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十万疑问>> 哲学宗教

哲学宗教

古人眼中的地狱是什么样的?

以稿换稿】  作者:国宝档案   发布:2016年08月31日   阅读:

其实,地狱观念并不是传统中国原本就有的。这一观念,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逐渐形成。当然,地狱观念得以成型,也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分不开。从考古发掘来看,灵魂不死的观念至少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存在。在有文字可考的殷商时期,殷人即已相当重视祖先的祭祀。流传下来的甲骨文字,有相当一部分是殷商敬天法祖的文本印记。在殷人头脑之中,人死之后将成为鬼,继续在另外一个世界过活。不过,这个世界究竟如何,殷人还是懵懵懂懂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鬼魂生活于坟墓中的观念越来越清晰。“黄泉”的观念,在这时的社会上得以流传。有学者认为,“黄泉”观念是地府观念的源头,也是后世地狱观念得以出现的基础。

到了西汉时期,灵魂不死的观念继续发酵。人们对于灵魂观念的看法,又有了新的变化。人死之后,魂魄分离,魂上升于天,魄则下降入地成为鬼。汉代的人们,对于彼世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并逐渐萌生出了泰山府君执掌地府的观念。在地府之中,泰山府君拥有着一整套的官僚机构。泰山府君的信仰,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世东岳大帝信仰的滥觞。

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中国,并开始对传统中国的地府观念进行改造。佛教“阎罗王”的观念,开始与原有的泰山府君并存并相互影响。到了三国之后,佛教地狱思想传入中国,为传统的地府带来了因果思想。在这个时期,十八层地狱的观念渐趋出现。经过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佛教的迅猛发展,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观念终于在唐朝成型。在与道教思想的相互融合下,泰山府君的观念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十殿阎王”观念得以定型。据记载,画圣吴道子曾在长安绘有巨型的《地狱变相图》,极尽地狱众生相,对当时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地狱变相图》后来毁于战火,并没有能够流传后世。

唐代成型的“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和转轮王。十王分居于十殿之中,各自统领一应僚属并分管一定数量的地狱,共同统辖着地府。按照佛家经典,人在故去之后,需要历经十王勘验生前的功过是非,并接受相应的惩罚方能转世投胎。唐末形成的这一阎王观念在此后不断嬗变,阎王也逐渐向人格神转化。从隋唐到宋代,不断有著名的历史人物成为阎王,如民间所流传的“四大阎王”中的韩擒虎是隋朝的大将,包拯、范仲淹和寇准则是宋代的名臣。

到了明清时期,“十殿阎王”的观念日愈盛行。大量的明清文学作品,均有集中体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聊斋志异》了。在《阎罗宴》条中,天津静海的邵姓书生为母亲庆祝生日,在庭院中摆下豚蹄和酒水进行祈福,不意转瞬间即“肴馔皆空”。后来邵生途中遇到五官王,才明白摆下的用品为五官王所享用。为了酬谢邵生,五官王设宴招待邵生,并报以“白镪一裹。”

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阎王形象也越来越平民化。像在《聊斋志异》中,凡是正直无私、颇具肝胆的人物都有做阎王的可能。如《阎罗》条中的莱芜秀才李中之、《李伯言》条中的沂水人李伯言、《阎罗薨》条中的魏姓经历。这些人在平时与常人无异,却拥有不为常人所知的在阴间断狱的能力。并且,当事人要对此守口如瓶,不能外泄。否则,就会有杀身之祸。《阎罗薨》中的魏姓经历,就是由于经不住巡抚某公的央求,带同巡抚审狱不幸殒命的。

地狱观念对生人所具有的影响,无疑是其潜在的强大震慑作用。这种震慑,是通过地狱的酷刑来充分展现的。关于十八层地狱,目前存在着很多说法。总体来看,各说之间大同小异。综合各种说法,这十八层地狱一般为拔舌狱、剪刀狱、铁树狱、孽镜狱、蒸笼狱、铜柱狱、刀山狱、寒冰狱、油锅狱、牛坑狱、石磨狱、火床狱、碓捣狱、血池狱、枉死城狱、磔刑狱、刀锯狱与阿鼻狱。世人的每一种恶报,在阴间都对应着一种刑罚。比如,生前如果妄语,将堕入拔舌狱;与人通奸,则将堕入寒冰狱。仅从这些名称来看,就已让人不寒而栗。如若再来看一下关于这些刑狱的细节描写,则更是让人心生恐怖。

