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城市印象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余玮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我1978年出生在江苏苏北的宿迁,在我的身上带着那个时代的一些特点——我的父亲是从南京下放到宿迁的“下放户”,我的母亲是当地人,他们的南北结合就有了我这个女儿。由于我的父母工作很忙,就由奶奶带着我,所以我童年多半的时间生活在南京,小部分时间生活在宿迁,南京人叫我“侉子”,宿迁人叫我“蛮子”,有时自己也疑惑了,我到底算哪里的人呢?其实我从心底里还是把自己归为“南京人”。一是我在南京生活的时间比较多,口音和生活习惯完全是南京的;二是南京是省会城市,经济发达,政治文化底蕴深厚,方方面面都比宿迁先进。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宿迁当时是苏北的一个小县城,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到处都是旷地和低矮的房子,没有好吃的东西,没有好玩的地方。县城里一条通往大运河的水渠总是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泛着红通通的颜色,那是从一家制毯厂里直接排出来的废水导致的。我们家住的职工宿舍楼毗邻着一家工厂,一天到晚听着厂房里传出来的机器噪音,如果哪一天停电没有了噪音都觉得不习惯,就是这样的一种居住环境在当时还算是很好的,因为是一幢四层的楼房,被很多人羡慕着。印象中还有比较深刻的就是我们家当时有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有些邻居会来看电视,大人们说说笑笑,倒也挺快乐的,但我很讨厌闻到那些臭脚丫子味儿。我儿时喜欢南京,这个城市很早就有了37层高的金陵饭店,街上偶尔走着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每天下午我都能吃上一顿“下粥”,什么赤豆元宵、桂花酒酿、柴火小馄饨、牛肉锅贴、鸭油酥烧饼、肉丁烧卖、芝麻馅的大麻团……都是喷喷香的,尤其是夏天国营饮食店里卖的冰镇酸梅汤的酸甜味至今仍然令人难以忘怀。玩的地方也很多,中山陵景区、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白鹭洲公园、新街口……都是不错的去处。80年代中期之后,彩电、冰箱、录像机就逐渐被一些殷实而又追求时髦的家庭买回了家里。总之,南京的方方面面都令我感觉舒适和美好,足以弥补父母不在我身边的缺憾。

在南京上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由于我的户口在宿迁,学校要收借读费,大概两三百块钱吧,这可相当于我父母当时好几个月的工资呢,加上奶奶年事已高,1985年,我只能转学回到了宿迁。然而,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的每一片土地开始,宿迁这个我曾经不爱的县城已经开始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宿迁已经成了江苏省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也让我对它进行了重新的了解和认识。宿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有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下草湾文化遗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史记》中说“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下相便为现在的宿迁。宿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著名的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和中国为数不多的二级水质湖的骆马湖,象一对孪生姐妹滋润这个著名的鱼米之乡。矿石资源也很丰富,石英砂、陶土储量超5亿吨,蓝晶石、黄砂储量居全国省辖市之首,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宿迁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极好的基础。自1996年建市以来,全市已形成食品、酿酒、纺织、建材、电子、化工、机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前市委书记仇和提出了“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十二字宿迁精神。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正确指引和有力鼓舞下,建市十三年后的宿迁在经济、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规模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3年我在南京参加工作后,把父母接了过来共同生活。但我们全家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回宿迁,看看还在宿迁生活的亲戚们。每年回宿迁都感受到了宿迁的新气象,路越铺越宽,楼越盖越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商品越来越丰富,大家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宿迁的亲戚们现在都住进了宽大敞亮的商品房,作为工薪阶层的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现在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自豪地大声说:“我出生在宿迁,我是宿迁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