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摩洛哥~梦的城市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一个城市的历史到底能有多久?当你在它古老的清真寺前贮足,或是走过古意盎然的狭窄街道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这些房屋其实已经倒塌和重建了许多次,它的主人们也早已换了一代又一代。没有人能够讲述所有这些故事。我们所记得的历史,其实只是一些小小的时间的碎片罢了。
    对于丹吉尔,这些时间的碎片包括了很多的国家和民族,它曾经是腓尼基人和伽肽基人聚集的地方,也曾经为拜占庭和阿拉伯人所有;他曾经作为西班牙的一个省归属于罗马,也曾经是葡萄牙的属地。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自古以来是各个国家的必争之地。
    1923年,丹吉尔正式被划为国际共管城市,由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八个国家共同管理,丹吉尔成为欧洲各国相互竞争的主战场,他们在这里进行着十分频繁的社会,经济贸易和政治活动,丹吉尔也经常成为各种条约的签署地。这一段时间的经历,直到今天仍然对丹吉尔影响巨大。
    1956年,摩洛哥宣布独立,丹吉尔正式归属摩洛哥,这个世界目光聚集的城市被指定为世界自由贸易区和国际中心,1962年,丹吉尔被国王命名为摩洛哥的“夏日之都”。
    当我们把丹吉尔做为介绍摩洛哥的起点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充足的理由,那就是这座城市是通往非洲的大门,也是从非洲眺望欧洲的窗口,站在丹吉尔的最北端,两大洲之间最近的地方仅仅相隔14公里。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我的右手这边是大西洋,左手这边是地中海。在这里大西洋和地中海交汇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出发和抵达的地方,作为一个人们怀着轻松的梦想做漫无目的旅行的港口,丹吉尔至今仍然生活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相遇,东方与西方相逢,它是一个令人不能不爱的城市。
    风,带着强烈的海的气息吹拂着丹吉尔。每一天,每一个夜晚,斯巴泰尔角的灯塔都站在这里,不变地指引着南来北往的船只,它是大西洋和地中海分界的标志,也是远航的人心中的希望。如果在晴朗的日子,从这里可以望得见欧洲的海岸,也可以看到丹吉尔市中心高耸的清真寺。而直布罗陀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满载着羊毛,谷物和食糖的船只使丹吉尔变得日渐繁荣。
    相传,丹吉尔诞生在远古洪荒时代,诺亚方舟曾在此停留,就是在那个时候,诺亚留下了他的七个儿子。后来,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巨人安泰建立了这个美丽的城市,安泰根据妻子的名字把这里叫做“丁吉丝”,这个名字后来演变成了丹吉尔。大力神海格立斯扼死了安泰,用他神奇的剑劈出了直布罗陀海峡。而丹吉尔东南这个潮湿的洞穴据说曾经是大力神藏身隐形的地方,它面向大海的洞口今天是摩洛哥风光明信片的反复重复的主题,因为这个洞口的形状就是面积1195平方公里的丹吉尔的地图的形状。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丹吉尔并不是个十分著名的城市,国内的朋友们看了我们从那里寄给他们的明信片还不知道寄自哪个国家,而这些印着海格立斯洞穴图案的明信片过了两个多月才姗姗到达北京。丹吉尔和北京,一个在非洲,一个在亚洲,这两个城市相隔遥远,但是在14世纪初,丹吉尔却有人沿着马可•波罗走过的路线长途旅行,用了10年的时间游历中东和远东,最后到达了北京。他就是被誉为摩洛哥的马可•波罗的伊本•巴杜塔。
    伊本•巴杜塔出生于于1304年,22岁那年他起程前往中国,在中国他还游历了泉州、广州、杭州等历史名城。回国后,他向摩洛哥苏丹讲述了自己的周游列国的奇妙见闻,苏丹听得兴趣盎然,命人笔录下来,出版了著名的《伊本•巴杜塔游记》。这是巴杜塔唯一的传世之作,但却开创了阿拉伯世界游记的先河。而在差不多同一个时期,中国的著名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远航到达丹吉尔,他使中国人第一次了解这个神奇的城市。
    今天,伊本•巴杜塔的墓依然座落在丹吉尔的老城深处,几个世纪以来这里四周的房屋折建过许多次,只有这个墓穴原样保留了下来。这样小小的一个墓,外表看来和一间普通的小房子差不多。看着它,你会感受到摩洛哥人对这位旅行家的敬重和怀念,你也可以体会到在这个奇特的民族的心中,生与死其实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对墓房周围的人们来说,伊本•巴杜塔就是他们的邻居,他是他们宁静安然的生活中普通的一员。
    伊本•巴杜塔的旅行不是为名,不是为利,而是为了实践先知穆罕默德的箴言“为了求知,哪怕远到中国”。但是对于一些到达丹吉尔的人来说,他们远行的目的除了银色的海滩和灿烂的阳光,还是为了寻求更多的财富。
