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神秘文化

神秘文化

“神岳”碣石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9月2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这是《汉书》的编撰者,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的一句诗。从语意上看,很明显,班固在《西都赋》中讴歌的可“扬波涛”于其上的“碣石”,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激”之可“嶈嶈”的“神话”。正因如此,后人吕延济在注《西都赋》时,明确地指出:“神岳:即碣石也。”

“神岳”,是古时人们对奇特的山岳的敬称,言其具有灵异。《西都赋》的诗句表明,在汉朝以至汉朝以前,“碣石”是当时名扬一时的“神岳”。那么,古代的“碣石”为何被视作“神岳”呢?我们只要认真研究一下古碣石地区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在汉朝和汉朝以前,“碣石”之所以在五岳之外被史家和诗人称作“神岳”,除其山貌奇异,与浩淼无垠、变幻莫测的大海相依相连之外,主要是在战国时期与中国的古代神秘文化发生了密切联系,成了所谓的“仙人”的发迹之地,并在秦、汉时曾相继引得秦皇、汉武这两个有雄才大略的帝王顶礼膜拜,派人在其地大求其“仙”。其“神”,“神”在“仙”也。

“神”在“仙”的“碣石”,既被称作“神岳”,就非为“石”,而为“山”。“碣石”,指的就是至今仍屹立在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新版《辞海》、《辞海》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词典均就此认定)。

碣石山,是我国古代的一座名山,也是如今的秦皇岛地区 (附带与秦皇岛市相邻的唐山市和辽宁省绥中县部分沿海地段)远古文化的象征。碣石山之所以在古代能为一座名山,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其以独特的山形山貌,在北方沿海地区显示了突出的地理坐标作用;二是其以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中国古代早期萌发的神秘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碣石”的本义,当为可作标之石,且呈圆柱形。这是因为,“碣”字本从木,通楬橥之“楬(见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辞源》第1222页)。“楬”,在春秋时专指作标志用的小木桩,即作标之木。《周礼·秋官·蜡氏》记有:“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置褐焉。”郑玄引郑司农语注曰:“楬,欲令其帜取之,今时楬橥是也。”由此可知,“楬”字之所以产生,是取“楬”之义,而专指作标之石也。也正因“碣”字本义在“楬”,到汉朝时用其形容山石时,产生了独立高耸之义,并引申为标识 (《汉书·扬雄传》有“碣以崇山”句,颜师古注:“碣,山特立貌。”);东汉许慎在著《说文》时,明确释“碣石”为“特立之石”,并云“东海有碣石山”。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得知,碣石山的基本定义,应为似“楬”之山,其山石独立高耸,特立一地,可作明显的标志。而碣石山之所以能在古地名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它在北方沿海地区起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地理坐标作用。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沿海地区最显著的地理坐标,“碣石”之名接连见于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山海经》在北山经中明确记载“碣石之山”,并云“其上有玉,其下有青碧”(可见“碣石之山”在远古时的人们心目中不是一般的山峰,乃异常神奇之山)。比较起来,成书略晚于《山海经》的《尚书·禹贡》对“碣石之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坐标作用记述得比较清楚。《禹贡》在记载冀州的人贡之道时云:“……岛夷皮服,夹右碣石,人于河。”其意是说生活在东北地区以鸟为图腾的少数部族(据《史记·夏本纪》“岛夷”当为“鸟夷”之误)在以兽皮作贡品朝献时,乘舟遵海入河,沿辽东湾西岸向南航行,行经与渤海交界的海面时,以望海畔.以“楬”的特出的大山——碣石山为标,向西转航与渤海北岸之下,直驶古黄河口(在今天津市一带。)《禹贡》在导山部分又记云:“异岍及岐……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这段记载表明,碣石山在远古时代不仅是渤海北岸的重要航标,而且为与“太行”、“恒山”、等远古时有名的大山脉络相连、形势相应的显要山峰,系中国北方山之尽头海之畔的重要标志。在《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如《史记·天官书》在谈山川走向时云:“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不仅如此,碣石山由于既接“太行”、“恒山”,又与渤海(《史记》记为“勃”)紧连,地理位置煊赫,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成了一个地域,甚至北方的代称。在《战国策·燕策》中就有“燕国南有碣石、雁门之饶”之言, 《史记·货殖列传》亦有“龙门、碣石,北多马、牛、旃裘、筋角”之语。此外,“碣石”入诗,也颇神奇,如汉朝的梁竦《悼骚赋》有“临众渎之神林兮,东敕职于蓬碣”句(“蓬碣”指蓬莱与碣石,喻仙境神山,此亦为班固指“碣石”为“神岳”的佐证),晋朝的左思《魏都赋》中有“恒碣嵁崿于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漾”句,唐朝诗人韦应物《弹棋歌》有“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句,等等。由此可知,在古人心目中,与蓬莱仙岛一样成为神奇的众水朝宗之地,和恒山同样“嵁崿于青霄”(“嵁崿”喻山高峻貌)的碣石山,不仅是“东北流”的山川之“尾”、渤海之畔的标志,而且几乎成了北方的代名词。

