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道德文化

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深厚根基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9月26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1、为什么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处于中纬度,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因此,黄河中下游一带便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

从秦朝开始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最稳定的设置行政区域的疆域范围,基本上是阴山山脉和辽河中游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国内地。这一范围四周并不都有什么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尽管王朝的军队一次次外出远征并获得胜利,但很少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深厚根基.txt自己的正式政区扩展出去,根本的原因就是要考虑这些地区是否适宜农业生产,能不能养活当地的居民。

2、历史上华夏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

中国内地的这片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的人口,因而很自然成为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周围的农业文明总体上落后于中国,当然不可能对它形成冲击和挑战。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具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并多次以武力入主中原,但在文化上却是弱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文化不适应于农业地区,因此军事上的征服者毫无例外地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他们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华夏文化。

3、为什么唐朝以前地处内陆的长安比沿海地区更加开放?

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条件。滨海或环海的地理环境不一定等于优越的条件,更不会自然地产生先进的文明。海上航行只是一种交通联系和传播文明的手段。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内,世界其他文明中心大多在西方,而在唐朝以前中国与西方的联系主要依靠陆路,所以历史上的长安反而比大多数沿海地区更加开放。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中亚、阿拉伯的商人可以不畏艰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而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中原人却少得可怜?

上述三个问题说明:地理条件虽然不是直接决定人类历史进程的主要条件,但地理位置的特征则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影响着经济关系以及伴随在经济关系后面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

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栖生地是一块极为辽阔的大陆,其面积与整个欧洲大陆相差无几,因而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宽绰的回旋余地,自始至终并非只有一种单一的文化,如:中原文化、楚文化、越文化和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等,这种由多元文化发展起来的大一统文化,便有了博大精深的内容。因此,中国文化一方面它不容易出现由于别国文化的传入而造成自身文化发展的“断层”,另一方面,它在坚持、保留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上比航海民族也要坚决得多、稳定得多。

4、为什么中华民族崇尚道义、酷爱和平?

中原地区的古代部落之所以能够统治天下,就是发展农业的结果。后来,中国更素称“以农立国”,历代王朝大都重视农业生产,把“重农抑末”作为理国之道。农业社会要想平稳地存在和向前发展,必须使农民有一较为安定的环境,使其安居乐业。因此,重民思想也就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贯之道。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思想。以农为本的经济条件,使邻里、亲朋之间,除了物物的交换外,要求更多的是相安无事,由此养成了中国人崇尚道义、邻里互助、扶贫济困的美德,养成了中华民族酷爱和平的性格。

5、中国出色的航海能力为什么没有促进近代文明的高度发展?

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张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的理念之中。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唐宋时期,中国与海外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但这时的海外贸易,一方面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夸示海外,“远抚蕃夷”,而且在不少场合是“赐品”多于“贡品”,不计经济得失。乾隆皇帝面对西方的通商者说:“天朝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与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较少发生联系。互市在政治上的意义仍然超过经济的意义。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私人对外贸易有长足的进步,但是,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清代海洋事业的顺利发展,而明清以来移居海外的商民,也被政府视为“自弃王化”的刁民,倍受歧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海洋事业不能不大大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6、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什么未能在中国本土发扬光大?

自秦汉以来,这个的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言必三代周孔。使人们产生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尽善尽美的制度和礼教存在于远古的三皇五帝之中,后世的的治平之道便是“克绳其法”,偶有一些枝节的改革,也大多是“托故更化”。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因此,中国古代虽然有过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但科技的运用却不受重视,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却未能在中国本土得以发扬光大,不能不与这种意识形态的保守性密切相关。

上述三个问题说明:特定的以农为本的经济条件,缺少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农业自然经济持续数千年,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着文化的保守性格。这样,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传统文化便显得暮气沉沉,缺乏积极进取的冲动。

7、为什么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现实中大家都知道一些有关座位的排序、农村自然村中的祖宗堂、同姓中的序谱等活动。其实这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社会人群的结合有血缘、地缘、业缘三种方式。血缘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原始最自然的结合方式。西周建立以后,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

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其他妻子为“庶”,其子为庶子。按照周制,最高统治者为天子,统治天下的土地和臣民,继承王位的必须嫡妻长子,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妻之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封邦建国,简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其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就是说,周王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塑造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且也影响到中国周边的国家。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也就是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导致“家国同构”的格局。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饮冰室合集》)所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组织主要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下组织起来。这种血缘宗法制度,一方面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等;另一方面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迷信,个人自信心的缺乏等。

综上所述,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外来因素的制约外,社会政治结构对其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就无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就可能导致“全盘否定论”或“复兴儒学论”的片面性。只有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才能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振兴中华民族。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