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散文名篇>> 明清朝代

明清朝代

爱梅述

以稿换稿】  作者: (明)祝允明   发布: 2014年06月20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梅自含妆檐畔一点寿阳额后[2],遂见爱于人间。丽人唐江娘特甚,李家三郎遂赐梅姓[3],是人可花;至如罗浮之下,乃复借貌所爱,与赵才子歌弄调笑于横星落月间[4],是花又可人。

盖万花在人间世,无不可爱者,然都在梅下风。菊最幽,失寒薄;桃最艳,失脂腻;莲最香,失开露。梅幽不减菊而态腴,艳不减桃而格清,香不减莲而体(左佥右欠)。琼柯瑶萼,映照妩媚[5],与青姬素娥争妍斗姝於绯衰碧朽之外[6],殆将绝凡卉而上与清虚府仙树者京[7]。是宜婵娟佳丽[8],合肺契腑[9],忘形而神交也。

然自唐妃、宋主之后[10],尘语土目[11],不知梅久矣。今某仙标国色[12],为花林锦阵冠[13],自以爱梅称,倩其所来从白予[14]:“君与梅尝撷芳偎馨[15],知其臭味[16],愿文之[17]。”

呜呼噫嘻!予因其号而玩其人[18],岂寿阳之后身乎?一乎二乎?[19]予皆不得知也。虽然,以人视梅,其态、其格、其姿色、其香味,盖莫知甲乙[20]。至于多情解语,委附结交,则其妙又在六花、南北枝之上[21],予终谓人之为焉耳。呜呼噫嘻!匪梅则爱[22],梅将乞爱。


注释:

[1]《爱梅述》:《祝氏集略》中未收。焦竑《名文珠玑》云:“爱梅,美姬之名也。”述:古代文体之一。[2]含妆:当作“含章”,殿名。《初学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3]唐江娘:姓江,名采蘋,福建莆田人。开元初,被选入宫,侍明皇,大见宠幸。**

梅,所居悉植梅花,明皇戏名之为梅妃。后杨贵妃入侍,乃失宏,迁上阳宫,怨慕作《楼东赋》,有“信飘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之句。唐玄宗为睿宗第三子,故人称李三郎。[4]罗浮:山名,在广东省。赵才子:赵师雄。睢阳人。随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日暮于松林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出迎,与语,芳香袭人,因与扣酒家共饮。师雄醉寝,久之,起视乃在大梅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怅恨而已(见《成城录》)。[5]妩媚,姿态美好。[6]青姬素娥:美女,比喻花木。绯衰碧朽:红花衰歇,绿草枯萎。[7]清虚府:月宫。京:比并,或释为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8]婵娟:美好。[9]合肺契腑:犹情投意合。[10]唐妃:指江娘。宋主:指寿阳公主。[11]尘语土目:谓言语眼光卑俗。[12]仙标:谓风致如仙。国色:姿容美丽,为一国之冠。[13]花林锦阵:比喻众多美女。冠:超群。[14]倩:请。白:告。[15]撷芳:采摘芳华。馨:指梅之花枝。[16]臭:气味。香味亦可称臭,《易经.系辞上》:“其臭如兰。”[17]文(wèn):文饰,点染。[18]玩:品味。[19]一乎:人即花,花即人,人与花难以分辨。[20]莫知甲乙:犹言不分彼此,难分高下。[21]六花:指雪,贾岛《寄令孤绹相公》:“白著衣偏暖,谁忧雪六花。”此处喻梅花。南北枝:亦指梅花。《白孔六帖.梅南枝》:“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寒暖之候异也。”[22]则:之,助词。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于乡,久之不第,授广东兴宁知县,稍迁应天通判,谢病归。允明善书法,名动海内。好酒色六博,善为新声,至粉墨登场。恶礼法士,亦不问生产,晚益困,追呼索债者要随于后。有《祝氏集略》。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