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业务性工作>> 会议会务

会议会务

会议之议

以稿换稿 】  作者:佚名   发布:2011年08月05日   阅读:

中国人的会多,文山会海,数不胜数。有顺口溜曰:七点开会八点到,九点耽误不了听报告。曾经有一段相声,是讽刺一些官员的会议,会前三个小时也就是碰碰头,领导一开口套话连篇:大好形势鼓舞下,党的正确领导下。或者中国人需要开会,一群人正襟危坐,几个人在台上拿着讲稿念,想想真是可笑。
往往会议的价值就如一杯匆忙倒出的啤酒,真正的酒少,泡沫太多。冗长的内容,让人产生许多倦意,听不进一句。有一年,全国后勤工作会议上,鼾声一片,睡态百出,看照片令人忍俊不禁。岂不知开会的人或者很冤,只有到现场的人才知道开会的苦处。
会议之长短在于会议的内容,听魏书生的报告,一天半的时间,大家兴趣盎然,毫无倦意。听一些无聊的会,一两句就已不入耳。人类的语言,真是丰富多彩。同样的那些字,从人的嘴里说出来,排列组合,组合排列,就会形成不同的话语,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有的动听,有的难听,实在也令人费解。
没有做过统计,每天的会有多少在开。有一个可能性的数学题,要求判断:“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判断是肯定,有人判断为可能。如果判断“每天都有会议在开”这一命题,是不是也有人会给出肯定的判断。有人单位每天都有早会,学校有十分钟的晨会,各种大型的会议,不断地召开。想找一个没有会的日子真的很难。
“十分钟例会”,“无会议月”,此类的提法,就是针对会议多而提出的。会多而长,是很无奈的事情。人的素质有高有低,人的眼界有远有近,很难说得清谁对谁错。
会议上往往有文件,而文件的内容,正是讲话的内容,有领导拿着稿子念,毫无新意。曾有一作家的女儿给一领导当秘书,有一天,作家看到女儿放在桌子上的稿子,错别字连篇,忍无可忍,把这些错别字一一订正。第二天,女儿哭丧着脸回来问作家是否动过她的稿子,作家诧异间,才听女儿道出原委,原来领导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写上错别字他才能通顺地念下去,一改正,领导反而不认识这些字了,结果在台上大大出丑,当然要对秘书发火了。
会场外有一小撮吸烟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微笑着搭讪,此刻有一种“逃会”的兴奋,一种犯错后没有被抓住的快感。会议又成了朋友见面的机会,聊不完的话题,可听可不听的报告,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会场上进进出出,会场纪律恍若未闻。
会场的间隙往往成为胡侃的时间,休息时间越长,再次进入会场的人越少。更甚至有的人干脆就中途离会,找地方喝酒去了。会议成为同学聚会的机会,也是一大贡献,许多同学毕业后难得一见,因为某次会议而相聚,圆了重逢的梦,远比会议的内容重要的多。
总之,会议上有价值的报告,少之又少。所以,会议是恨得多,爱得少。“议”的含义,是相互讨论,但总是一言堂,给大家讨论的时间真是太少了。台上一人在讲,台下多人在小声的说,完全听不见台上在说些什么。会议啊,就是这样,让人又爱又恨。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