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文学文艺

文学文艺

文学青年的黄金时代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初年,该制度把选拔文官的形式固定下来:考试。考试和选拔官员紧密连接之后,中国人的幸福观就此改变。上古时期的圣贤给中国人勾画的美好生活,无非是六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吃肉。到隋唐年间,人们追求的是“一门四进士”、“五子登科”、“状元及第”、“文曲下凡”。
    在科举成功成为当时人们的人生梦想之后,科场舞弊也大规模出现,托关系,打小抄,唐朝都有了。一些没门路的穷书生打动考官的一个办法,就是写传奇(小故事)给这些前辈们看,前辈们看得过瘾,就会记得这些书生的名字,所以唐人传奇中有许多经典故事。据说写“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当年做主考,录取工作没有摆平,士子们就组织了群体性事件,贺大人不敢见他们,就搬梯子在墙头跟大家商量,后人称他是“墙头高立贺知章”。这一时代的考试能考出才子,因为考试题目是诗歌,目的主要在于考文才。
    文学青年的黄金时代在宋代,进士们的前途更远大,考好了得到重用不说,长得英俊的还可能成为驸马,皇上的朝堂和公主的闺房都是向这些人敞开的。王安石对这种选拔风雅人的考试很不满意,他当政期间,一度把科举考试改成执政能力的考试,就让“才子们”愤慨不已。他们不明白那些经济政治类的“申论”如何能表现出读书人的气质。在大家一致反对之下,王安石后来被贬,考文学的方式又被恢复起来。
    宋朝老百姓心中的科举地位要远远高过唐朝,这是一个文化强悍武功贫瘠的时代。大家对中状元考进士的热衷可以参考以宋朝为背景的故事《白蛇传》:一旦儿子成了状元,玉皇大帝都要买他的面子,把状元的母亲白蛇娘娘放出来。读书人和科举考试的受尊重程度,在宋朝达到了顶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