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秘苑纵横

秘苑纵横

公文炼字——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以稿换稿】  作者: 眭达明   来源: 秘书工作   阅读 次 【    】【收藏

隋朝建立后,曾派遣魏澹为“聘陈主使”出访陈朝。完成使命后,魏澹致书陈后主,表示感谢。然而陈朝负责接待工作的客馆令潘徽却以魏澹的感谢信用词有问题,拒绝接受和转奏。所谓用词有问题,其实也就是一词之争。

按照潘徽的意思,魏澹在感谢信里用“敬奉”一词,对陈朝皇帝表示敬意的意思便显得轻了些,应该改为“伏奉”。“敬”和“伏”都是敬辞,孰轻孰重,两人于是引经据典,展开了一场论战。最后虽然按照潘徽的意思,把“敬奉”改成了“伏奉”,但也难说谁赢谁输(《隋书o潘徽传》)。这种为了妄自尊大的用词之争,确实显得可笑。

以下几例,却是为了在文字的使用上做到准确无误、精益求精,因此值得赞许。

一次,唐太宗想送些樱桃给酅公,但想不出用什么得体的话来致词。因为皇帝送东西给一般的官员,诏书上都用“赐”字。但唐太宗觉得对这位酅公称赐则有些看轻他了,反而会使他不高兴;如果称“奉”,又把自己给贬了,自己的面子没处放。唐太宗感到很为难,于是把秘书监虞世南找来,问他该用什么词为好。这位虞秘书监确有学问,略一思忖,即回答说:“以前梁武帝萧衍送东西给齐巴陵王时,诏书上称‘饷’。”唐太宗拍手称好,立即采用了。唐太宗为公文中一个字的准确使用而绞尽脑汁并且不耻下问,这种精神自然值得赞扬。

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互派使节,礼尚往来,保持了近40年的和平局面。西夏元昊称帝后,宋夏之间发生战事,由于宋军三战皆败,辽兴宗便乘宋与西夏作战无力北顾之机,趁火打劫,以武力相要挟,于庆历二年(1042)正月,派南院宣徽使萧特默(特末)、翰林学士刘六符作为使者前往宋朝“索地”。他们递上国书,一面责备宋朝不该讨伐西夏,更不该违背澶渊之盟;另一面又说后周世宗所攻取的关南10县,本是后晋割给契丹之地,若要维持和约,就必须将关南10县归还给辽。四月,富弼带着宋仁宗拒绝割地,允许“增币”或“和亲”的两套方案出使辽国。富弼到辽国后,双方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辽最后接受了宋朝提出的方案。辽兴宗要富弼回朝复命,并将“增币”和“和亲”的誓书拿来,准备作一选择。八月,富弼再次出使辽国,带去了两封国书、三封誓书,内容分别是:若采纳和亲方案,则不增币;若能令西夏向宋朝投诚,则每年增币20万,否则10万。辽兴宗选择了增币,但说:“南朝送给我国的金帛,在誓书中必须加上一个‘献’字才行。”富弼说:“‘献’字乃是下奉上的意思,不能施用在两个平等的国家之间,何况南朝皇帝是兄长,岂有兄长献于弟弟之理?”辽兴宗又说:“南朝将大批金帛送给我,是惧怕我,何必吝惜一个‘献’字?”富弼说:“南朝皇帝是不想让生灵涂炭,才送上金帛以取代干戈,并不是惧怕北朝。”辽兴宗说:“改名‘纳’字如何?”富弼还是严词拒绝。辽兴宗仍不死心,说:“在国书中用‘纳’字古亦有之。”富弼反驳说:“自古只有唐高祖向突厥借兵时,才向它称臣,当时所写的书信中,或许称作‘献’和‘纳’也不可知。其后颉利被唐太宗擒获,还会有此事吗?”辽兴宗看到富弼词色俱厉,估计无法使他屈服,就说:“我自派使者去南朝商议。”富弼退出帐外,指着帐前的高山对刘六符说:“此山尚可逾越,若想在国书中用‘献’和‘纳’字,就像不能登天一样。使臣头可断,此议决不敢答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七)九月,辽兴宗派遣北院枢密副使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出使宋朝,在交换“增币20万”誓书时,为国书中用什么字的问题仍与宋朝争论不已。宋朝最后不敢过分违逆辽国的要求,于是采纳宰相晏殊的建议,同意用“纳”字(《续资治通鉴》卷四四)。作为一个大国的使者,富弼为维护国家尊严,坚持在国书中不使用含有自贬性质的字词,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是起草外交文书必须注意的。后来宋朝廷权衡利弊,被迫同意在国书中用一个“纳”字,只能说明弱国无外交。

同是庆历二年(1042),在公文用字上,宋朝廷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例。这年的七月十七日,宋仁宗任命右仆射、平章事(宰相)吕夷简判枢密院事。唐宋官制,以大兼小,即以高官兼较低职位的官称“判”。在此之前的本月初一日,知谏院张方平曾上疏请求废除枢密院,将其职事归并到中书省。宋仁宗虽未采纳张方平的建议,但对吕夷简的这一任命,却分明是把枢密院置于中书省的领导之下。制书宣布以后,天空中布满黄雾,夹杂着尘土的大风刮了一整天,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刮大风、起尘雾本是一种天气现象,但古人却认为它能照应人事,于是以此为根据,对政事进行评议。参知政事王举正说:中书省和枢密院在体制上是平等的,用“判”的名义太重,不可不加以回避。别的大臣也认为应该改换成别的说法。吕夷简于是不敢接受任命。八月初六日,正式下发任命书时,改为吕夷简兼枢密使(《续资治通鉴》卷四四)。一个“兼”字,确实比“判”字用得准确。

由此可见,在古代,注重公文炼字者,可以说大有人在。

在公务活动中,公文不但要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而且要特别做到准确无误。所谓准确,就是指公文用语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公文内容,使人一看就知道公文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精神。语言准确是公文的生命。公文用语,字字千钧。不管是“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吟妥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古训也好,还是“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的警句也好,讲的都是写作公文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锤炼、琢磨,以达到确切、得体、生动、准确之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粮食局)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