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秘苑纵横

秘苑纵横

胥吏——中国古代的普通秘书人员

以稿换稿】  作者: 邱真   来源: 秘书工作   阅读 次 【    】【收藏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各级官署中,活跃着一支庞大的队伍——胥吏。胥吏,“皆在官之人也,大小衙署皆有之”,是“公家所用管理案牍之吏。”(清稗类钞·胥役类)胥吏不是官,却是官的左右手,官署中大量具体政务要倚靠他们办理。笔者认为,胥吏就是今天意义上普通秘书人员。胥吏人微位卑,名不见经传,属“庶人之在官者”。即使在今天,研究行政学和秘书史者,多是偏重于“流内”职官,而对属“流外”的胥吏则惜墨如金。

一、胥吏的名称和编制

古代官署中雇用的吏员有文职和非文职之别。文职吏员即胥吏,从事政务性服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从事誊录文稿、收发公文、办理和管理文书档案、造报册簿账目等工作。非文职吏员即差役也称衙役,是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工作人员,如,催征赋役、查管市场和关卡、保管钱粮物库,捕押犯人、衙门内外站堂、看门通报、传唤等。杜甫《石壕吏》中写的“有吏夜捉人”之吏,就是催征赋役的吏。胥吏与胥役是两个概念。胥役包括胥吏与差役,两者不能统称为胥吏。

胥吏的名称,在不同的朝代和其不同的工作岗位,有诸多称呼。如唐代的令史、书令史、甲库令、掌书记,宋代的孔目、押司,明清的书吏、书办、供事等等。明清时期地方衙门里有“三班六房”。“三班’即皂班、壮班、快班,有皂录、门子、典狱、快手、马快、步快、弓兵、禁卒、粮差等。这些吏员都是非文职吏员。“六房”即对应中央机关的六部,为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各房的吏皆为文职吏员即胥吏。

在中央和地方,胥吏都有正式编制定额,唐朝中央各部门的胥吏有6000多人(《新唐书·选举下》)。仅以门下省和中书省为例:门下省九品以上官员有46人,吏员163人(不包括门仆800人);中书省官员54人,吏员290人。其中,门下省令史(文书办理人员)22人;书令史43人;甲库令(档案管理人员)13人;亭长(掌门户启闭禁令)6人;掌固(管理仓库和办公设施)14人。另外还有制敕修补装婊人员等(《新唐书·百官二》)。在这些胥吏之上,有录事和主事,属下级官员,相当于秘书科长。以后宫署不断膨胀,人员也不断增加,虽然有定额编制,但实际人员大大超编。清代,中央的内阁设62名、翰林院16名;地方的督、抚衙门定编20—30名左右,州、县衙门大致在十几名至二十几名。从定额看人并不多,但也不够,各衙门无不大量雇用书吏,致使所用书吏超过定额十倍有余。仅户部胥吏就有千人以上。

二、胥吏的选用和待遇

胥吏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一定技能,所以要经过考试择用。在汉代,考中央吏员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汉律,学童年十七以上,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体试之。岁终试于郡,郡守移于太史。并课最者,乃得为尚书省御史台史书令史。史书令史者,若今之书记宫,其秩二百石,又谓之给事,则今所称办事员也。”(许同莘《公牍学史》)要会大篆九千字,会书写八种字体,才具备当一名吏员的条件。成绩优秀者才有可能录用为中央机关的吏员。这样的条件相当高,实际操作上是否如此,后人也多有怀疑。

宋代,中央机关文吏的考试一般要经过两道程序,先由选用衙门考试,合格后,送御史台复试,合格者才能成为正式吏员。考试内容有两项:验人才,试书札。由于各部门的业务不同,吏员的岗位不同,工作要求也不一样,吏员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还要经过一阶段的专业知识的培训。(陶绪《宋代吏人召募考试制度初探》)

元朝初,用命题考试胥吏,但是由于官场腐败,考官作弊,事先往往纳贿泄题,考生舞弊出钱雇人代考,选拔出来的素质并不高。后来,考试方法趋于严整,先由社长和有声望的老者书面保举,证明其品行优良,能通晓哪本经书,继而由首领官当面考试,合格者录用(杨剑宇《中国秘书发展史》)。明代实行纳银充吏制,清康熙时停纳银改为召募。考的方法是,报考者持同乡书吏及乡邻的证明材料到当地官署报名。证明材料证明其身家清白,非冒名顶替,非重役,经核对无误后才准参加考试。择通晓律例,文理顺畅、工于写算者录用。

胥吏在国家机器的运转中虽然起着很大作用,但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并不高。魏晋时期,官吏定品级,九品以上称为“流内”,是政府的正式官员;九品以外的称为“流外”、“未入流”。流内为官,流外为吏,泾渭分明。科举制后,流内官均需取有出身资格者充当。唐代就规定未入流者不得任清要官。明代“吏之考,三、六年满,移验封司拨用。九年满,又试授官。”(《明史·职官一》)对胥吏三年考核一次,经过三次考核,优等者可授以做官员资格。在清代,胥吏任满后,经考核也授官。“一等用正八品经历(掌出纳文移),二等正九品主簿,三、四等用从九品未入流。”(《清史稿》)。乾隆以后,优秀的吏员只能授以从九品(最低品级的官)。