正由于碣石山在远古时就以其似“楬”的山貌和特有的地理位置,在北方沿海地区发挥了独特的地理坐标作用,因此它就在春秋、战国时代很自然地成了渤海北岸最著名的山峰,也自然而然地与中国的古代神秘文化发生了极其密切的联系,以至成为令无数古人神驰遐往的“神岳”。

碣石山成为闻名遐迩的“神岳”,大约是在战国的中后期。当时,碣石山一带在齐桓公伐孤竹之后,由产生了伯夷、叔齐等先贤的孤竹国领地变成了燕国的辖境。进而,它逐渐被赋予神奇色,被视为燕国的“望”。在战国时,各诸侯国均命国境内的大山大川为“望”,亦命山川之祭为“望”,燕国也不例外。而燕国境内“望”的最佳选择,当为与浩瀚神秘的大海紧紧连在一起的碣石山。碣石山在战国时已经成为燕国的“望”,完全可从燕昭王筑碣石宫的举动中看出。燕昭王在筑黄金台大举求贤,请到了创“五德始终”说的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阴阳家驺衍(约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0年在世)之后,特为驺衍修筑了一座宫馆,并将这座宫馆命名为“碣石宫”。驺衍寄居的碣石宫,当与黄金台一样,建在燕国的都城,即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境,历代的注疏家大多如此认定。我们都知道,大兴县境根本无山可言,燕昭王筑宫设馆款待名重一时的神秘人物驺衍,以“碣石”之名命之,足见远以燕国都城以东五六百里之外的沿海名山——碣石山,在其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和在燕国的名望。从这一点看,完全可以确认碣石山在当时成为燕国的“望”,或燕国境内有数的几个山川之“望”之一。碣石山若已成为燕国的“望”,则是燕国君王的主要祭祀神灵之地,整个山峰连同附近的海域就会被罩上一层神秘怪异的色彩。此外,驺衍主要信奉和推崇的是阴阳五行说,燕昭王以“碣石”命名其所客居的传授学说的宫馆,也表明当时的碣石山及其邻近地区已与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发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搞神秘文化和信奉神秘文化的人仰重的圣地。

