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伟人俊杰

伟人俊杰

中国历代名将大全(完整版)

繁体中文】  作者:老白   发布:2015年10月2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孙武

 

先秦31人

吕尚:兵家之祖姜太公,主要是作为谋臣,而且事迹多不可考;

郑庄公姬寤生:春秋第一小霸主,作为诸侯,自然不能入榜;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阖闾、夫差、勾践、晋悼公:春秋霸主;

赵鞅(简子)、赵毋恤(襄子)、赵武灵王:赵国历史上的家主、诸侯;

管仲、商鞅、范增、尉缭:辅佐诸侯或者帝王的谋臣军师;

嬴政、项羽:千古一帝与千古一霸,不能入名将榜;

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军事家,贡献了古代第一部兵书《司马法》的大部分思想,但没有带兵打仗的具体战绩记载。

伍员(伍子胥):原楚国贵族,后带吴兵伐楚,鞭楚王尸;但伐楚之战有力者为孙武;

荀林父:晋国贵族,颇有战功;

庞涓:战国时魏国将领,妒贤嫉能,屡战屡败,身死名毁,却成就了孙膑之名。

田忌:齐军统帅,与魏征战,尝多胜绩;然大功应归于孙膑。

甘茂、王贲、蒙鹜、蒙武:战国时期秦国将领,为秦国攻城拔寨,但战绩不显,声名不著;

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一,曾率五国大兵伐秦;率五国大兵而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名气大,场面大,战果却相当不堪;

乐羊:战国时魏国将领,取中山;名气太小;

章邯:秦朝将领,在项羽手下屡战屡败,最后投降。

 

两汉50人

刘邦、刘彻、刘秀:刘家几代雄主;

张良、陈平:绝代军师;

英布、彭越:前汉猛将;

灌婴、周勃、樊哙:前汉初开国功臣,然战绩多从韩信出征而得,未见其名将风采;

李陵:李广之孙,带五千兵而直捣匈奴王庭,智勇兼备,奈何时运不济,实乃过早凋零的名将之花;

李广利:前汉大将,多次带兵出击匈奴,但战绩不行,后因汉武帝诛其全家而投降匈奴;

冯奉世:前汉后期靖边将领,曾带多国兵剿灭莎车国、平定陇西羌人叛乱;

樊崇:前汉末年赤眉军领袖之一;

后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十六人: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坚镡、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后汉开国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与岑彭、冯异相比,未曾率领方面大军作战,战绩不显;

窦融、来歙、王常:后汉开国将领;

窦固、耿秉、耿恭:后汉抗击匈奴将领;

段颎:后汉护羌将军,多次击破西羌;勇有余而谋略不显;

张奂:草圣张芝的父亲,后汉靖边将领,纵横西域、东北等地;

朱俊、皇甫嵩:扑灭黄巾起义的后汉将领。

 

三国两晋南北朝80人

曹操、刘备、孙坚、孙策、司马懿:一方诸侯或者枭雄,不能入榜;

曹仁、徐晃、张颌、张辽、夏侯渊、于禁、乐进、陈泰、郭淮:三国魏之将领;前期将领多在曹操麾下,并未显出名将本色;后期将领由于参与战役规模甚小,也不能入榜。

诸葛亮、程昱、郭嘉、贾诩、徐庶、庞统、荀攸、荀彧:谋士或者文臣居多;诸葛多次领兵打仗,但胜绩、经典不多,不能入榜;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三国汉之猛将,唯有关羽曾率领方面军大战魏吴,可惜惨败;武圣名头虽大,“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只不过运气好,碰上好天气,而不是用计取胜;关羽刚而自矜,最终穷途末路走麦城;

姜维:三国汉之将领,曾九伐中原,有国士之风,奈何势所不容;

鲁肃、陆抗:三国吴之统帅,均具国士之风,由于战功未著而不能入榜;

羊祜:西晋荆州都督,与陆抗对峙,颇显名将风度,后又提携王濬、杜预,号为当世伯乐;

王濬:西晋灭吴主力,制竹筏破江中铁锥,用大油锅烧断拦江铁索,创造水战经典;然矜功自伐,负气任志,破吴之前谎报得吴将孙歆之头,而当孙歆被杜预解往洛阳之后,徒遭人耻笑;破吴之后,虽被王浑诬陷,但他却一直念叨到死,实在缺乏名将气度。

唐彬:西晋将领,参与灭吴之战,不与王濬、王浑争功而获好名。

马隆:西晋将领,改革兵器,大破鲜卑铁骑,阵斩秃发树机能,收复凉州;可惜战争规模太小,声名不著;

陶侃、桓温:东晋两权臣,前者用兵自重,后者直接密谋篡位。

温峤:东晋名臣,扑灭王敦谋反。

刘裕:南朝宋开国皇帝,不可多得的智勇兼备的帝王,曾北伐,但为了夺位,放弃了洛阳而返回南方,并开启了从禅让到杀戮前代皇族的时代。

刘牢之:东晋北府兵将领;

