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妇女的头巾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头巾的主要用途,一是保护头发,二是保暖。客籍人聚居处,无论赣南、闽西,还是粤北,皆崇山峻岭,莽莽苍苍。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居而来,他们渴望和平,渴望休养生息,可肥活之地,尽在土著同胞手中,于是,客家祖先多居山野,开门是树,有的将茅棚搭在半山腰,有的将泥房建于山旮旯,如是,即便赶圩场,走亲戚,那羊肠小径,绿树成荫,藤蔓枝垂,亦常常勾挂头发,就更甭说进山打猪草、扒柴火、摘木梓了。于是,客家妇女起初只是为了护住那一头青丝,便在头上裹起那一块方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怕是一介山野农妇啊!

别瞧头巾就那么一块方布,裹在头上却有一番区别。在客家女人中,裹头巾者一定是已婚妇女,未婚姑娘是从不敢将它裹在头上。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出嫁这一天。和其它地方女子一样,客家女子出嫁也颇为隆重和讲究,而其中一项就是,出阁前,待嫁女子须由命好的婶婶帮她梳好头,蒙上头巾,由父亲或长兄抱到马背或轿上,一直到男家拜了天地父母,男女双方对拜进入洞房后,方可由新郎倌揭去。因之,客家人说头巾时通常在前面加一个“蒙”字,称作“蒙头巾”。只不过新嫁娘所蒙的头巾多为红布或色彩绚丽的花巾,而绝对不能用黑色和白色的。

说起蒙头巾,在客家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相传,名震江南的大才子罗隐,屡试落第后,邀上一个落第武秀才,走向闯北。一日,两人来到潋江河畔,刚要上一座小桥,恰好碰见两位砍柴的山妹子,山妹子问你们可知道这叫什么桥?罗隐说我只晓得三十三天有座金水桥,荒山野岭,哪个晓得什么桥?山妹子听罢,放开了喉咙唱:“此桥名叫画眉桥,画眉桥上画眉叫,要想过桥先赛歌,自古流传到今朝,歌仙歌圣桥上过,扁嘴鸭子水上飘。”罗隐一听,惊得呆了,本想唱两首反驳一下,奈何两位山妹子已走远了。罗隐秀才见桥下有一群洗衣妇,与武秀才咬了一阵耳朵后口中朗朗而出:“桌上笔头尖又尖,双手磨墨自闭圆;一篇文章做得好,必定中个文状元。”接着,武秀才也从口中朗出四句来:“袋中箭头尖又尖,拉开满弓自团圆;九支飞箭射准靶,必定中个武状元。”说罢,两人望着河里妇女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可没等二人得意两分钟,从河里的洗衣妇女口中唱出了四句:“胸前乳头尖又尖,双手搓乳自团圆;一胎生上两个崽,必定文武双状元。”

两人听罢,羞得脸红耳赤,无地自容。罗隐虽是才子,却心胸狭,找了一个巫师在一块方巾上画了符咒,然后送给一个坐月子的客家妇女让她蒙在头上,蒙即为“裹”之意,罗隐借“蒙”与“懵”谐音,想让头脑精明的客家妇女变得懵懵懂懂。相传,此后的客家妇女每每坐月子时便开始蒙头巾,而头巾一蒙,她们的聪明才智果然就渐渐褪化。当然那是人们的杜撰,不可信。但客家妇女分娩之初为防头部受寒,头巾则成了必裹之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