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驺衍堪称是集大成者,其“五德始终”说在各诸侯国影响很大。此外,在战国时,“神仙”说也风行一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与长生不死的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历史上,长生不死的观念可谓由来以久,几乎伴生于中国悠远的文明史。这从《山海经》有着各种各样的长寿国不死国的传奇性描述中就可看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生长不死的观念被发展成修炼成仙的思想,出现了很多笃信“神仙”说的方土。在这些方士的推波助澜之下,“神仙”思想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入战国时期,当南方的道家学派仍在演说“长生久视”之大义,描述真人、至人、神人的奇异本领时,北方的一些方士已经开始尝试将“神仙”观念付诸“实践”,为了成为“神仙”想方设法上山下海,到处去寻找长生不死之药,并利用所临近的大海的缥渺无垠和海中所谓偶尔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观,创造了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等传说。当时,拥有颇具神奇色彩的碣石山和宽阔海域的燕国,成了方士们最活跃的地区,相传或自称成仙的人接连在这里出现。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燕国人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等相继修道成仙。到了战国后期,用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秦汉的方士与儒士》一书中的话说,“仙人”几乎成了“燕国的特产”。后来,这一风尚传到了齐国,使燕、齐两国沿海地区几乎到处都有方士活动,各种各样的传说不断产生。宋毋忌等“仙人”被传得神乎其神,传说他们成“仙”以后,可以不要身体,可以把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得到了无限大的自由。最早的“仙人”史料,留下来的很少。从燕国当时的情况看,这些“仙人”发迹的地区,当在或曰只能在碣石山及其邻近海域。燕国的方士“塑造”所谓的“仙人”,主要是靠大海的神秘色彩,而出海必须在海岸有居地,此居地当在有神秘色彩的山峰之上或之前,否则就很难营造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文化氛围。山海结合,隐于山,漂于海,才有虚无缥渺的文章可做,显得神乎其神。在燕国的沿海地区,山海结合最得天独厚的地方就是如今的秦皇岛市一带的滨海地带。巍峨挺拔、山形奇特,特出于渤海北岸,连接太行、恒山等大山,其主峰顶尖呈椭圆形,突起于如屏似障的群峰正中,遥望似天桥柱石,被远古的航海人视为循海人河的独树一帜的地物导航标志的碣石山(时至今日,昌黎、乐亭、滦南和抚宁、秦皇岛、山海关一带的渔民出海打鱼,仍常以望碣石山为独特的航标),以及其附近的北戴河、秦皇岛等沿海半岛或岛屿,最有可能成为方士们活动的天造地设的大本营。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等所谓“仙人’’的踪迹已不见记载,而羡门子高,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著张敦仁在撰《通鉴刊本识误》时,明确注其“居碣石山上”。此外,秦始皇“之碣石”,派旧燕国的方士卢生寻求的“仙人”也主要是羡门子高等人。据此可知,当时“燕国的特产”——“仙人”主要出自碣石山及其邻近的沿海一带,也就是如今的秦皇岛地区。正因“仙人”成了燕国的“特产”,燕昭王变成了“神仙”说的狂热信徒,以地利之便,屡次派人到山上和海中去寻宋毋忌、正伯侨等“仙人”,但“仙人”似乎是来无影,去无踪,屡寻屡无结果,一些方士只好制造一些虚无缥缈的传说来搪塞,这反倒使那些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仙人”更加神乎其神了。从拥有上百座峰峦的碣石山的实地情形看,碣石山上是有可供宋毋忌、正伯侨、充尚和羡门子高等“仙人”修道的居地的,如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的前顶曾筑有碧霞宫,后坡筑有果老院等;另外,在碣石山的又一道屏峰障岭居首的老绝顶的顶尖下的一块坪台上,曾建有隔世色彩很浓的休粮寺等。这些地方,均可成为在碣石山上修行的理想居地。

时至秦朝建立之际,燕、齐两国的方士已不可胜数。这些方士日积月累,创造了一整套“神仙”说,把渤海沿岸有山有石的地方几乎都神化了。在战国后期,齐国的方士欲与燕国的方士一比高低,活动能量比燕国方士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秦朝诞生之际,在山东半岛闹得不亦乐乎,并由渤海闹到了黄海。再加上燕昭王和齐威王、齐宣王等燕、齐两国的君王均梦想长生不老,在碣石山及其邻近海域和山东半岛的之罘等地搞了不少祭神和求仙的相应建筑,从而使这些地方在秦、汉时成了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搞求仙活动的基地。统一中国的第一封建帝王一秦始皇,为使皇帝的威权神化,除了猛烈地推行强权政策外,还祭起“五德始终”说的大旗,根据驺衍等人搞的法典,制定一套“水德”制度,同时又根据封禅说和神仙说,去泰山行封禅大典,到原齐、燕等国海滨大搞求仙活动,上演了为神秘文化推波助澜的闹剧。