    在丹吉尔商业贸易最兴旺发达的鼎盛时期,非本地人占了差不多一半,就在不久以前丹吉尔做为国际共管区的年代里,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商人,它是人人向往的梦幻般的城市。
    丹吉尔和纽约、孟买这些城市一样,被称为是处于十字路口的城市,这些城市在历史上都不只一次地迎来×潮,繁荣使得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们聚集到一起,而危机又使他们分崩离析。然而这些×们所带来的文化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成功地嫁接到其本国文化之上,使得这些城市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创造力。
    今天,在丹吉尔35万居民中,外国人只有两千左右,有人把这种状况归因于丹吉尔失去自由港的地位。但是丹吉尔今天仍然保留了它的作为贸易活动中心,作为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地方的痕迹。
    丹吉尔的年轻人可以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美国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丹吉尔的妇女也可以随自己高兴穿她们传统的"杰拉米"或是新式服装。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在那里必然会遇到能讲几种语言的导游或者侍者,如果你是一个单身女游客,你必然会遇到热心的路人向你介绍他们钟情的丹吉尔。
    就在去年,丹吉尔重新设立了商业部,提供各种优惠的条件,期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我们沿途经常看到一些正在兴建中的高楼和住宅,大概就是这些政策的成果。
    夕阳中的丹吉尔如梦如幻,在这个美妙的时刻我们可以感受到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作家和艺术家都把这里看成是激发他们艺术灵感的圣地,他们在丹吉尔的海和洋、沙与浪中找到归宿,也在阿拉伯文化中找到心的寄托,所以他们把这个城市称做“梦的城市”。
    拉麻丹的前一天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摩洛哥国家经济贸易的中心。来到这里,即使是在深夜,你仍然可以听到各种车辆轰鸣着驶过你的窗外。这个喧闹的城市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几乎全世界各国的人们都知道有一部关于战争与爱情的美国影片,名字就叫做卡萨布兰卡。
    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卡萨布兰卡是法国的管地。当时,许多欧洲人为了逃避大规模争战带来的贫穷和压抑,争先恐后地从里斯本奔向美洲。
    不能直接到达里斯本的人,想方设法绕道巴黎,然后长途旅行辗转到达卡萨布兰卡,再从卡萨布兰卡前往美洲。
    对于那些人来说,卡萨布兰卡是他们新生活开始的希望。
    而由于这个美丽的故事,卡萨布兰卡这个城市在全世界每个人的心中更加充满人情味和神秘感。
    很久以前,在旧石器时代,摩洛哥海岸的这一部分就有了人类的足迹,但是直到16世纪初,葡萄牙人重新建造这个城镇时,它才有了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这个名字。到了1755年,一场大地震使它变成了废墟。1830年时,这里的居民人数还不到六百。尽管如此,卡萨布兰卡一直是商业贸易十分活跃的地区,到18世纪末,它的年贸易额已达四百万法郎。19世纪中期,欧洲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商人们去世界各地寻找新的原材料来源。于是一批欧洲人到卡萨布兰卡定居下来,购买未加工的羊毛和各类谷物食品。从那以后,卡萨布兰卡逐渐发展成为摩洛哥的主要港口城市。今天,摩洛哥四分之三的进出口货物在这里装卸,它是卡萨布兰卡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我们到达卡萨布兰卡的时侯,正是摩洛哥×传统斋月拉麻丹开始的前一天,这个节日开始于伊斯兰教历八月最后一天的新月升起的时候,各个×国家每年斋月开始的时候各不相同,今年是在公历12月19日。在以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虔诚的××们将每天从黎明到日落不吃饭,不喝酒,戒绝一切欲望,作为对真主的奉献和自我净化。在我们的感觉里,这样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一定会很早就开始各种庆祝活动,整个城市充满节日的气氛。然而,我们却出乎意料地发现,他们的生活似乎同往常并没有什么两样。