胥吏经济收入与官员的收入是相当悬殊的。据《新唐书·食货五》载,中央机关的胥吏“月俸一百四十,食料三”,每月一百七十文。而最低级的九品官,月俸是一千五百文。吏的收入是最低官收入的九分之一。明代初期制定的内外文武官年俸,最高等是正一品1440石,流内最低等的从九品是60石,未入流者为36石。胥吏比最低级的官员相差不少(《明史·职官一》)。仕途上无前途可奔,俸禄上“钱图”不多,因此,胥吏利用职务之便,唯利是图,是有待遇低方面的原因。

三、胥吏与幕僚的区别

幕僚,又称幕友、幕宾,俗称师爷,是明清时地方官署中主官聘请的佐理人员。主要职责是处理刑名、钱谷、案牍等事务。从工作性质上看幕僚与胥吏同属辅助人员,做的是秘书性工作,但两者又有很大差别。

1.从中央机关到州县官署都有胥吏,人数的多少与官署大小成正比。幕僚是地方督抚州县官署里主官聘请的人员,中央机关里没有幕僚。一般来说,督、抚衙门聘幕僚数十名,州县衙门三、四名左右。地方各级官署普遍聘请幕僚,当时有“无幕不成衙”之说。

2.胥吏是公职人员,纳入政府系统之内,有编制额数,职责范围,由政府考核选用,报酬由政府支付。也就是说胥吏是与各级官署官员相配套的,犹如一部机器,官是发动机,胥吏则是镙丝钉或传动带。幕僚则是由幕主(聘请幕僚的主官)私人聘请,聘谁不聘谁,是否延聘谁、聘用几名、经办何事,完全是幕主根据工作需要和对幕僚人品、工作能力的了解来决定的。幕僚的报酬由幕主私人支付,一般比胥吏的收入高数至十倍。可以说幕僚是主官信赖可靠的参谋,是地方官员的私人秘书。

3.胥吏是“庶人之在官者”,在重品级的社会里,胥吏社会地位低,在官署里是被任意驱使的办事员,被视为“贱业”,为士大夫所不屑。幕僚的社会地位非胥吏可比。当幕僚的人多数是中小知识分子,以幕为业,他们或迫于生计作稻粱谋,或作权宜之计以图再起。但也有科举出身的举人、进士,闲散、失意官员,甚至有名流学者。如徐渭、蒲松龄、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等名人都有过作幕的经历。从幕需要有自身优势才会被人聘请,对读书人或有身份的人也不失尊严。

4.胥吏默默于本职,从事文书处理、档案管理、誊抄文稿、造报册簿等工作,没有参谋、协调职能。幕僚的职能作用要大得多。一是参谋作用。宦海沉浮,仕途坎坷。官员请幕僚目的是佐官为治,仕途顺利。幕僚在这方面往往能起到参谋作用,帮助官员处理政务,出谋划策。如章奏的起草,官场交际联络,接待上级官员,协调左右关系。二是管理作用。官员大都是靠“八股”敲开衙门的,不谙刑名、钱谷等行政管理知识,因此就倚重幕僚处理政务。在内部,协助官员管理胥吏。“幕友之为道,所以佐官而检吏也”(汪辉祖《佐治药言》)。胥吏对于行政管理、办理文书都是内行,常常以此作弊,蒙骗官员,正所谓“清官难逃猾吏手”。所以,官员就要依靠懂行的幕友来监督管理胥吏,约束他们的作弊行为。

四、胥吏舞弊及其教训

胥吏名不见经传,但作为一个群体,声誉极差。论官员,有清廉、能庸,论幕僚有上劣,即使是宦官,也有不少是值得称道的。唯独对胥役,却充斥着骂声。海瑞说:“何今之为吏者,每以得利为夸。惟以得利为夸,故百端作弊,无所不至。时以狗吏呼之,贱之也”(《海瑞集》)。

胥吏作弊的目的就是获利,其作弊手段则五花八门。吏、刑、户房的胥吏作弊机会更多一些。以刑吏为例,“书吏检阅成案,比照律,呈之司官,司官略加润色,呈之堂官,堂官若不驳斥,则此案定矣“(《清稗类钞?胥役类》)。清代的法律条文“律”,只是一种原则性的笼统规定,而实际案情复杂,判案时需用以往的成例“例”作依据,而例案堆积如山,完全要依靠书吏查找,并提出预案,判决或轻或重,主官往往不明所以,画诺而已。另外,胥吏还常使用涂改、伪造、抽换、销毁文档等手段来作弊。

不论是社会民众,还是大小官员,对胥吏作弊都恨之入骨,多有声讨。胥吏作弊是事实,但也有品级观念的因素。胥吏社会地位低,其工作性质社会公众大多不甚明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推到了胥吏身上。官员都是有品级的,本来就鄙视胥吏,加上行政事务的处理上不内行,既要依靠胥吏,又处处事事设防,有的甚至吃过亏,受到过胥吏的蒙骗和要挟,由戒心到恼恨,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痛恨胥吏的心理。

深究胥吏作弊的原因,根源在于封建制度本身。政治昏暗、官场腐败、官僚主义、文犊主义是胥吏作弊的根本原因。如果从胥吏制度本身来说,也存在很多弊端。首先,胥吏的社会地位低贱,待遇微薄。既然是公职人员,却视作贱役,与官的收入悬殊,甚至于难以养家糊口;仕途上一般无升迁的希望。这样就势必导致他们唯利是图。其次,在管理上失于×。监察制度主要是针对正式官员的,对“吏”没有一套有力的约束制度。要么下令裁减吏员,要么作出种种苛刻的制约,但都不是把胥吏作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必需的一部分人员来对待,把他们纳入行政系统,像×官员一样来进行×和管理。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