,西学中用无法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领导干部读史,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上的文化知识、思想智慧、经验教训,努力形成以史鉴今的方法论,善于从前人的宝贵经验中辨别当前工作的得失,牢固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辨证观,切实避免南辕北辙、重蹈覆辙;要善于预见今后工作的方向、重点和风险,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前瞻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服务。
第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领导干部精通历史。古今中外,出现过不少兴盛和谐的盛世,也有过坑民乱世。对民族强盛的渴望与憧憬,对历代王朝衰败的前因后果进行反思,能够产生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动力。唐太宗李世民说“为人大须学问”。他认为没有一定的学问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而丰富的历史知识正是“学问”的关键。清朝康熙皇帝对天文地理、经史诸子、法律兵事等等广泛涉猎,开创了“康乾盛世”。孙中山曾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历史,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脉络和规律,才能把所学知识和才学内化为能力,落实到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实际中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第三,领导干部修身立德需要浸透优良的传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领导干部施展才华提件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民族自古就讲究“为人之道”。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之外、更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一个人应该有为国家、为大众谋利益的理想,为人民着想,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领导干部心中有了包容和博爱,可使社会和谐安定,使国家繁荣昌盛。借鉴历史上人物的成败得失,能帮助领导干部修身立德。
如何增加历史的厚度
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不是埋没在纸墨中的故事。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历史知识、经验和智慧;认真读近代历史,深入了解我国的奋斗史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重点读党的历史,充分认识我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业绩。
一是读中外历史经典,以史为鉴。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研读中外历史经典,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毛泽东同志终身以史书为伴,马背上读书,行军中读书,吃饭前后读书,夜深人静时读书,病魔缠身时读书,罹患眼疾时还“听”书。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在着力研究现实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既是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习近平校长指出的,领导干部要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读中国近现代史,以史励志。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羸弱的祖国留给人们的历史记忆是被动挨打、满目疮痍。但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觉醒,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引领大众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从落后挨打到经济发展、民族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告诉我们要牢记教训,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文化入侵、经济入侵等等新世纪的产物,不断追求进步,才催生我国长期跨越式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校长所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
三是学各种历史人物,以史修身。历史都是由各种事件和人物构成的,这些事件和人物出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古有花木兰、霍去病、李广、卫青、狄青、范仲淹、辛弃疾、杨业、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袁崇焕等,近代有林则徐、邓世昌等等,8年抗战的革命先烈,抗美援朝的英雄烈士,他们抵抗外辱,保家卫国,称得上中华英雄。领导干部学习之,感悟之,为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英雄人物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激发和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勤政爱民,克己奉公。通过众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老子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孔子家语》云: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总之,领导干部要有历史的厚度,要学好历史,同时也要用好历史,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会以史言今,从成功的历史事件中获取经验;学会以史警今,从失败的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产生古为今用的效应。以史为鉴,以史励志,推陈出新。
(作者系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志仁)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