    卡萨布兰卡没有一般的海滨城市那样的清爽洁净,它历经太多历史的街道和房屋不再是往日白屋之城的清新,充满了汽油味道的大街上人车如潮,只有传统手工艺品市场上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讨价还价的小贩们的技巧仍然娴熟。这个仿照摩洛哥传统集市建立的手工艺品市场建成于1978年。狭窄的街道中,低矮的棚屋里出售的大多是从摩洛哥最著名的手工艺品生产地马拉喀什,费斯等地运来的各种铜器、银器、木制品和陶瓷器皿。这些东西不是个个精美,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你确实可以找到一些很好的带有浓郁的摩洛哥味道的铜壶或者雪松木雕。如果你善于讨价还价,你能够以要价的三分之一或者更低的价格买下这些宝贝。这个市场是外国游客喜爱的地方。
    正午时分,哈桑二世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上传出了洪亮的男中音,召唤×信徒们开始祈祷。对于大多数信徒来说,这样的祈祷其实只是他们生活中自然而然的部分,他们不一定有特别的姿态,也不一定到某个特别的地点,但日出、正午、下午,日落和临睡之前每日五次的祈祷却次次不能削减。随着诵经的声音越传越远,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清真寺。尽管在内外总共可以容纳十万零五千人祈祷的哈桑二世清真寺设置了专为妇女准备的礼拜区域,来这里的人仍然大部分都是男×。他们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熟悉地同门人打个招呼,脱去鞋子,走进寺内,去完成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虽然明天就是拉麻丹,前来清真寺礼拜的人并不比往日更多或者更少,如果你恰好在这个时候在商场里购物,你可能需要多等一会儿,因为虔诚的售货员会放下手上的工作祈祷,不过这个时间不会很长。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对天与海的挑战,它直入云霄的宣礼塔高达两百米,而整个清真寺有三分之一就坐落在大西洋的海面之上。这座宏伟的建筑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建成于1973年,它是来自马拉喀什和费斯的手工艺人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一点一点雕刻拼贴,花了七年时间才造成的惊人杰作。全体摩洛哥人为此共捐资二十亿迪拉姆。我们在那里的时候,一个美元差不多约合8.9迪拉姆,也就是说迪拉姆和我们人民币比较起来略略便宜一些。对于人均年产值不到1200美元的摩洛哥人来说,这20亿迪拉姆的捐助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说每一个迪拉姆都来自他们对真主的虔诚信念。在摩洛哥,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信仰伊斯兰教。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略微有了一些变化。清真寺的宣礼塔装上了高音喇叭,妇女们也不一定再蒙上脸出门,清真寺也可以在没有×活动的上午向外国游客开放,使他们尊贵的外国客人有机会走过寺内模仿摩洛哥传统地毯建造的,冬天可以用电加热的大理石地面,但×们信仰的虔诚却一如往昔。×们不会错过任何一次祈祷,也不会不在祈祷前认真地洗净自己,甚至这个洗净的顺序,从手、嘴、鼻、脸、臂、发、耳再到脸这样的排列都沿习着古老的习俗。哈桑二世清真寺地下的洗浴室宽敞洁净,它是×们洁身和净心的地方。
    摩洛哥人不太喜欢被外国记者拍照,但是一旦他们认定你是朋友,即使是初次见面,他们也会热情地邀请你到家里做客。就在市场的边儿上我们遇到了伊莲娜,她热情地把我们请到家里,全家人为我们沏上浓浓甜甜飘着新鲜薄荷清香的摩洛哥茶,捧出家里最好吃的点心,指给我们他们最得意的照片,唱起他们最喜欢的流行歌曲,还热情地留我们共进晚餐.这样的热情好客,在摩洛哥任何地方都毫无两样。今天的摩洛哥很多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很多人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不过年青的丈夫们,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大部分不再象他们的父辈那样迎聚四个妻子,那个战争时代留下来的习俗在这一代人的身上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夜幕降临了,忙碌了一天的卡萨布兰卡渐渐被灯光照亮。由于是拉麻丹的前夜,餐馆不再出售他们美味的世界知名的海产品。而平时生意兴隆的海边咖啡馆和酒吧也大多关闭,只有几家为年青人准备的迪斯科舞厅还有人在舞曲中享受着这个特殊的夜晚,而在同一家酒吧里,另一间宽敞的大厅却早已空无一人,它的客人们其实已经在斋月里了。
    卡萨布兰卡的酒吧,很多家都挂着汉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葆曼的大幅照片,宣称自己是那个老电影拍摄的地方,到底哪一家是真的,其实并不重要,对于远来的人们,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瑞克”。它们是每个人对这座城市浪漫幻想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心中不变的梦想。而对于卡萨布兰卡人来说,明天将是新的一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