笃信“神仙”说的秦始皇,生前共搞了五次大规模的出巡,其中四次与搞求仙活动有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利用到泰山行封禅大典之便,顺道到旧齐国海滨求仙,先抵之罘,后达琅琊,掀开了求仙活动的帷幕。他“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旧齐国的著名方士徐福自告奋勇,带了几千童男童女前往海中替他去求仙药。首次求仙未果,秦始皇并没死心,第二年他又到之罘、琅琊等地。在山东沿海两次求仙未成,秦始皇仍不罢休,公元前 215年,他又径直北巡碣石,到旧燕国海滨——羡门子高等“仙人”发迹之地并顺便考验一下方士们求仙本事的上下高低和是真是伪。因此, 《史记·封禅书》称秦始皇此次碣石之行为“游碣石,考入海方士”。之所以秦始皇在时隔两年之后才到碣石山一带巡视,并搞第三次求仙活动,大概与碣石山一带的行宫未及时盖就不无关系;再有就是旧燕国的一些方士想借机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更像一回事儿一些,显出“燕国”方士的本领。从这一点上看,秦始皇在碣石山一带搞的求仙活动,很可能比前两次在之罘、琅琊等地在声势和规模上都要大一些,也显得“正规”一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是年秦始皇“之碣石”后,“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他复“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在碣石山一带海边,他派出的有名的方士之多,寻找的“仙人”之专,不亚于他首次到之罘、琅琊等地,听信徐福等人所说海中有“三神山”,令他派徐福带几千童男童女下海去寻“三神山”之盛况。近些年,在古老的碣石山麓及其邻近的沿海地区先后发现了一些秦汉建筑遗迹(碣石山麓的昌黎县城早在1958年就在城西的一中操场出土了大批“千秋万代”瓦当和大型绳纹板瓦,其地为秦汉皇家建筑遗址可确定无疑),特别是两个较大的秦汉行宫遗址(一个在山海关外不远处的姜女坟近岸,一个在北戴河海滨的金山嘴)的发现(秦皇岛市的东山,即原在海中的秦皇岛,也有秦汉皇家建筑遗迹的线索),为我们研究秦始皇的求仙活动,为探索和研究古碣石地区的古代的神秘文化及战国、秦、汉时的文化与历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线索。从这些有考古发现的地方的实地情形看,秦始皇在碣石山下和北戴河、姜女坟一带的海边行宫滞留了不少时日,以待卢生等人返回。卢生等人探知秦始皇这次碣石山之行,除“考人海方士”、想“求仙人不死之药”之外,主要是要去“巡北边”,防‘胡人” (匈奴)犯边,为此他谎称寻到了“仙人”给的《录图书》,上面写有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此语正中秦始皇的心病,秦始皇得此《录图书》,忙着派兵攻打匈奴去了,没有再细究卢生等人搞的“鬼神事”。不想,卢生等人编造的这句谶语倒应了这样一个史实:导致秦朝迅速沦亡的,不是被秦皇派大将蒙恬打败、又筑长城防御的“胡人”,而是他自己的继位者——秦二世胡亥。这大概在后来成了卢生等人宣扬“仙人”有预言灵异的谈资。三年后(公元前212年),在秦始皇决定在北边大修长城时,卢生等人又进说秦始皇,说他们这些方士替秦始皇求芝、奇药和仙者,理当求到,之所以求不到,是由于秦始皇身边的某种东西在破坏。他们说,按照方术,人主必须经常秘密活动,不给群臣知道,以避恶鬼破坏,而避开了恶鬼,“真人”就来临了;“真人”是入水不濡,入火不热,陵云气,与天地同样长久的。在卢生等方士的迷惑下,秦始皇开始自称“真人”,下令把咸阳旁300里内的270座宫观之间,皆修造“复道”、 “甬道”使之通连,到处布满帷帐、钟鼓和美人。他在其间穿来穿去,并不许身边的人泄露他的行踪所在。尽管又成功地骗了秦始皇一次,卢生等方士仍旧坐卧不安,惟恐一旦被秦始皇识破而遭诛杀,便扬言秦始皇如此专制、独裁,贪于权势,他们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替他求到仙药,趁秦始皇不备潜逃到远处去了。据说,秦始皇得知后大怒,由方士迁怒到儒生,一下坑死460多名方士、儒生,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坑儒事件。即便如此,一心想长命百岁、永坐天下的秦始皇依然对一些方士抱有幻想,公元前 210年,他在第五次出巡时,又到琅琊、崂山、成山等地海边搞了一些求仙活动,听信徐福等人的“托词”,派人到处下海去射所谓困扰求仙的“大鲛鱼”。在这次出巡的归程中,他一命呜吁。秦始皇求仙,真可谓至死不渝。