王镇恶:东晋将领,王猛之孙,奇袭江陵,击灭刘毅,又随刘裕夹击长安,灭亡后秦;

沈攸之:南朝宋之大将;

沈庆之:南朝宋之名臣;

王玄谟:南朝宋之将领;

刘渊:十六国之匈奴汉国的创建者,为中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刘曜:十六国之前赵创建者,刘渊侄子;

石勒:十六国之后赵创建者,从奴隶做到将军,后又称帝,几乎统一中国北方;

张宾:石勒之谋主

石虎:十六国之后赵皇帝,石勒之弟;

冉闵:十六国之冉魏悼武天王,再世霸王;

苻坚:十六国之前秦皇帝,统一中国北方,但于淝水之役败北,前秦帝国分崩离析;

王猛:苻坚之谋主;

姚苌:十六国之后秦开国君主;

吕光:十六国之后凉创建者;

赫连勃勃:十六国之胡夏创建者,原名刘勃勃;

慕容廆:慕容鲜卑崛起之领袖;

慕容皝:十六国之前燕开国皇帝;

慕容垂:十六国之后燕开国皇帝,原名慕容霸,用兵如神;

慕容翰:前燕将领;

拓跋珪:北朝北魏之创建者;

拓跋焘:北朝北魏太武帝;

崔浩:拓跋焘之谋主;

杨大眼:北魏将领,关张之徒;

慕容白曜:北魏将领,慕容鲜卑之后;

慕容绍宗:北魏、东魏大将,慕容恪之后;

尔朱荣:北魏末权臣;

高欢:北朝之东魏创建者;

高敖曹:东魏大将;

宇文泰:北朝之西魏创建者;

王思政:北朝西魏大将;

萧道成:南朝齐之开国君主;

宇文邕:北朝之北周武帝;

于谨:北魏、西魏、北周之将领;

元英:北魏将领;

薛安都:南朝宋之将领,曾参与刘义隆的北伐;

侯景:著名叛将,先投北魏尔朱荣,后投东魏高欢,再率部投梁,复叛,被陈霸先、王僧辩所杀;

曹景宗:南朝梁之将领,嗜酒好色,常公然抢劫民间;

陈霸先:南朝陈之开国君主;

王僧辩:南朝梁之将领,曾平侯景之乱;

侯安都:南朝陈之将领;

萧摩诃:南朝陈之将领,号称关羽二世;

 

隋唐61人

杨坚、李渊、李世民:三位雄主;

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大隋猛将,参与破陈;谋略不显,矜功自伐;

杨素:大隋猛将,参与大隋开国诸多战役;喜搬弄是非,打击异己,无名将气度;

长孙晟:主要事迹——大隋智谋第一人,分裂突厥帝国成东、西突厥,不仅影响中国历史,还影响了世界历史;落榜理由——未参与指挥大型战役,战绩不显;

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刘黑闼:隋末各路反王之佼佼者;

柴绍、程知节、郭元振、阿史那社尔、程务挺、段秀实、段志玄、薛万均、薛万彻、郭孝恪、黑齿常之、李抱玉、李抱真、李孝恭、李道宗、李光颜、李祎、李尽忠、李嗣业、仆固怀恩、契苾何力、浑瑊、南霁云、娄师德、马燧、秦叔宝、屈突通、唐休璟、王方翼、王思礼、王孝杰、韦皋、薛讷、薛仁贵、尉迟敬德、执失思力:大唐猛将;

侯君集、王君廓:大唐猛将,曾参与叛乱;

封常清、哥舒翰:大唐猛将,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前者阵前赐死,后者被擒投敌;

王玄策:大唐使节,出使天竺,借七千尼泊尔骑兵大破三万印度兵,并以火牛阵大破大象兵,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可考事迹太少,回国之后也未得到发挥,实在可惜;

张巡、许远:大唐著名守城将领,于安史之乱时,曾多次打赢守城之战;计谋有余,过于残忍,以至于城中人相食,得不偿失;

张仁愿:武则天时著名将领,文武双全,曾任宰相,多次打败[秘书工作:msgz.org]厥,并在突厥领地内筑城,也是戍边良将;

黄巢:唐末起义军领袖;

颜杲卿、颜真卿:唐著名文臣

 

五代十国两宋44人

李克用:唐末将领,晋王,参与剿灭黄巢起义军,又与朱温鏖战;

朱温:后梁开国皇帝,为人阴险狡诈,好色淫乱;

刘鄩:后梁将领,有“一步百计”之称;

王彦章:后梁将领,号称铁枪,传说其武艺仅次于李存孝;

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克用之子;

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克用养子;

李嗣昭、李存审、李存孝:后唐将领,李克用养子,有十三太保之称,尤其是李存孝,号称霸王复生;而李存审曾大破契丹骑兵;

郭崇韬:后唐大将,曾多次以谋助李存勖灭后梁,并参赞太子平前蜀;

周德威:后唐大将,有勇有谋,在晋梁战争中立功颇多,曾大破契丹;

杨行密:五代十国中南吴的实际开创者;

郭威:后周太祖;