在《聊斋志异》之中,并没有对十殿阎王的各自职责进行清晰划分。在很多篇章之中,都是用“冥王”来代替。不过,对于刑狱的描写,却显然在《聊斋志异》中占据了相当比重。具体来说,蒲松龄用了相当的笔墨描写了火床狱、刀锯狱和油烹狱等刑狱。比如,席方平因为父申冤开罪冥王,先后遭受了火床和刀锯的刑狱。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冥王益怒,命置火床。两鬼捽席下班,见东墀有铁床,炽火其下,床面通赤。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痛极,骨头焦黑,苦不得死。……冥王又怒,命以锯解其体。二鬼拉去,见立木,高八九尺许,有木板二,仰置其上,上下凝血模糊。……鬼乃以二板夹席,缚木上。锯方下,觉顶脑渐辟,痛不可禁,顾亦忍而不号。……锯隆隆然寻至胸下……俄顷,半身辟矣。板解,两身俱仆。”

一般来讲,火床狱与锯刑狱并不在地府同一殿中。蒲松龄将其合写,显然是为了撰写所需而有意为之。在《聊斋志异》一书中,蒲松龄还描写了其他刑狱,都是非常出彩的。特别是《续黄粱》对曾孝廉梦入油锅狱与刀山狱的描写,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更是首屈一指。

“见鼎高七尺已来,四围炽炭,鼎足尽赤。曾觳觫哀啼,窜迹无路。鬼以左手抓发,右手握踝,抛置鼎中。觉块然一身,随油波而上下;皮肉焦灼,痛彻于心;沸油入口,煎烹肺腑。念欲速死,而万计不能得死。约时许,鬼以巨叉取曾出……鬼复捽去。见一山,不甚广阔;而峻削壁立,利刃纵横,乱如密笋。先有数人罥肠刺腹于其上,呼号之声,惨绝心目。鬼促曾上,曾大哭退缩。鬼以毒锥刺脑,曾负痛乞怜。鬼怒,捉曾起,望空力掷。觉身在云霄之上,晕然一落,刃交于胸,痛苦不可言状。又移时,身躯重赘,刀孔渐阔;忽焉脱落,四肢蠖屈。”

从唐到清,地狱观念的传播与流衍,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换句话说,地狱观念是如何渐趋深入普通民众之心的,显然值得去努力探索。应当说,地狱观念的传布,与执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民间俗文化的推波助澜也势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蒲松龄对地狱酷刑的描写,除了受前期文学作品的影响外,与民间传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是直接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地狱观念之所以深入古人之心,是历代政治与社会集体运作、精英文化与俗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这样说,可能并不为过。

在传统中国的城镇之中,都会建有规模不等的城隍庙。城隍,是维护一方平安的神灵,同时也是统辖地方生死的神圣。在城隍庙中,只要条件允许,都会祀有十王殿。殿中除了塑有令人恐惧的各色鬼王、鬼卒外,还塑有十八层地狱中的部分场景。也便由此,城隍庙成为了“十殿阎王”和地狱信仰最为直接的展示和教化的空间。

净空法师曾经回忆,在其幼年时曾被母亲带着到城隍庙礼香,并忆及看到拔舌地狱等恐怖场景。在他看来,这些都构成了他幼时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他此后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净空法师的话,无疑点出了地狱观念对于传统国人的影响所在。从历史上来看,因果报应之说,在很大程度上规训着传统时期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这种宗教性的自我约束作用,有着不同一般的效力

作为一种长期影响中国人的观念,地狱观念已然成为了人们为人处世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哲学。“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地狱无门,唯人自造。”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电影《十殿阎王》用这句话作为了整部电影的总结。或许,作为彼世的地狱并不一定存在,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天道却是万古不易的。一直到现在,这种观念都在影响着国人的思维与生活。

【来源:CCTV4国宝档案】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