秦始皇的求仙活动,使全国,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的神秘文化活动甚嚣尘上,大约在这个时期,碣石山的“神岳”之称已经不可更移,神秘色彩已被全国共知。步秦始皇之后尘,到山东、河北的渤海沿海地区再搞求仙活动的是汉武帝。汉武帝也是封禅说、,神仙说的忠实信徒。他登基后受方士李少君等人的诱惑,极喜欢祀神求仙。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之后,听信方士们“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蓬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之盛名的碣石山,想在出了不少“仙人”的碣石山一带海边再碰碰运气。汉武帝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名堂数不胜数;至于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的事儿就更多了。当时,由于他如此痴迷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为此,碣石山一带肯定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碣石山到此时,尽管不能与“五岳”类比,“神岳’’之称应当是名气越来越大了。还有一种可能,即汉武帝到来时,指山说封禅,信口把碣石山封成了“神岳”(以前没人封的话)。在昌黎县第一中学(原为昌黎二中校园)操场上出土的一块完整的“千秋万岁”瓦当和两块大型绳纹板瓦,如今还保留在昌黎县文物保管所,其地(在山坡台地,其北正对被古人疑为“碣石门”的碣石山门户——东、西馒头山对峙而成的山口,山口正中遥现的是巍然高耸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景色异常奇丽、壮美)在汉武帝到来时不是建筑的行宫,就是为“神岳”碣石修造的“名山神祠”。

汉武帝到碣石山二带来求仙,自然和秦始皇一样,以失败告终。其实,燕国的“特产”——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等“仙人”尽管被传得神乎其神,但他们不可能“长生不死”,只可能比别的方士活得寿命长一些,或是更有一点所谓的“神通”。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人很可能是战国时很有成就的航海探险家;也就是说,这些最早的所谓“仙人”,大多数很可能是出类拔萃的航海探险家。这些人均具有较高的航海本领和较大的探险勇气,平时在岸上的奇峰险岭、大山深处结庐修炼,采天地之气,尝百草之果,一到汛期则出海探险,梦想在海中找到海市蜃楼显示的神仙境界。有的去而复归,有的一去无回,久而久之,这些人不知所终,却被传得神乎其神,说他们“有仙道形解消化之术”,并说他们在海中找到了三座神山,在那里找到了长生不死之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能与天地相终结。这很可能就是所谓的“仙人”之谜。当然,这些追求“长生不死”的人,为了掩盖某些事实真相,也会故意散布一些虚无缥缈的传说;一些后继者,也愿意信奉这些传说,甚至夸大这些传说,以至望风扑影,把传话编造得更加离谱。

汉武帝之后,再也没有帝王到北国海边搞这类求仙活动了,古碣石一带海边空留了不少祭神和求仙的建筑遗迹,那些名噪一时的“仙人”也很少再有人提起,随着岁月的流失,与那些显赫一时的建筑自然而然地一起湮进了历史厚厚的尘埃。碣石山的“神岳”之称,到了汉朝以后,也随着造“仙”和求“仙”活动的终结,不再被人提起,仅仅留在了班固的《西都赋》中,供人品味了。不过,我们在翻检“神岳”碣石与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的这段历史上,不应忘记的是,在探究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之所以在古碣石地区风靡一时时,切莫忘了透过古代神秘文化的迷雾,窥探中华民族早期难能可贵的航海探险活动。那些“仙人”和方士,在古代中国最有名的“仙人”发迹之地——“神岳”碣石所在的海域,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探海,其中产生了不少经验丰富、肯于闯海的航海探险家。他们的足迹极可能遍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甚至更远的一些地方,不然就不会留下徐福去日本、韩终抵达韩国等传闻了。从这一点讲,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等“仙人”和一些方士的航海探险,及秦始皇、汉武帝搞的求仙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开辟中国与日本、朝鲜等岛国的海上交通作用。由此看来,蕴含其中的就不仅仅是近似滑稽的古代神秘文化色彩了。深究下去,就很可能不难发现两千多年,以至更远的年代,与“神岳”碣石发生密切联系的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真谛。是也,非也,则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开掘和研究了。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