柴荣:后周世宗,郭威养子,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时病死,可叹可叹!便宜了赵匡胤。

符彦卿:后周、北宋大将;

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

曹彬:北宋开国第一大将,战功颇著;内战一般,外战外行,曾惨败于契丹之手;

潘美:大名鼎鼎的潘仁美,北宋开国将领;

石守信、高怀德:北宋开国将领;

杨业、杨延昭:北宋开国将领,演义妖人;名气虽大,却都是演义小说吹捧起来的;

范仲淹:北宋名臣,有庆历新政,曾做靖边经略;

王彦超:北宋大臣;

狄青:北宋中期猛将;勇有余而谋略不足;

种师道、种世衡:北宋晚期靖边将领;

李纲、宗泽、韩琦:北宋抗金将领;

刘锜:南宋抗金将领;

王彦:南宋抗金将领,八字军创始人;

虞允文:南宋抗金名臣,指挥采石矶一役击退渡江金兵;此战固然是南宋唯一次击败金兵的战役,但规模甚小,不足以作为晋身名将之列的资本;

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南宋中兴四将,曾有抗金功勋;岳飞之战绩不可考,朝野上下对其吹捧过多;韩世忠也是战绩不足;刘光世更是晚节不保,造成了淮西兵变;张俊为人太过贪财,不配为名将;

张浚:南宋大臣,曾北伐失利;

吴玠、吴璘:南宋抗金将领,也是拥兵自重的四川军阀;

孟宗政、孟珙:抗金、蒙将领;

文天祥、张世杰:“宋亡三杰”。

 

大明29人

朱元璋、朱棣:两代雄主;

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冯胜、傅友德、蓝玉、胡大海、耿炳文:大明开国将领,随朱元璋扫平天下;

刘基、姚广孝:两代良谋;

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击退海盗等势力;

于谦:明代名臣,在英宗被俘之后,率领北京人民击退鞑靼,重振朝纲;

王守仁:明代名臣,扑灭宁王叛乱;

胡宗宪:曾推荐戚继光,并平海盗汪直、徐海等,有抗倭功绩;但屡次虚报战功,为减轻浙江压力,故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不配为名将;

李成梁:明万历年间辽东总兵,两次镇守辽土,长达二十二年;也是屡次虚报战功,贪婪喜财,纵容努尔哈赤,为后金崛起埋下伏笔,不配为名将;

孙承宗:明末名臣,提出平辽策,可惜被破坏;

熊廷弼:明末杰出军事统帅,有胆略,知兵事,善骑射;用兵屡遭掣肘,不能成其事;

袁崇焕:明末军事统帅,督师辽东;战略眼光短浅,擅杀毛文龙,自断其臂膀,名气大都因为魏忠贤、金庸的吹嘘,甚至遭凌迟之惨烈也成就了其冤死忠魂之名声;

毛文龙:抗清将领,可惜被袁崇焕擅杀,麾下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降清,成为满清打天下的主力;

李自成:明末起义军领袖之一,大顺朝皇帝,打进北京城,灭亡明朝;

李定国:明末抗清大将,转战于两广、两湖,逼死孔有德、阵斩尼堪,“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麻贵、满桂:明末抗清将领;

史可法:南明抗清大臣,军事指挥乏善可陈;

郑成功:明末清初抗清割据势力,打退荷兰人,收复台湾;

 

大清20人

皇太极、多尔衮:两位雄主;

范文程:皇太极的谋将;

洪承畴、吴三桂:两个叛将,正是在此两人的帮助下,清才以少胜多;

康熙:削藩、平定台湾;

施琅:郑氏叛将,平台先锋;

曾国藩:主要事迹——建立湘军,剿灭太平天国;

左宗棠:主要事迹——先辅佐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力主塞防,平定新疆叛乱,抵御沙俄;落榜理由——新疆叛乱规模甚小,无法成其名将功业,终其一生,名臣气质更浓;

胡林翼、李鸿章、李续宾:平定太平天国的将领;

石达开、杨秀清、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将领;

林则徐、刘铭传、刘永福、冯子材:抗击西方洋枪火炮的将领。

 

民国共和17人

袁世凯:在朝鲜有小战绩,后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

段祺瑞:北洋军阀中的佼佼者;

黄兴:孙中山的军事臂膀;

蔡锷:讨袁将领;

蒋介石:北伐统帅,后成为中华民国领袖;

毛泽东:共和国缔造者;

白崇禧:号称小诸葛,新桂系领袖之一,长期作为国民党军队的参谋,极富军事才能,可惜与蒋介石不和,不能带兵打仗,否则国共之间胜负难料;仅有的几次表现机会都显得扑朔迷离,如台儿庄战役的策划、血战四平让林彪吃瘪的临时指挥等等。没能看到他与林彪的直接交锋,非常可惜!

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抗美援朝;

粟裕:指挥淮海战役;

徐向前:解放山西;

刘伯承:号称军事家;

杜聿明、孙立人、薛岳、王耀武、李宗仁、卫立煌:国军将领,都曾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

共计332人!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