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武术竞技

武术竞技

大悲拳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大悲拳,因一直在佛门中口传身授,故无文字记述。据目前所知,1937年由奇云和尚(俗名史正纲)口述,李瑞呈执笔,由奇云和尚的弟子云庵和尚演练照片,编写的《大悲陀罗尼拳图说》,是对该拳最早的文字记述。

奇云和尚六十年代曾在中山公园传授该拳,从学者有李玉民、徐风俊、李道中等人。

与奇云和尚同代传授大悲拳者有河北新河县孙智义,两人拳架相似,但风格各异。孙智义传人以王光祖兄弟和顾明为代表。顾明又下传了张静仙等人。

大悲拳的风格和方法

大悲拳以佛教中“千手千眼观音广大园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简称“大悲咒”)为依据,按照全经(梵文音译)84句真言,每句均有一尊护法神相的姿势与变化,编撰而成,其内容以传统63式为主要代表套路。有新编的普及套路21式,比赛套路42式和传统套路改编的84式,128式以及创编 的“大悲功”、“大悲剑”等内容。

大悲拳练身亦练心,且练心胜于练身。行拳中口涌真言、心观想。手结印。84句真言的前63句合于63段动作,拳式结束静立默诵后ZI句,全套拳结束。该拳特点一是柔中带刚,刚而不僵,抻筋拔骨,内园外方。二是连绵不断,节节贯穿,形意相随,轻柔松缓。三是舒展大方,端庄优美。

现任该拳研究会会长顾明1938年生于山东蓬莱,1972年从师孙智义习大悲拳,后随蒋玉方学杨氏和陈氏太极拳等。1974年随李道中再修大悲拳械。1982年获北京市职工武术邀请赛太极拳组(大悲拳)第二名。在孙智义老师支持下撰写了《42式大悲拳》在中央电视台播放。1990年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录制了《大悲功》教学带,曾与《健康之友》合办《大悲功》函授班。还多次到广东、青海、内蒙古、山东等地传功,为该拳的推广做了一定工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